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大战的硝烟随风而去,黄河的波浪奔流而来。 奔流的黄河有它的目标,要“到海不复回”。为了这个愿望,它宁可蜿蜒九曲十八道弯,也不改它的初衷。到了新乡,黄河进入了平坦的平原地带,走上了走进大海的坦...
牧野大战的硝烟随风而去,黄河的波浪奔流而来。
奔流的黄河有它的目标,要“到海不复回”。为了这个愿望,它宁可蜿蜒九曲十八道弯,也不改它的初衷。到了新乡,黄河进入了平坦的平原地带,走上了走进大海的坦途。
黄河与新乡的渊源更加流长,黄河与新乡的故事更加曲折,黄河与新乡的历史难以分割。
有了黄河,才有了土地肥沃,有了黄河,也有了洪水恶魔。肥沃哺育了儿女,恶魔侵害着安全。
黄河在新乡段有史前古道、禹王故道和现行河道之分,大禹治水前是史前古道。
黄河和新乡的故事在史前古道时就有了,故事的主角叫共工。共工是炎帝的后代,和黄帝是同时代人,他的活动区域主要在辉县、获嘉和卫辉。共工被奉为“中国最早的水神”,著名考古学家徐旭升和许顺湛称共工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治水英雄”,只不过他治水的方法不大对头,一味取高垫低,哪儿有水堵哪儿,费了不少力,却解决不了洪水的出路。共工没有治住洪水,还造成了和下游部落之间的矛盾,最后没打过人家,头碰不周山而死。
治水成功的是大禹。据考证,大禹治的也是新乡一带泛滥的黄河和太行山山水汇流而成的洪水。大禹的成功之道是引洪水到更合适的地方,黄河为此成功改道,这以后的黄河就叫禹河。
在西周及春秋战国、秦朝时,禹河已修建堤防。西汉时期,禹河堤防已具相当规模,这就是黄河历史上的“西汉故道”,又称“禹王故道”。
历史上,禹王古道经历了6次大迁徙,每次迁徙都把黄河下游的河道向东南方向推移,这就使得向东北方向流的西汉故道节节退缩。明朝开顺年间(即1462年),黄河从武陟流出后不再北进获嘉,而是改道东流入原阳县南。从此,从大禹治水形成的古黄河历经2457年后绝流。
1855年,即清朝咸丰5年,黄河第6次改道后,变成如今的模样。
不管黄河变成什么模样,它携泥裹沙的特性没变,它所到之处,河底会淤沙,河床会变高,河堤会作废,河水会外溢,洪水会暴发,百姓会遭殃。
黄河决溢而起的涝灾很是频繁,基本上是不到10年就要来一次洪水。自周景王22年(即公元前523年)到1949年2472年间,新乡境内有记载的发生水害涝灾共有329年。其中公元前523年至1911年年间,有明确记载的水害涝灾年数达296年。1912年至1949年38年年间,有记载的年数达24年。
300多年有洪涝灾害,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深藏于泛黄的历史之中,历史上黄河决口和改道大部分发生在新乡境内,水害涝灾多因黄河决溢。
因此,治理黄河,从古到今被列为国事。“自古以来,水治则国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提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直到今天,这句话仍然管用。
特别是在有黄河“五个之最”的新乡,让黄河拒害趋利的任务依然不轻。
黄河新乡段流域面积共有4184平方公里,新乡治理黄河,主要是修建了大量的控导工程、护滩工程。黄河新乡段在1949年至1956年之间,实行了“宽河固堤”的河策;在1957年至1967年之间,采取了“固滩保堤”的河策;1968年以后,实行了“固定中水河槽”的河策。
新乡治黄,改善了河势,减少了灾情,维护了滩地,保护了村庄,提供了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用水。
黄河来了,从历史向今天走来,从害河向利河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