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系统观念贯穿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黄河干流水质稳定达标,标准化堤防河南段全部建成,沿黄生态廊道初具规模,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扎实推进,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
扎实推进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420平方公里矿山变成绿水青山。图为治理后的灵宝市小秦岭自然保护区。
河南省湿地保护率大幅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不断提升。图为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突破36%。图为禹州市书堂山上的风力与光伏发电设施。
加快建设外电入豫通道,世界首条可再生能源特高压输电项目——青电入豫工程建成投运。图为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驻马店站阀厅。
全面推进工业节能降碳减排,推动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图为安阳钢铁集团绿色工业园区。
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建成丹江口水库周边生态隔离带133平方公里、南水北调总干渠生态廊道21.6万亩。图为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渠首。
完成30万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任务。图为河南省第一批黄河滩区迁建试点村——兰考县姚寨新村。
河南省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劣V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沿黄9市1区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图为治理后的黄河小浪底济源段。
千年文脉绽放时代之光
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促进文旅文创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大力学习弘扬“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图为2021年6月,兰考县新老党员代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重温入党誓词。
注重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创新,推出更多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精品力作。图为大型民族歌剧《银杏树下》剧照。
大力学习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图为党员干部到林州市红旗渠开展主题党日教育活动。
加强考古和历史文化研究,打造中华文明探源地、实证地和体验地。图为洛阳市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持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研究,助力中华文明脉络绘制,铸牢民族根和魂。图为“河洛古国”——巩义市双槐树遗址。
充分发挥根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品牌和文化设施。图为2021年4月,在新郑市举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强化数智赋能增效,重构文旅资源观、时空观、产品观,“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出圈出彩,中华文化新标识广受好评。图为《唐宫夜宴》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