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李玉田(左)向市一中捐资100万元建设“育田天文地理馆”。
新乡网讯(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曙光 吕晓彤 文/图)秋光潋滟,橙黄橘绿。9月29日,新乡市第一中学迎来建校85周年华诞。校园内花团锦簇,旌旗招展,从白发苍苍的古稀校友到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众多学子从四面八方重返母校,共赴这场以“铭记·传承·创新”为主题的盛典。
清晨的校园早已人头攒动。按毕业年代划分的交流区内,1950年至2025年的新老校友相谈甚欢,跨越时空的情谊在此刻交融。行政综合办公大楼前,一幕动人的相遇正在上演——当银发苍苍的老校友与青春洋溢的新生们不期而遇,现场瞬间爆发出阵阵欢呼。他们相互用力招手,有人跨步上前紧紧相拥,苍老的手与年轻的手交叠在一起,隔着岁月也能感受到彼此掌心的温度。签名幕布上密密麻麻的名字,见证着万千学子对母校的深情厚谊。
84岁高龄的王崇善老师甫一出现,便被学生们团团围住。这位执教几十年的数学老教师,依然能清晰唤出每个学生的名字。72岁的郝建平、61岁的唐魁元紧握恩师双手,激动地分享着过往点滴,温馨场面令人动容。
相隔30年重返母校的1966届校友刘田漫步校园,感慨万千:“作为55周年校庆的亲历者,30年后再次回校,我亲眼见证了学校的蓬勃发展,衷心祝愿一中学子一代更比一代强。”
校庆典礼上,1967届杰出校友、济源钢铁集团董事长李玉田先生慷慨捐资100万元建设“育田天文地理馆”。这已是他继5年前捐资300万元兴建“育田数理探索馆”后的又一义举。校党委书记王伟盛赞其“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的感恩之心,认为这完美诠释了校庆主题。
为了迎接这些远道而来的“孩子”,学校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特色活动:主干道旁,85副师生校友创作的贺联,翰墨飘香;“经典公开课”让校友重温恩师风采,再拾青葱记忆;“时光邮局”前,校友们认真书写着给未来的信笺,约定90周年校庆再度开启……
在老校区总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校史馆内,新老校友相伴而行,共同追溯八十五载流金岁月。校史馆通过校史篇、砺新篇、荣果篇、展望篇四大展区,以严谨的史料、详实的图文、丰富的实物,结合现代化呈现技术,全方位展现了学校的奋斗历程。在泛黄的建校照片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师抬手轻触,泪光在皱纹间闪烁:“当年我们栽下的树苗,如今已撑起了一片天。”身旁的年轻学子望着前辈佝偻的背影,突然深深鞠躬,抬起脸时眼角同样闪着晶莹。这座凝聚着一中红色校史与办学精神的殿堂,已成为激发师生爱国爱校情怀、弘扬一中精神的重要阵地。
1971届校友侯菊堂在听到自己创作的校园歌曲《那时多美好》的旋律时,瞬间被拉回青葱岁月:“旋律一响,回忆就涌了上来。”1981届的孙成华在与学弟学妹交流时感慨:“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多想再回到在一中的上学日子——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2021届毕业生赵凡铭身着校服重返母校,即将远赴海外深造的他坚定地表示:“看到这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我更加明确了努力的方向,要为一中争光,为国家作贡献。”
八十五载春秋,薪火相传;八十五载耕耘,硕果累累。今日的欢聚既是对辉煌过往的铭记,更是迈向未来的新起点。全体一中人将继续携手同行,在教育的星辰大海上,续写更加灿烂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