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河南践行

2022-10-14 18:30:40 来源: 河南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陈明星

    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十年来,河南始终坚持把粮食生产摆在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持续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王牌,粮食总产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小麦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河南“国人粮仓”“国人厨房”“世人餐桌”的地位不断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辉煌成就的背后,有着深层的内在实践逻辑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并需要顺应高品质生活需求和高水平安全保障,进一步以新担当新作为更好扛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

    1 国人饭碗装上了优质“河南粮”

    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1/10,小麦产量占全国1/4强,在端牢中国人的饭碗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河南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取得显著成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既是河南的贡献也是河南的奉献。

    产量高基点稳定增长,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十年来,全省粮食产量分别于2013年、2017年突破1200亿斤、1300亿斤大关,并在2020年实现在高基点上的新突破,达到1365.16亿斤。2021年,尽管面对夏秋特大洪涝灾害,但粮食产量依然达到1308.84亿斤,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2012—2021年,全省粮食产量增产129.16亿斤,占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加量的9.1%。2022年,全省夏粮生产克服上年特大洪涝灾害等不利影响,总产再创新高达到762.61亿斤,实现连续8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在特殊之年再次发挥了“中原粮仓”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全省小麦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6.4%提高到2022年的28.1%,增加1.7个百分点。我省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强的小麦,不仅解决了自身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向省外调出原粮及其制成品600亿斤左右,是全国五个粮食净调出省份之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展现了河南担当。

    产能高水平稳步提升,亩均产出持续高企。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2012—2021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从15652万亩增加到16158万亩,增加506.6万亩,年均增加56.3万亩。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和粮食安全的根基,目前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小麦年供种能力36亿斤,约占全国的38%,其中10亿斤销往省外。在科技进步、要素投入等综合保障下,全省粮食单产水平稳步提高,2012—2021年,全省粮食单产由376.8公斤/亩增加到405公斤/亩,2018年以来连续4年稳定在400公斤/亩以上。夏粮单产由2012年的392.1公斤/亩增加到2022年的447.2公斤/亩,秋粮单产也在2020年突破400公斤/亩。

    产业高质量延链补链,集聚集群效应显现。近年来,河南持续推进粮食产业“三链同构”,加快食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全省粮油加工转化率达到80%,主食产业化率达到65%,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000多家,营业收入1.21万亿元,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二位,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培育出了一批全国最大的肉类、面及面制品、速冻食品、调味品、休闲食品等特色食品产业集群,涌现出双汇、牧原、三全、思念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享誉海内外品牌,尤其双汇、牧原分别成为中国最大的猪肉加工、生猪养殖基地。河南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作为“国人粮仓”“国人厨房”“世人餐桌”的地位不断提升。

    2 粮安天下的实践逻辑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交织叠加的背景下,牢记国之大者、扛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既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也有着内在的实践逻辑。

    牢记嘱托,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视察河南,对粮食安全、“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河南农业农村人口比重大,“三农”工作任务繁重,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要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三农”工作特别是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鼓舞和激励着中原人民多种粮、种好粮。河南牢记重托,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制定了落实河南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规定方案和具体考核办法,省级和地方政府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稳定提升粮食产能、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三农”压舱石。

    保护产能,着力夯实基础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河南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开展耕地保卫战专项行动,大力清理整治大棚房、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连续23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油料、果蔬等重要农产品生产,高标准农田全部用于粮食生产。着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稳步提升耕地地力,全省耕地质量等级达到4.4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5。在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农机作业配套设施等支持力度和灾后重建力度,稳步提升地力和粮食产能,确保耕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总面积位居全国第二,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426万亩,越来越多的“望天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平均每亩耕地提升粮食产能150斤左右。

    创新驱动,重塑粮食生产动能。一是做强种子“芯片”。河南农作物供种能力约占全国1/10,全国小麦推广面积前10位品种中河南占了4个,在玉米、花生、大豆、芝麻、生猪制种供种上优势明显。河南着力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等六大行动,重构重塑实验室体系,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规划建设“中原农谷”,积极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现代种业强省,努力把种子这个农业“芯片”牢牢握在自己手里,在打好种业翻身仗上展现河南担当。二是做活转化推广。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集成节种、节水、节肥、节药、节能技术,开展试验示范,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绿色防控、智能农机等新技术新装备方兴未艾。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3%。三是做优服务体系。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规范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土地托管等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19.8万家、26.2万家,适度规模经营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69.3%。

    产业增值,提升粮食生产质效。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树牢“大食物观”,出台《关于坚持三链同构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做强特优农业,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四优四化”,大力发展十大优势特色农业,积极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产品品牌化,2016—2022年,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由600万亩发展到1628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的19%,订单率在90%以上,每斤价格较普通小麦高0.1元左右,实现了优质优价。在此基础上,着力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推动酒业、奶业、中医药业振兴,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比达到57.8%,食用菌、花生等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作为生猪养殖和调出大省,2022年上半年全省生猪出栏3222万头、存栏4064万头,分别居全国第一和第二位。在“三链同构”的推动下,农产品加工业已发展成为万亿级产业。

    稳产增收,提振抓粮种粮动力。政策是粮食生产的推动力,只有种粮不吃亏、农民能赚钱,扭转“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尴尬,激发抓粮和种粮两个积极性,粮食安全才有保障。在实践中,河南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等惠农政策,完善省级财政奖补政策,加大补贴力度和产粮大县奖补力度,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政策实现全覆盖,稳住抓粮种粮预期,调动基层政府抓粮和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支持河南农业专项转移支付资金945.39亿元。近5年来,全省土地出让收入用于“三农”支出1435.7亿元,落实粮油大县奖励资金292.46亿元,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39.92亿元。2021年一些地方遭受特大暴雨灾害,省政府在下达首批30亿元中央财力补助资金中,对受灾地区改种种子补助2.69亿元,同时,农险兑付3亿多元,切实减轻农民负担。2022年,已发放106.6亿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7.2亿元种粮补贴。

    3 筑牢粮食安全多维防火墙

    顺应高品质生活需求和高水平安全保障,必须强化从生态、资源到产业的全环节、全要素保障,筑牢粮食安全多维防火墙。譬如,在耕地上,要破解耕地保护、地力提升等问题,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在种子上,破解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种源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等问题,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强国;在水资源上,破解水资源保护、利用效率提升、污染治理等问题;在种植结构上,积极推动大豆玉米兼容发展,同时抓好花生、油菜等油料生产,提高供给体系的适配性。同时,还要突出重点,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强化主体培育,激发三个积极性。任何一个产业的收益率如果长期低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就难以具备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作为关系国计民生但弱质低效的粮食生产尤其如此。因此,“保证粮食安全,大家都有责任”,特别是要调动和激发地方党委政府重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工商资本投农营粮的积极性。一是地方党委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强调,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但长期以来,三者在粮食生产上呈现利益倒挂现象,2020年,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8.6%,而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5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占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和的46%。为此,既要落实地方粮食安全主体责任,严格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推动党政同责真正见效,又要强化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汇聚起重农抓粮的强大合力。二是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强化政策保本、保险兜底、经营增效,完善最低收购价制度,稳定和加强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办法,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三是工商资本投农营粮积极性。优化乡村营商环境,鼓励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开展生产托管、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涉农涉粮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强化绿色发展,全环节挖掘减损降耗潜力。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提升粮食安全可持续的必由之路。要着眼挖掘粮食全环节节约减损降耗潜力,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加快构建节约高效、绿色低碳、科学健康的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模式。一是推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等节约型生产模式和种养结合等粮食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扶持秸秆还田、改良土壤等农业技术的研发、改进和推广,建立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体系。二是推进粮食减损降耗。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意识,在粮食收割、烘干、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加强工艺改进和农机装备升级,促进良机良田良法良种协同匹配,引导口粮适度加工,加强副产品综合利用。三是推进粮食节约行动。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增强全民节约意识,营造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的新风尚,减少“餐桌上的浪费”。四是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加大生态林建设力度,发展和应用农业综合防灾减灾新技术,包括干旱、洪涝、低温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或暴发性、毁灭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评估及控制技术等,加快建设绿色农田、数字农田,提升智能化气象服务能力和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

    强化产业赋能,全链条拓展增值空间。“产业强,粮食安。”粮食产业链越坚韧,粮食安全基础就越牢固,因此,扛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必须坚持“三链同构”,在粮食生产、仓储运输、食品加工、农业装备、农业科技、农产品期货等关键环节协同发力,让粮食生产这张王牌更加闪亮、这个优势更加彰显。一是深化供需协同、产销对接。一方面,强化需求导向、市场导向,积极扩大农业农村投资,推进产业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开发符合不同消费层次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另一方面,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着力提振消费信心,为扩大内需、开拓市场释放潜力和活力。二是深化产业融合、提质升级。聚焦粮食产业发展中高端、关键环,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创、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和产村产镇融合,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全产业链首尾相连、上下衔接、前后呼应,实现串珠成线、块状成带,不断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培育粮食系列品牌,打造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三是深化集群成链、格局重塑。立足县域布局粮食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优化县域产业链空间布局,改变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县域,打造以农业为起点的全产业链,形成县城、中心乡镇、中心村层级明显、功能有机衔接的乡村产业结构布局和乡村产业体系。

    (作者单位: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