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肇胜的迁徙人生 (1)

2011-12-23 10:37:26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大河新乡网讯(记者张蔚寰)冬日的暖阳下,75岁的何肇胜老人拄着拐杖踱出门外,缓缓地在一张小椅子上坐下,他轻轻地拨弄了一下院里种植的蔬菜,随后微闭双目,享受着阳光下的那分闲适和慵散。半年多了,他的心...


    本想着就要在荆门安家落户了,可事实并非如此。移民对当地生产生活习惯不适应,以前农业生产以旱作为主,到荆门后主要靠种水稻。1966年,“文革”爆发,政府工作陷入瘫痪。由于移民安置时划拨土地界限不明,当地群众与这些“外来户”关系越发紧张,冲突时有发生,仅大规模的械斗就有三次之多。“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回家!”从1966年到1971年,大部分移民又陆续返迁丹江口库区的故乡。


    可是,家在哪里呢?眼前一片汪洋,原来的家已没入水底。和很多移民一样,何肇胜收起泪水,在库区搭建了简易草棚,开始了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的辛苦耕耘。他开荒种地,逐草放牧,下河捕鱼,艰难谋生。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自身的努力,家里的生活条件慢慢有些改善,盖了几间房,购置了几样家具,生产生活逐步稳定了下来。1985年,这支由返迁移民组成的集聚地被命名为“沿江村”。迁徙过程中降生的六个孩子也都长大成人、成家,后来,何肇胜的父母和妻子相继去世,他和儿孙一起过着相对平静的日子。


    来新乡:走进幸福家园


    日子虽然平静地过着,可何肇胜的心里却总是不踏实。因为丹江口水库大坝还要加高,水位还要提升,这些年再次搬家的传言从来没有间断过。


    终于,2011年5月28日这一天,他们正式接到了通知,何肇胜一家将再次告别故土,迁往新乡辉县市。“个人利益得服从国家利益,为了‘南水北调’,国家需要你作贡献,咋能不搬?”何肇胜对一生中的第三次搬家显得很坦然。再说新乡是大儿子读大学时所在的城市,他并不陌生。这时,在一旁择菜的二儿媳、三儿媳笑着对记者说:“咋样?俺爸这思想这觉悟?他还给俺们家人、邻居做思想工作哩!”


    这次搬迁不同于以往两次的是,政府制定了搬迁安置政策,统一建房,统一搬迁,统一发展,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社会保障问题都作好了安排。老人的三个女儿家地势高,没有搬家,何肇胜和两个儿子两家踏上了新的征程。“现在交通方便,想和闺女们见面也不难。”老人笑着说。


    2011年6月 27 日下午3时,何肇胜乘坐的大巴缓缓驶入辉县市常村镇沿江村。老远就听见鼓乐声声,往窗外一看,只见彩旗飘扬,村里悬挂的 “淅川亲人到家了,辉县人民欢迎您”的标语直暖心窝。当地干部微笑着出来迎接,亲亲热热地和他们打着招呼。走下车,只见村里一排排别墅一色的红砖垒砌,玻璃窗子瓦亮瓦亮的,用铝合金材料焊接的门窗上还焊有大大的“福”字。看到这一切,老人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回想自己漂泊的一生,在青海全家住20平方米的木板房,在荆门住的房还是土墙木门,在南阳盖的几间房由于要搬家不敢整修和更换家具,而今天展现在眼前的是17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这时,几个工作人员走过来,有的帮忙拿行李、搬家具,有的搀着老人的胳膊,说:“大爷,到家啦。”一进门,电器,家具,成套的餐具、厨具一应俱全,一桌子饭菜的香味已经飘满了整个屋子。老人好一阵子才从梦境中回到现实,不敢相信这就是他们新的家园。


    如今半年过去了,老人和儿孙生活得安宁幸福。儿子、媳妇都在附近的企业工作,孙子、孙女们每天背着书包去新建的学校上学。在东北工作的大儿子专程赶来,陪着父亲住了几天,到周边走走转转。他后来给记者打来电话,说他父亲在辉县市生活得很好,他们家终于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了,他在外地也可以放心了。


    迁徙中,何肇胜从年轻力壮走到了鬓发苍苍。讲述着曾经的过去,老人没有抱怨,没有责难,有的只是宽容和理解。这就是我们的人民,是千千万万民众以他们质朴的情怀和博大的胸襟支持着国家水利建设。


    美丽的丹江水将一路奔腾,流向北京,它的清澈甘甜将润泽沿途20多个城市。这其中除了国家投入的大量资金外,还应包括像何肇胜老人那样的移民所作的牺牲和奉献!


责任编辑:No.005

关于 何肇胜 迁徙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