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县恼里镇碱场村位于黄河滩区,是革命老区的贫困村。全村292户1380人。历史上这里地瘠、灾多、人穷。相传,春秋时期的孔子曾携带弟子路过此地,恰逢连降大雨,道路泥泞不通,令孔子恼怒不已,后取名恼里。碱...
长垣县恼里镇碱场村位于黄河滩区,是革命老区的贫困村。全村292户1380人。历史上这里地瘠、灾多、人穷。相传,春秋时期的孔子曾携带弟子路过此地,恰逢连降大雨,道路泥泞不通,令孔子恼怒不已,后取名恼里。碱场村因低洼盐碱而得名。该村“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种不保收,群众生活困难,居住环境恶劣。
就是这样的碱场村,如今在村西一片废弃地上,建好的别墅和商住楼红顶灰墙,宽敞明亮,式样统一,还有更多的别墅、休闲广场等正在紧张施工。一条条水泥道路将社区分为东南部商业区、南部别墅区、中部服务区和北部公寓区。村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宅内水电齐备,花团锦簇。不少农户门口停放着小轿车,其中不乏宝马等高级轿车。所见村民个个喜气洋洋,精神振奋。千百年穷乡僻壤的碱场村旧貌变新颜。
地处黄河滩区盐碱低洼贫穷落后的碱场村,之所以能够在近几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关键在于选了一个好的带头人——村党支部书记孙景红。
孙景红从小饱受贫穷疾苦,6岁上学,15岁辍学出外打工,脱坯、打墙、烧窑、打铁、推土、拉大锯等脏活累活样样干,流尽了汗水,吃尽了苦头。1992年,孙景红利用多年外出打工做生意积攒的2万多元资金,购买了两台旧车床,一座铸铁炉,建起了浦东起重配件厂。之后利用滚雪球的办法不断发展,现在已成为拥有固定资产1.1亿元,年产值1.8亿元的河南省宏远起重机械集团公司。
2005年,孙景红被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之后,对村里的贫穷落后状况,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如何改变“山河依旧、容颜不改”的局面?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深深感到,在偏远的黄河滩区,农民固守在盐碱瘠薄的土地上是没有出路的,必须大力发展工商业,另辟致富门路,靠发展解决问题。为了统一班子成员的认识,他多次组织两委会班子和群众代表赴新乡县刘庄等经济发达的地方考察学习,转变思想,提高认识。为了提高村里人勤劳致富的本领,他多次拿钱组织村中有头脑、有知识的青年到外地学习起重机生产技术。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村里很快发展了12家起重机生产和加工企业,固定资产8.5亿元,年产值12亿元,使本村农民不出村就可以在企业上班,全村户均在企业打工收入超过2万元。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年前的200元增至1.2万多元。
2006年,市委、市政府发出在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之后,孙景红认为碱场村发展的新机遇来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建设新农村,节约用地,腾出或置换老村占用的大片土地,解决困扰全村经济发展的土地难题,引导全村人共同致富。他再次组织班子成员和群众代表到新村建设搞得好的卫辉市唐庄镇等地学习,使广大群众普遍认识到了建设新村的好处,激发了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他们聘请县里的规划部门对新村进行了规划设计,决定从2007年开始实施村庄整体搬迁,确保新村建成后百年内不落后。认识统一了,积极性提高了,但要在黄河滩区的一个贫困村建设新村谈何容易。一是村里没有公用土地,二是村里没有公共积累,三是不少村民生活困苦,没有能力建设新居。
为了解决新村建设用地,在孙景红的倡导下,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村领导班子决定利用村西300亩废弃的旧坑塘进行淤垫改造,作为新村建设用地。新村规划总建设面积294亩,3年新村建成之后,可腾出老村759亩土地用于兴办企业,发展经济。
为了充分调动群众建设新村的积极性,加快新村建设步伐,孙景红首先从自己的企业拿出3000多万元,作为新村规划和建设的启动资金,建起了一排别墅,建好后以每套低于成本价1万元的价格向村民出售。同时,村两委会向村民承诺“三免费”、“三优先”、“一补助”:即免费提供宅基地,免费参加合作医疗,免费参加技能培训;优先享受助学、助教补助,优先招工,优先参军;在规定时间内到新村入住的农户,除了享受政府建房补助外,村里再补助建房资金1万元。免费及补助所需资金,全由孙景红个人负担。这些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村民搬迁建新房的积极性。
为了解决公益设施的投入问题,村党支部决定,以后有收益的项目,如幼儿园、商业服务等,采取拍卖的形式,由本村企业家投资,谁投资谁受益。对于无收益的公益项目,如道路、水电、绿地等建设项目,则倡导无私奉献和先富带后富的精神,号召村里先富起来的村民积极为新村建设作贡献。在工作中,他率先垂范,自当支部书记之后,他不仅不花集体一分钱,还主动承担了村里的所有办公经费、招待费等费用开支,对村里的困难户,他想方设法予以救济和帮助。近年来,仅他救助扶持的贫困大学生就达20多人。在孙景红的影响和带动下,在碱场村已基本形成了奉献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浓厚氛围。目前,已由5家企业投入商业性项目建设资金3000万元,3家企业投入纯公益性项目建设资金6000万元,其中孙景红一人就投入新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5000万元,新村公益设施项目已基本大头落地。
为了解决困难户的建房资金,孙景红建议村两委会决定新村建三类户型:第一类是别墅型,由村民自主申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图纸、统一时间要求自行建设;第二类是商住楼,由村民根据财力和家庭需求自愿认购;第三类是经济适用周转房,无偿提供给暂时建不起房的困难户临时居住周转,所需资金由孙景红负责。这一办法既满足了不同村民的不同需求,又解决了困难户建房资金短缺的困难,由于符合本村实际,深受村民欢迎,加快了新村建设和旧村搬迁的进度。
在孙景红的带领下,碱场新村进展迅速。目前,全村已签建房协议200户,一期工程投资3200万元,已建成乡村别墅45套,商住楼59套,入住农民50户,二期100套乡村别墅及公益设施正在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农户看到了碱场新村的好处,纷纷要求能够早日搬迁。村民赵建雪自豪地说,他家300多平方米的别墅,设计新颖合理,可以抗8级地震,各种配套设施齐全,过上了真正的小康生活,建房费用仅用了6万元,非常划算,十分感谢党的政策和村里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帮扶。按照新村建设规划,预计到2013年,一个崭新的碱场新村将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一颗耀眼新星将镶嵌在黄河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