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新颜 源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戏曲”,在中国戏曲史中是极具文化传承意味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她所包含的现存地方剧种和濒临失传的民间戏曲,形式多样,流光溢彩。 祥符调、二夹弦、落腔……发源或流行...
在黄河岸边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从前有位秀才酷爱诗词,精通音律。一天,秀才把女儿纺纱时所哼唱的小曲记录下来,谱曲作词,让女儿来唱。和着纺纱的“咿呀”声,女儿的歌声轻柔悦耳,煞是好听。后来的二夹弦就是在纺纱小调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融合黄河号子的音律。
河南戏曲专家马紫晨说:“二夹弦与豫剧有明显的不同,豫剧高腔大嗓,激越奔放,酣畅淋漓。二夹弦则大口(真嗓)吐字,小嗓(假唱)行腔,用真声基本把台词交代给观众,用假嗓是要把婉转、华丽的旋律表现得流畅动听,前半句真假声均可,后半句则多用假声、句尾多高音,往往拖延数小节华丽的旋律,借助假嗓增强唱腔的艺术感染力。”
粗犷豪迈大平调
延津大平调又称平调,流行于豫北、冀南、鲁西南及豫东、皖北等地,起源于明代中期,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大平调在其形成初期,多为灾民谋生而自发组织的小戏班,坐“板凳头”演出,并逐渐糅合了杂技、武术等艺术精华,形成了粗犷豪放的风格。
大平调的唱腔音乐属于梆子腔系统,为板式变化体。在大平调的角色行当中,黑脸和红脸居于主要地位。延津县的杜学周和曹秀芝夫妇是延津大平调传承人,也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杜学周因业务出众,被任命为延津大平调剧团团长,他与老伴儿曹秀芝常在外地演出。为了解近几年剧团的发展情况,记者辗转采访了杜学周团长,据他介绍,大平调在我省地方音乐、戏曲历史等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著名演员,如“红脸”三秋林、“黑脸”铁蛋、“三丑”栾保平。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戏剧市场的滑坡,大平调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观众群体日渐萎缩,剧团的生存和演出条件也极为有限,缺乏后继的表演人才,目前这一古老剧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
明白晓畅落花腔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这些年,黄河连续泛滥,长垣百姓流离失所,纷纷外逃谋生。逃难人群中有几位长垣落腔戏班的艺人,他们边走边唱,虽是为了谋生而演出,可唱腔优美,戏文晓畅的落腔戏,也随着那滔滔不绝的黄河水,流向了黄河两岸。
据长垣县文化馆原馆长李建新老师介绍,落腔源于莲花落,是我省地方戏曲稀有剧种之一,她的形成地是长垣县杜沙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