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建设不动摇 今朝太行如画卷 (1)

2010-12-29 10:16:50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记者 赵新颜 仰望高山雄健,俯听流水缠绵。映入眼前,流入耳畔的何止高山流水,更有一股荡气回肠的浩然正气。 这股浩然正气是“壮心犹不已,铁臂换沧桑,城关梁村人,西北入太行,猛向沙石滩,力战开穷荒”的...

记者 赵新颜


    自古到今,有无数文人志士迷恋这方青山翠泉,或隐逸于此,或著书于此,或落根于此。文人志士的雕龙文心也为太行山水注入了灵动精致,赋予了丰富与深厚,留下了无尽佳话。


    琳琅满目的古迹,见证了逝去的风光,但历史的印痕不会因岁月的轮回而消逝。怀揣一腔幽古的情思,携手游历南太行,请放慢脚步,别只为欣赏风景……


    太行隐士多 孙登列其首


    距今大概有2000年了,在苏门山巅一土窟内,穴居着一个人。此人行为乖张,夏则编草为裳,冬则披发自覆,饥饿时以野果果腹。他时常发出声声长啸,山林巨响,百鸟云集。啸毕,或手捧《周易》,屏气凝神,逐句苦读,或手抚琴弦,哀丝豪竹,自得其乐。有人搭话,他不理不睬,有人赠与衣物,他无一所受,有人将其投入湖中,他竟攀岸而出又仰天长啸。


    不知何时起,他的毛发与蒿草融为了一体,又不知何时,深山内消失了他的踪影。他是个怪人,却也不是个凡人。他低吟长啸的山巅,被后人修筑为啸台,为历代所敬仰。


    他就是隐逸于太行深山的第一人——晋朝名士孙登。


    ■远上苏门 佯狂避祸


    《晋书·隐逸传》中,孙登列其首。“孙登,字公和,汲郡人(晋朝时辉县称共县,属汲郡统辖),孑然一身,隐居苏门土窟中。”


    孙登何以隐居太行?他的隐逸乖张源于乱政,源于不与窃国者同流合污的精神。孙登生于约公元220年,卒于公元270年,这正是统治者斗争最为激烈的年代。公元249年,司马懿诛杀曹爽三族,牵连数名曹魏集团名士。而后,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又改立曹奂,曹魏政权最终旁落于司马氏。不满朝政的名士人人自危,生死未卜。要么曲意逢迎,要么从容赴死,要么佯狂避祸。摆在孙登面前的没有前途无量的光明大道,无奈之下,他选择了后者。


    ■阮籍闻长啸 嵇康愧夙心


    为去这块心病,司马昭派阮籍试探虚实。面对野人般的孙登,阮籍大谈玄学,孙登岿然不动,就在他离去时忽闻孙登一声长啸。阮籍自叹弗如,将孙登比作“大人”,自称“裤裆中的虱子”。阮籍刚走,嵇康又来了。孙登只说了一句:“你才多识寡,将来肯定会遭难的。”不久,嵇康果然被害。
后人复登啸台也常效仿隐士长啸一声,释放一下为红尘所累的情怀,或许这是对先贤最好的纪念。


    七贤游太行 此间竹林好


    史书载,今辉县市吴村镇鲁庄村即竹林七贤谈古论今处。时隔千年,幽幽竹林、冽冽清泉是否安在?辉县市志办主编任军安及辉县重门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桂生都是对竹林七贤颇有研究的热心人。在他们的指引下,记者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七贤祠、竹林寺、竹林泉旧址。


    因时隔久远,保护不够,旧址现状难免令人遗憾。所谓七贤祠,仅剩三间低矮的红砖瓦屋,内有七尊七贤泥塑。后人所栽绿竹也难以成林了,竹林泉早已绝流。所幸的是,竹林七贤一直为省内外学者所关注,来此参观凭吊者络绎不绝。据李桂生老师介绍,当地政府及百姓已有了“竹林七贤大有文章可做”的基本意识,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开始了捐资重建的工作,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再现洌洌清泉、幽幽竹林与雄伟壮观的竹林寺相映成趣的美景。


责任编辑:No.005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