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打牢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根基

2012-07-23 09:08:41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本报评论员  打牢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如果农村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不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农民再有钱也享受不到城市人一样的生活。我市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始终坚持...

本报评论员

  打牢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如果农村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不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农民再有钱也享受不到城市人一样的生活。我市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社区组织和管理体制建设,顺应了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牧野大地新型城镇化建设如金凤起舞,似长龙奔腾。

  “天蓝、地绿、水清、城净”是打造幸福新乡的基本元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民最迫切希望的,同样是远离垃圾和污水的包围,是生活环境的越来越美,是赶走影响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拦路虎”,是努力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我市顺应农村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要求,顺应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要求,顺应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三化”协调发展路越走越宽广,农民的幸福生活越过越舒心。

  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现代文明的幸福日子,是我市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所在,是通过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旨所在。过去,中央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是现代文明的价值取向。如今,我省提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要求,是实现统筹发展、“三化”协调,创造中原大地崭新历史的科学指南,这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描绘了发展蓝图,是农耕文明迈向现代城市文明,实现农民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历史跨越的一次历史性的变革。

  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性强、牵引力大,对于早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沐幸福阳光,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中原经济区强市和幸福新乡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就像我们的血管一样,既有骨干工程,也有像“毛细血管”一样不可阻塞的分支工程,看似微小,但作用很大。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以市区为中心,统一规划和建设供水、供气、热网、路网、电网、信息网、污水处理、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城乡道路一体化形成网络,较好地为农民群众提供城乡一致、通畅快捷、功能齐全的交通服务;推进电力基础设施一体化,完善信息网络;构建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和产业聚集区、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四个层级的城镇体系;实施“3010”城市建设行动计划,建设“30分钟经济圈”和“10 分钟生活圈”。牧野大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心脏”在铿锵跳动,在这条消除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的创新之路上,新乡的足音有力而坚定。

  铸得牢固根基,方有广厦高楼。我们众志成城谋发展,我们矢志不渝谱新篇!

责任编辑: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