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持续推进
——我市去年重点工作成绩盘点之五
记者 焦亮
2012年10月中旬,长垣县南浦办事处南浦社区,居民张建业拿出新办好的房产证给大家看,乐呵呵的笑容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前来调研的省领导肯定道:“农民从无产者变为有产者了,这是一大进步。”
像张建业这样,农民搬入新社区后办理房产证的人群,新乡市有2.5万多人。办了证的房屋,可以抵押贷款和流转,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新乡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经跨过5个年头。根据新乡市委农办的数据,全市累计启动352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成各类资金投入270亿元,建房面积2789万平方米,入住农户11.7万户。得益于此,新乡市的城镇化率到2011年年底达到42.9%,高于全省 2.2个百分点。
按照省委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要求,新乡市进一步加大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力度。根据规划,新乡市将3500多个行政村整合为900个新型农村社区,截至2012年,近40%的社区已启动建设。其中,2012年当年完成建房面积143万平方米,入住农户6730户。
搬入新社区的农民,生活质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在昔日的荒山荒坡上树起了一排排造型别致的连栋别墅,将破败的老村进行拆迁复垦,建起了瓜果飘香的高效温室大棚和商业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成为了从事二、三产业和高效农业的产业工人。村民裴泉省承包了两个蔬菜大棚,老伴儿在商业街上开了个批发部,儿子则在村里的春江集团上班,全家一年收入超过10万元。
产业得支撑,是农民在社区“住得下、过得好”的保障。新乡在全市规划建设了27个产业集聚区,在产业集聚区辐射不到的偏远地方,规划建设了首批19个农民创业园。目前首批建设的352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部有产业支撑。入住社区的农户,从事二、三产业比重由入住前的49.8%提高到入住后的79.1%。
延津县王楼乡因地制宜,发展“一园两区”,即“农民创业园”和“现代工业园区”、“高效农业园区”,通过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来促进农户增收,从而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健康发展。
该乡积极发挥4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化的规模种植、养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社区建设、到产业集聚区打工或到种植养殖企业做新型农业工人,扩大农民就业途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建新拆旧,才能有效保证土地的集约利用。只拆不建,不仅节约不了土地,还会多占耕地。因此旧村拆迁复垦被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新乡根据每个旧村节地情况、旧宅状况,按照“市县统筹、乡镇主导、社区算账、群众参与、一村一策”的原则,确定拆迁补偿标准、补偿办法,对群众拆旧建新给予补偿,推进整村拆迁复垦。
目前,全市已累计拆除旧宅面积5.7万亩,复耕或恢复生态面积2.9万亩。其中,2012年拆除旧宅基1931亩,复耕或恢复生态面积1697亩。
与初期推进时不同,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基本不再建设单体住宅,而是建设多层住宅,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新乡县古固寨镇还出台优惠政策,在社区二期工程建设中,凡自愿拆除旧宅基地到社区住多层楼房的农户,除以成本价购房外,每平方米补贴农户200元。
此外,该镇还积极申报农村社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让自愿拆除老村旧宅的困难群众和低保农户免费或低租金入住社区。
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机制不断创新,政府的社会管理和便民服务职能下沉,在社区中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构建社区党总支委员会、社区服务管理委员会、社区居民代表委员会、社区居民事务监督委员会“四位一体”的农村社区组织机构。
目前,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低保、计划生育、民事调解等服务,社区重大事项由居民代表委员会讨论、民主决定并监督其执行情况。对于这一新的组织机构,社区居民无不称赞。目前,全市已启动的352个社区全部建立了组织架构,并确定了20个市级示范点进行规范建设。
新乡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从2006年开始探索起步,到2008年全面铺开,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以此为载体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更受到中央关注,被批准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2012年5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为我市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