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雄安站。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紧抓科技创新
主动融入京津冀
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的召开,为中部地区发展擘画出更清晰的路线图。连日来,记者采访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对京津冀与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的相关话题进行解读。
深度融合提升创新合作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道许认为,中部崛起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部崛起对夯实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关要求,完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都有着重要意义。”他说,中部地区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推动中部地区产业发展,有哪些好的路径?周道许认为,当前,中部地区应紧抓新质生产力培育,在创新领域强化区域联动合作。他建议,河南省可与京津冀高科技企业产学研联动合作,推进芯片、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衔接。此外,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的联动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类项目的跨省跨域合作,开展粮食产业和能源、资源产业的安全保障与发展合作等。
区域联手实现互利共赢
“中部地区的河南省和山西省与京津冀在空间上具有毗邻性,在文化上有相通性,联系更为紧密。”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荣增认为,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实现京津冀与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极大方便了两地人才流动,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
刘荣增表示,京津冀与中部地区协调发展可以实现互利共赢。他说,河南等中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和较大的人口规模,这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中部地区庞大的消费市场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而京津冀能够为中部地区科技创新提供助力,“尤其是北京,是科技基础最为雄厚、创新资源最为集聚、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角度看,未来可以引导京津冀的技术研发成果辐射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为京津冀产业孵化提供空间和平台。”刘荣增说。
新时代的中部崛起,底色应该是创新。刘荣增建议,中部地区企业应该秉承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加快产业链、供应链的换代升级,追求更高质量的开放发展,与发达地区实现更深层次的联动。
发挥优势强化互补支撑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河南省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耿明斋认为,推动京津冀与中部地区协调发展可以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对接。
加强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合作。京津冀特别是北京,是国家科技教育的重镇,聚集了大量科技教育界的高端人才和优质资源。河南当前教育科技资源不足,在中部崛起的关键时期,应该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地区的优质科研资源向河南分流。
河南应积极承接京津冀的创新成果并实现产业化。耿明斋提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是中试,河南具备提供中试的基础和条件,“河南应加大中试基地建设的力度,充分利用本地平台为北京的高端科研成果产业化提供中试基地,实现与京津冀地区的深度对接,吸引高端产业落地。”
上海黄浦江外滩区段两岸楼群。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积极链接资源
持续借势长三角
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提出,要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联动。这也意味着中部崛起不再是区域命题,要跳出中部看中部,以更开放的视野和姿态,寻求中部崛起的广阔空间。而与长三角实现资源融合,或是中部崛起命题的关键着力点。
看基础:中部崛起是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中部地区与长三角山水相连,合作层级在互惠共赢中不断跃升。”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杨畅表示,促进中部崛起是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地区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4年3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在文件中明确提出,中部地区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令人欣喜的是,20年来,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GDP数据,2023年中部地区六个省份GDP总和约为全国的21.6%,相较2012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显示了在经济整体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杨畅表示。
通过推动中部地区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能够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空间由沿海向内陆地区拓展,加快形成东中西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新局面。
“中部地区要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有可能在规划对接、改革联动、创新协同、设施互通、公共服务、市场开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推进具体工作上,可借鉴前期经验,通过设立相关联动机制予以保障。”杨畅表示。
看抓手:新质生产力已成中部崛起新动能
座谈会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中部崛起指明了方向。山西的化工冶金、安徽的汽车、江西的航空、河南的盾构、湖北的电子、湖南的重工都是闪亮的名片,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沃土。
“中部地区跟长三角地区天然就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从经济融合的角度来看,交通系统的融合是一个大前提。”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副总裁黄小飞告诉记者,交通的发展大大扩展了人的活动半径,服务于城市化、城市群,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新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无疑会进一步拉近中部地区与长三角的距离。
他还提到,新质生产力使生产效率、品质大幅提升,以新技术新产品驱动新的应用场景、社会需求。中部地区产业基础较好,东部地区技术创新走在了前沿,在产业链互补方面也大有可为。
看未来:生产要素加速流通助力中部起高峰
上午8点48分从郑州东站出发,中午12点31分即可抵达上海虹桥站,对于不少往返中部地区与长三角的商旅人士而言,G370是他们最熟悉的高铁班次之一。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党委委员、绿色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李久盛是这趟列车上的常客。作为区域合作持续升温的亲历者,在他看来,中部地区工业基础良好、人才素质匹配,对新技术需求迫切,这也为中部地区与长三角深度对接奠定了良好基础。
事实上,随着交通的便捷,人流、物流这些要素流动更加活跃,这既加速了经济循环,又为区域合作提供新的动能。
看文旅,现代艺术与青山绿水交融,加强两大片区文化IP的交流及引入,可创造文旅经济新的增长极;看中医药,当古老的资源与文化,叠加现代营商环境与研发扶持,传统产业也焕发了勃勃生机;看人才,中部地区往往是劳务输出大省,长三角则是创新人才输出高地,两地在循环之间各取所需。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承接产业转移
深度衔接大湾区
春天是生机盎然的,中部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贸协作也迎来新机遇。
当前,大湾区表现出产业结构调整、空间资源受限等发展新特点,这为中部地区与大湾区两大区域间产业升级与空间转移创造出新契机。按照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的要求,两大区域间应如何深化对接?记者采访了大湾区相关领域专家及豫籍企业家代表。
优势互补,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中部六省集聚全国1/4以上的人口,是我国经济内循环的关键地区,区域优势明显。”南方科技大学会计学讲席教授、中国教育部长江讲席学者、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财经咨询专家曾晓亮表示,中部六省各具独特优势,需凝聚合力、资源共享、强化联动。
曾晓亮表示,座谈会上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平衡区域发展、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资源合理分配、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结合。这六个方面的要求不仅是对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指导,也是在全国层面对区域均衡发展、创新驱动、绿色转型的全局战略部署。
有序承接大湾区产业梯度转移,中部六省需着重关注产业链的互补。曾晓亮说,大湾区高新技术、金融服务、生物医药等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中部地区拥有传统制造业等优势产业,双方有形成产业链互补的基础。双方可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推动中部地区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此外,建议设立区域性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加强两大区域资本市场的沟通交流,吸引国内外资本投资中部六省的绿色产业。
多方发力,吸引社会资本流入
“推动中部六省与大湾区资本联动,建议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深圳市梧桐众享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曹兰兰表示,中部六省与大湾区在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异,同时也有互补性,通过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可以促进两大区域的资本流动和产业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曹兰兰进一步阐述,可将产业引导基金作为核心抓手,以政府引导基金作为母基金,吸引有实力、有资源的子基金落户,与各类社会资本共同投资支持中部地区产业孵化,有效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优质产业落地发展。
河南大学深圳校友会执行秘书长赵阳建议,持续加强两大区域在教育领域的协同。他表示,这不仅需要双方的高校开展学历教育等方面的合作,更重要的是要推进优势互补,综合考虑政产学研等多个要素。例如,两地可以依托优势学科、产业、资源和团队,联合创设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孵化基地等,瞄准市场应用场景,推动开展产业孵化。
深圳弦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曼的关注点在于深化两大区域间的文旅产业对接上,她建议搭建系列文化合作平台,如中部地区可以组织文化寻根活动,也可与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大湾区特色文旅资源合作,开展特色文旅活动,增强两大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静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贾永标 赖苏婷 王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