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车日”外的绿色交通离我们有多远? (1)

2010-09-28 10:28:08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今天这里真是难得的清净啊!如果平时咱们新乡的道路这么清净、顺畅,该多好啊……”9月22日,很多通过无车日划定区域的市民这样感慨道。在我市最繁忙的路口之一平原路与劳动街交叉口,往日冗长不断的车流不见...


    人行道被侵占严重
    行人该走哪里?


    如果说非机动车道是被挤占,被迫“瘦身”的话,那么有些人行道则完全被侵占。“人行道?不是不想走,而是没地方走。在这条路上我基本上就没有走过人行道!”谈到人行道,同样住在中原路中段的王先生表示无奈甚至气愤,因为他每天都不得不走在非机动车道上,甚至是机动车道上去上班。“现在政府呼吁绿色出行,少开车,但是应该给市民首先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一条能走的路。”


    不仅在中原路,在平原路(和平大道至劳动街段)上,其两侧的人行道几乎都形同虚设。人行道不仅狭窄而且多处被占道经营的流动商贩,扩大经营的临街商铺,违规停放的机动车、非机动车侵占,很多行人不得不行走在本就拥挤不堪的非机动车道上。这种行人“无路可走”的状况在我市并不罕见。如胜利街中段,人民西路(自由街至西华大道段)等都存在类似状况。


    “我现在天天步行上下班,又锻炼身体又省油钱,就是路不好走。路太窄,并且时不时的要下到自行车道上走。”马先生是我市某徒步协会的成员,自从加入协会后就很少开车,改为步行。他认为,相比路中间宽敞平坦的机动车车道,对两侧的人行道显然投入和维护不足,这与政府倡导的绿色出行的口号不符。


    近年来,我市在道路修建中,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出现相对瘦身的情况。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我市现有的城市主干道偏重于考虑机动车的通行,而不利于步行或骑车。但即便如此,我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和水平仍远远滞后于机动车增长的速度,不仅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而且也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甚至行人都不能各行其道,致使交通混乱、拥堵。


    绿色出行不应是口号
    应“软硬”兼施


    面对同样的交通拥堵问题,杭州、上海、佛山等城市已率先提出并实行:从依赖私家车出行,向公共交通方式转移,通过步行、自行车与公交系统的紧密结合,形成“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并将其纳入未来的交通发展规划,有的还推出便民自行车租赁服务,规划建设自行车专用通道和重点步行区。据了解,此种出行方式越来越受到这些城市市民的青睐。


    “有时候,在市区里开车还没有骑车或者坐公交快。”我市某徒步协会成员马先生认为,我市城区面积不大,靠步行、骑车或乘坐公交车应该能够满足出行要求,没有必要非得在市区内开车。


    “骑车有路,步行有道,公交畅通。”很多市民在采访中认为,我市今后在修建或扩建道路时应使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得到均衡,使得绿色出行在硬件设施上得到充分体现和保障。让这些真正“绿色出行”的市民骑得安心,走得舒心。


    此外,在软件(即相关政策)上同样应体现出对绿色出行的重视。一些市民认为,在市中心应适当减少占用非机动车道、便道的停车位,使道路资源各归其位。对于在市中心停靠的“私家车”,应适当征收一定的费用,靠经济杠杆减少私家车进入市区。对于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上乱停乱行的机动车,交警部门应加大处罚力度,保障绿色出行优先。对于城市公共交通,应在政策上给予优惠,保障公交车辆的畅通。


责任编辑:No.005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