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新颜 仰望高山雄健,俯听流水缠绵。映入眼前,流入耳畔的何止高山流水,更有一股荡气回肠的浩然正气。 这股浩然正气是“壮心犹不已,铁臂换沧桑,城关梁村人,西北入太行,猛向沙石滩,力战开穷荒”的...
郑永和书记在方山造林时,有一个人整天往山上跑,忙着担水做饭,刨坑栽苗,这个人就是家住川底沟的山民郭存善。也不知岁月轮回了多少年,荒芜的方山依然是杂草丛生,直到郑书记的到来。郭存善说,大伙儿一个多月栽的树比他20年栽的都多。
“看好这些树,把周围没有绿化的山头也都栽上树。”郑书记栽好树就走了,可郭存善始终没忘书记交代他的这句话。有人砍树,他就说,郑书记造的林就是国家的林,谁也不能砍。他整日忙着侍弄树苗,栽了无数棵树。如今,年近80岁的郭存善依然是方山的守林员,他说:“人活一世能值多少钱?能保住这片树林,人不在了树还在。”
清泉入山峦
没有清泉滋润的太行,是贫瘠荒凉、毫无生气的山梁。有水才会有欢笑,才会有生机。一部太行史,就是一部找水史。
■太行高峡出平湖
“山高路险土层薄,十年九年灾荒多,守着深山没柴烧,住在河边没水喝。”辉县境内三面环山,太行山内滥伐严重,水土流失,如这首太行民谣所说,建国初期的太行“光坡秃岭,微旱不收”。
上世纪60年代,林县修建红旗渠的隆隆炮声,震动了整个南太行,也启发了辉县人。1965年至1979年,太行山河发生巨变,历史上将这一时期概括为“十年大干,治山治水”。
“蓄、挖、截、引、提”,据《辉县市志》记载,这5字为当时治水五大方针,即“蓄住天上水,挖出地下水,截住潜流水,引出沟泉水,提水上山岗”。建陈家院水库是当时的第一个大工程,全县共有13个公社、3000多民工参与,展开竞赛,1969年6月,工程竣工。随着陈家院水库的竣工,石门水库、宝泉水库、三郊口水库相继开工。各个工地人山人海,车马如织,民工不分春夏,昼夜施工。
当时修建的引水工程有两项,一是“北水南调”,二是“西水东调”。“北水南调”又称雁高渠,水源出自山西,由北河道雁翅口引入,延伸至愚公洞,全长40公里,后又增加支渠98公里、斗渠105公里、农渠350公里。“西水东调”又称“群库汇流总干渠”,西起宝泉水库,东至常村乡止,长86公里。
■“石姑娘”能顶半边天
“石姑娘”,是太行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一朵永不凋零的“铿锵玫瑰”。走进泛黄的书页,踏遍太行的山水,轻抚清洌的泉水,“铿锵玫瑰”曾散发出异样的芳香,曾绽放过绚丽的花瓣。
“十年大干,治山治水”成就了“不爱红装爱武装”的“石姑娘”。1965年,17岁的郝小荣姑娘号召全村妇女参加水库建设,在南村公社蹲点的郑永和说:“大寨有个铁姑娘,你们就叫石姑娘队吧!”太行山诞生了第一支“石姑娘”队。随后,多个“石姑娘”队相继成立,姑娘们的足迹遍布大小水库。最为著名的一支队伍当属1974年在三郊口水库工地成立的“石姑娘”队,队员由71名女青年组成,队长刘桂青不仅带领姑娘们在秋沟单独施工,修建了一座容量为25万立方米的水库,还修了一座石拱桥。
1979年,三郊口水库“石姑娘”队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刘桂青为“全国三八红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