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建设不动摇 今朝太行如画卷 (1)

2010-12-29 10:16:50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记者 赵新颜 仰望高山雄健,俯听流水缠绵。映入眼前,流入耳畔的何止高山流水,更有一股荡气回肠的浩然正气。 这股浩然正气是“壮心犹不已,铁臂换沧桑,城关梁村人,西北入太行,猛向沙石滩,力战开穷荒”的...


    ■郑永和与老年干部服务队


    修建北干渠,解决东部山区4万群众吃水问题。这是郑永和多年的心愿,可惜这个规划还没来得及实施,他就离休了。


    离休后的郑书记再次来到太行余脉尖山凹,看到群众依然没有水喝,老书记心如刀绞,他决心“把欠乡亲们的债还上”!郑永和拉出了一支队伍,队员都是老干部,个个白发苍苍却干劲十足。从那一年起,他们扎根尖山凹一干就是十几年。1992年7月1日,方山引水工程建成了,尖山凹家家吃上了自来水。山民们看着流来的清水,欢呼雀跃,将老干部队打通的3个洞分别命名为益民洞、思源洞、红岩洞。工程竣工仪式过后,郑永和手捧着清澈的渠水,哭喊着:“雪萍,你在哪里啊?”雪萍是他的老伴儿,就在几天前刚刚去世。2002年7月1日,投资4000万元的北干渠工程提前1年完工通水,辉县山区最后4万名山民群众人畜吃水的困难解决了。


    通往方山风景区的山路上架着一座普通的石桥,名为“五千斤大米桥”,它是老干部治山治水的见证。当年为筹集修石桥的资金,郑书记骑着自行车不知在山路上跑了多少回,正当他为资金犯愁时,他的老朋友,原新华社社长穆青来到方山看望他。穆青赠与老干部服务队5000斤大米,郑书记喜出望外,大米全部换作修桥的材料。


    天堑变通途


    ■打通十八盘


    太行盘岭俗称“十八盘”,制约着太行山民的生产生活。“十八盘,行路难,上山如同上青天,采下山果和药材,看着烂掉运不下山。”1960年,人民政府曾投资修路,因难度过大,只修了300米就搁浅了。


    “生在太行山,不敢斗石头,不是愚公是智叟”。郑永和用古老的愚公精神,激发辉县人民改造太行的斗志。1965年8月,石岭山坳内打响了开山第一炮,奋战一年,打通了长254米的石岭隧道。1966年,辉县成立“愚公移山专业队”,两年零八个月打通了全国最长的公路隧道“愚公洞”。


    ■太行公仆吴金印


    在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卫辉市唐庄镇,也有一位郑永和式的太行公仆,他就是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他在狮豹头乡任党委书记时,面对土薄石厚、干旱缺水的山区,吴金印带领群众硬是扛木头、抬石头,架起了第一座石桥。在唐庄,他“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吴金印按照这样的思路,使唐庄镇由封闭的太行山村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通途。乡亲们在太行绝壁上凿出“太行公仆”四个大字,教育子孙后代铭记“太行公仆”吴金印的业绩。


    ■“太行赤子”张荣锁


    在路没有修通前,老爷顶山上山下居民唯一的路,就是“老爷天梯”,自古一条道。据记载,从明清时代开始就有人在这里树碑立传,准备修路,但从来没有人成功过。


    1993年,一个名叫张荣锁的退伍军人成为回龙村党支部书记,他又萌发了修路的想法。在张荣锁的带领下,回龙村的村民没有向国家要1分钱,自行筹集资金,修建了1条9公里长的盘山公路和1公里长的公路隧道,终于将回龙村的山上山下连为一体。从1997年冬天开始,一直到2002年,在这些修路的日子里,张荣锁几乎每一天都是在修路中度过的。


    装点此河山


    秀美壮丽的南太行荟萃了太行山的精华,又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这本来就是一笔丰富的旅游资源,加上建设者的不懈努力,更使南太行成为神州大地一颗耀眼的明珠。


    所谓南太行,在我市境内包括辉县市、卫辉市及新乡凤泉区境内的太行山区及太行余脉。太行山在新乡市的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现已开发出万仙山、八里沟、关山、回龙、宝泉等多处山水或人文景区,如国家地质公园关山景区、气势如虹的宝泉景区等等,都是把山的静态美和水的动态美融为一体的“太行明珠”。 南太行还是一个天然植物宝库,形成一个天然大氧吧。


    南太行是一座25亿年前山崩地裂形成的地质遗迹奇观,是新乡市旅游的主打品牌。


责任编辑:No.005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