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郑州篇丨郑州是一座什么城

2025-10-10 09:18:52 来源: 河南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郑州城市风貌。 本报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张建新 王延辉

  时代的进程,犹如环环相扣的乐章,不断鸣响动人的和弦。

  发展,是一步接一步的奋斗。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交汇点,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发现郑州:它究竟是一座什么城?

  从宏观视角看,国务院今年年初批复的《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城市定位:河南省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如果从微观而具体的视角来细看,郑州有着更多“面相”。

  ——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金秋的街头,“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的标语,昭示着郑州的来处。

  地处中华腹地,史谓“天地之中”,古称商都,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12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处89项,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6项,数量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实证中华文明起源。近年来,传承历史文脉、繁荣文旅业态,“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名片越擦越亮。

  ——一座万亿之城。

  作为全国第16个GDP过万亿城市,2024年郑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32.1亿元,市域城市建成区面积1431.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至1308.6万人;2025年上半年,郑州市GDP实现7329.3亿元(全省经济首位度23.1%),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扛牢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走在前”的使命担当。

  ——一座枢纽之城。

  在全国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郑州东站不到2分钟就开出一趟高铁;以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为牵引,郑州机场平均2分钟起降一架货机。

  如今的郑州,是全国12个最高等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是国家确定的空港型、陆港型双枢纽城市,是全国第四个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创新推动“空陆数海”丝绸之路发展,“枢”联天下、买卖全球。

  ——一座新能源汽车之城。

  “车轮上的新郑州”滚滚向前。锚定打造新能源汽车万亿级产业集群,郑州市加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集聚宇通、上汽、比亚迪等7家整车生产企业以及150多家核心配套企业,汽车年产量突破110万辆、跻身全国前十,朝着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加速奔跑。

  ——一座人工智能之城。

  郑州机器人产业加速跑。前不久,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郑州选手“行者二号”在1500米项目中以11分45秒90夺得小组第一。

  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郑州汇聚了超聚变、科大讯飞、新华三大数据、阿帕斯、中原动力等人工智能领域企业150余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300亿元。规划建设图灵小镇,打造全国知名AIGC产业发展先行区。

  ——一座钻石(超硬材料)之城。

  1963年,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在郑州诞生。经过60余年发展,一批龙头企业汇聚,郑州已成为以人造金刚石为核心的超硬材料行业人才集聚区、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郑南商许”超硬材料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规上超硬材料企业达127家,培育钻石产量占全国35%,立方氮化硼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至85%,金刚石微粉出口量稳居全球第一,形成了从原辅材料、合成设备到制品应用的全链条生态。

  ——一座传感器之城。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汉威科技人机交互手套、柔性传感器格外引人关注。

  小小传感器,撬动大产业。经过多年发展,郑州智能传感谷综合实力位居全国传感器十大园区第四,这里已聚集传感器相关企业3000余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家,产业规模达300亿元;气体传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5%、气体检测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5%,均居全国首位,塑造全球传感器产业“郑州符号”。

  ——一座算力之城。

  位于东数西算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地理中心,郑州是全国算力中转分发枢纽。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扩容总带宽达4000G,互联网网内、网间平均时延分别居全国第一位、第三位。

  近年来,郑州建成了一批算力设施,投用算力规模约1.6万P。随着郑庆哈城市算力网实验场、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国家嵩山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中原算力谷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预计2025年年底投入算力超9万P,算力规模和峰值计算能力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一座量子之城。

  作为河南省科学院与中原科技城融合发展的首个重大项目,中原量子谷是国内首个以“量子谷”为名的平台。

  中原量子谷于2023年8月启动建设,一期建设已完成,入驻科研院所10余家,搭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近20个,集聚高层次科研人员超300人,发布14项创新科研成果。二期工程于2025年1月开工,预计2026年建成投用,目标形成百亿级量子产业集群,建成国家量子产业示范基地。

  ——一座“竖店”之城。

  在影视制作领域,浙江横店闻名遐迩。这两年,乘着微短剧风口,郑州发展成为全国微短剧第二大制作中心,集聚微短剧企业达800多家,从业人员规模达3万人,日均开机短剧约100部,被业内冠以“竖店”之名。

  ——一座人民之城。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些年,郑州市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高效能治理实践创新,深化运用“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党的组织优势与数字技术优势深度融合,巩固提升“十个一”治理格局,走出了一条网格化、智能化、法治化、现代化的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路子,更多“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大省有大城,大城有大任。郑州市委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努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科创强市、数智强市、文旅强市、商贸物流强市、现代农业强市,不断提升首位度、增强辐射力、塑造新动能,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挑大梁、走在前”。

  郑州是一座什么城?答案藏在日新奋进的征途中。一个个打上或正在打上的新标签,便是发展明证。

  策划:河南日报社编委会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