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当1/100000的修渠者——揭秘大河报·豫视频红旗渠融媒产品的背后

2023-01-13 14:37:18 来源: 新乡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通过一款动漫H5(👉H5链接)在沉浸式、互动式体验中,带你重温红旗渠建设岁月,感受那种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有“尝鲜”这款产品的网友说,“代入感很强,仿佛回到了那个岁月,对当下工作生活也有了更多感受。”
啥产品这么有吸引力?
快来体验吧!

01红旗渠建设者
成为这款创意产品的主角
每年河南省两会前,大河报·豫视频都会推出一款融媒体创意产品,持续引爆网络。
今年,我们将视野投向了红旗渠,投向当年的10万建设者们,希望通过重温当年的建设岁月,激发起大家接续奋斗、一往无前的信心和斗志。
对红旗渠,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处于太行山区的林州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前的500多年中,可谓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当地水源有限,群众往往远道取水,苦不堪言。
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林州人民决定修建一条干渠,引入漳河水,彻底改变当地缺水状况。
但修渠绝不是容易事。还未开始整体建设,许多难题就接踵而至,怎么办?

没有开凿工具去帮助击碎坚硬的岩壁,那就烧岩石、用锤砸!没有大型仪器搬卸石块,那就用肩扛、用担挑!没有足够的粮食进行充饥,那就饿着肚子多坚持;没地方休息,那就薅把茅草当铺草。
同时,如果要为林州引入足够多的水,那么这条渠也要足够长。英雄的林州人民是用双手、用生命,一点一点地延展着这条干渠。
削平山头,凿穿隧洞,历时十年, 10万建设者终于凿出了全长近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

在此后五十余年里,千里长渠滋养着林县数十万人民,荒山绿了,荒坡绿了,村庄绿了,乡亲们富了,乡亲们生活舒心了……




02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实地探访红旗渠
与当年的建设者对话
年青的一代记者们,对于红旗渠充满了好奇。
早在2022年11月,大河报·豫视频就派出记者,前往红旗渠实地探访。在此次融媒体创意产品制作中,为了更好地学习红旗渠精神,并将其融入到互动产品中,使其更生动,更能体现时代价值,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寻访了不少当年的建设者。

其中,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和当时修渠道的队员之一,现今已经83岁的付开进行了一场跨越历史的对话,听他讲述修渠岁月。
如此长的渠,没有一处建在平坦的陆地上,而是全程环山走、穿山行。这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被林县人一锤一钎、一寸一寸凿出来的。
数九寒天,面对比铁还硬的岩石,匍匐着身子,崩裂的虎口上渗出了血,他们咬着牙,一下下锤凿着。
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先后有81位党员干部和群众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年纪最大的63岁,年纪最小的仅有17岁。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依然顽强地前进。
聆听他的讲述,想象着当年场景,一锤又一锤,一担又一担,铿锵的号子声在山坳里一次次响起。


03
 “代入感很强,仿佛回到了那个岁月”
采访、学习到的红旗渠精神,都被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一点点地做进了此次融媒体创意产品中。
“这山体这么高,咱没机器、没工人,要凿通不知道要多久!”
“再难也要修!来,我们一起来想想怎么克服困难!”
“没机器,咱就一点点凿!没有人,咱就发动全县人民一起干!我们一定要干成!”……
制作过程中,一个个立体丰满的人物,一句句朴实生动的台词,经过细细打磨,展现在了大家面前。
科技带来了新奇体验。在一个H5产品中,我们只用轻轻点击十秒钟,就能成功凿通一个隧洞,但当年,这却是摆在建设者面前浩大的工作量。




更遑论他们要削平1250座山头,开凿211个隧洞,所有的艰辛努力是难以想象的工作量。
“看到后面通过修建红旗渠,当地的用水条件逐渐变好,禾苗得到浇灌,溪水潺潺流过,我深受感动,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个虽然艰难,但大家鼓足干劲,奋力拼搏的时代,有很强的代入感。”第一次接触到互动产品的网友@葱葱酱这样说。


04
渠水奔流 薪火相传
数十年过去了,再次来到太行山,来到红旗渠前,“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当年人们开工时所喊的号子,仿佛仍在耳边回响。
2022年10月28号,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参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还提到,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这些,也是我们希望在此次融媒体创意产品中,能带给每一个关注它、喜欢它的朋友。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对河南来说,过去的一年,稳中求进、难中求成,稳住大盘有力有效,创新发展全面起势,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基础支撑更加坚实,经济发展呈现稳定向好、稳中提质。



今年作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的攻坚之年,要实现河南更好地发展,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这种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精神气概,永远被需要、永远不过时。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王凤华
责任编辑:申彬彬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