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的菏兰高铁。
时速350公里满载“河南元素”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
建设中的济郑高铁濮阳至省界段。
列车从郑州航空港站发出。
列车从郑州东站驶出。
□王飞
时光的列车疾驰向前,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的攻坚之年,也必定是河南铁路事业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辽阔的中原大地,铁路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如火如荼:济郑高铁数百名一线作业人员、项目管理者坚守岗位;平漯周高铁获得190.5亿元45年超长期银团贷款;郑开城际铁路延长线正在进行桥梁桩基、路基地基处理施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新时代十年,河南铁路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牢牢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对接“十大战略”,高铁拓展成网工程加速推进,高铁经济效应加速集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不断打造新优势新引擎。
改革改出新气象
铁路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重大民生工程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我省铁路人始终心系“国之大者”,充分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向最难处发力,向关键处挺进,蹄疾步稳推动全省铁路事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十年,河南铁路事业发展通过变革性实践,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深化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河南省委、省政府从现代化河南建设实际出发,大力实施优势再造战略,组建河南铁建投集团,为打造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旗舰劲旅揭开序幕。
看生产组织,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成,全国最先进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以时速350公里达速运营,全省综合客、货运枢纽分别达到11个、12个,发达路网和先进装备红利进一步释放。
看经营管理,聚焦法治化市场化经营,全面预算管理的引领和约束作用不断强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日益完善,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优势产业经营开发力度全方位加大,河南铁建投集团一年内迈入千亿企业集团行列。
看服务大局,“米”字形高铁对建筑、冶金、制造等上下游关联产业产生万亿规模的投资拉动效应,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不断迈上新台阶,越来越多旅客坐高铁出行,越来越多城市因高铁而繁荣。
搭乘复兴号,以风为速、以轨为尺,丈量大国前行的步伐。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铁路行业全面深化改革再出发的冲锋号已经吹响,高质量发展的滚滚浪潮必将涌动向前。
淬炼优势成胜势
优势不可能一成不变,更不可能“坐吃山空”。只有砸碎坚冰、突破自我,才能把优势变为胜势。
一组数据意味深长:十余年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以58.9%的增幅从4224公里增长至6715公里,以郑州为中心,实现了铁路3小时内覆盖我国7.6亿人口和56%的经济总量;如今,从郑州至北京最快2小时11分,至上海3小时43分,至重庆4小时23分,至广州5小时17分……
这来之不易的数字,得益于河南铁路人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实施优势再造战略,加快培育全新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实现在高质量发展“竞跑”中的争先进位。
项目为王、挂图作战,“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
2022年京广高铁京武段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2022年6月20日,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郑州航空港站开通;郑开城际延长线、菏兰铁路河南段、京雄商高铁(河南段)等重大铁路项目也在高效进行。河南在全国率先建成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迈入了“市市通高铁”时代,“十”字定框、“米”字延展、“多联”成网,我省铁路发展又一个高峰期已经到来。
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综合开发迈出坚实步伐——
抢抓政策机遇,以“铁路项目+土地开发”综合回报模式,积极布局综合开发业务,打造综合开发示范工程,服务铁路高质量发展。与平顶山、漯河、周口、开封、商丘等地市深度对接,围绕站城开发、产城融合、枢纽经济授权政策性开发用地万亩以上,综合开发结出累累硕果。
以产促融、以融助产,产业金融成绩斐然——
坚定发展信心,成功设立河南铁路产业基金,成功首创“铁路+产业基金”河南模式,成功发行5亿美元境外债,成功获批172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成功签约190.5亿元45年超长期银团贷款……金融工具为重大工程注入“源头活水”,抢占先机、争取主动,努力拓宽铁路建设融资渠道,为我省“十四五”期间新建铁路项目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开疆辟土、蹄疾步稳,物流贸易精准抢滩登陆——
聚焦交通区位优势、强化前瞻布局,与中铁快运、京东、顺丰等知名物流企业携手共进,精准抢滩布局高铁物流业务;积极谋划,统筹协调,全力推动打造国家高铁物流发展试验区。同时围绕铁路上下游积极开展供应链贸易,推进数字化转型及新技术研发应用,增强物流、大数据、加工、技术等增值服务能力,做长做深产业链。
优势再造,切中的是肯綮、得到的是跃升,起笔的是现在、瞄准的是未来。
创新潮涌勇争先
创新驱动,前景激荡人心。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唯有继续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华山一条路”,才能乘势而上、奋力跃升。
一系列工作中最为亮眼的,是以我省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获批高铁桥梁智能建造工程中心,高质量开展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研究、郑州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网规划研究。
2021年7月10日,河南省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为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与地方合作组建的首个区域性研究机构。
这是从巩固和提升河南铁路在全国的地位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出发,从更好服务亿万人民出行和建设交通强省、当好现代化河南建设“排头兵”出发,打造的战略策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产业辐射中心、人才培养中心。
谋定后动,规划先行。做好中原城市群和郑州都市圈轨道交通网规划,关系中原城市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关系全省稳经济大盘工作全局。
省发改委有关部门与研究院有关人员组成项目组,发扬革命加拼命的精神,经过30多天连续奋战,最终形成篇幅300页的总报告、400多页的3个专题报告,平漯周高铁等5个重点铁路项目、1个枢纽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站位高、谋划实、步子快、干劲足。从与北京交大、上海交大、中车、中铁等紧密合作,打造交通领域一流创新平台,到紧锣密鼓筹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科普基地,健全完善铁路科技创新研发机制、支持机制、评价机制,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变化正在悄然发生,但创新是不变的追求。
展望未来,“米”字形高铁拓展成网将着力于高铁科技创新、科教驱动与人才培养,打造河南高铁科创高地,深入推进跨专业、跨领域深度协同、融合创新。这一切,指向着未来铁路行业更加光明的图景。
铁军之师铸铁魂
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在看望慰问郑州东站铁路客运干部职工时,专门嘱咐他们精心组织调度,严守安全底线,确保广大旅客安全出行。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全省铁路人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备受鼓舞、倍感振奋,纷纷表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政治责任、精神动力、工作实效。
在中原大地纵横交错的铁路线上,有千千万万奉献在一线、成长在基层、建功在岗位的新时代铁路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些故事让人刻骨铭心:为确保平漯周高铁早开工早服务人民,河南高铁公司一张横道图分秒必争抢进度,疫情期间80名前期工作人员背负80张行军床逆风而行、坚毅值守;面对所在地区复杂多变的疫情,登封铁路机辆段24人24小时在岗闭环保运输,坚守岗位长达50多天;“坐着高铁看河南”系列报道总阅读量超过10亿人次,形成现象级品牌影响力……
回望百年征程,铁路人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形成了以“人民铁路为人民”为核心的铁路精神谱系。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今天的铁路精神应当更加熠熠生辉、绽放时代光芒。
“十四五”期间,河南将在“米”字形铁路网的基础上,推动高铁网由“单中心、放射状”向“多枢纽、网络化”转变,打造以郑州为核心、功能层级合理、辐射效应强、全域协同的高能级铁路枢纽体系,充分挖掘高铁经济潜力、持续强化高铁引领效应,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新优势。
这是摆在每一位河南铁路人面前的必答题,这是一项全面深入、细致精益的系统工程,这是一场直面挑战、补链强链的攻坚战役,这是一段迎难而上、创新创造的发展航程,更需要凝聚起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奋斗永无止境,实干铸就未来,河南铁路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开足马力加油干,铆足干劲拼发展,把最坚定的忠诚镌刻在河南铁路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火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