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新乡网讯(记者张蔚寰)冬日的暖阳下,75岁的何肇胜老人拄着拐杖踱出门外,缓缓地在一张小椅子上坐下,他轻轻地拨弄了一下院里种植的蔬菜,随后微闭双目,享受着阳光下的那分闲适和慵散。半年多了,他的心...
大河新乡网讯(记者 张蔚寰)冬日的暖阳下,75岁的何肇胜老人拄着拐杖踱出门外,缓缓地在一张小椅子上坐下,他轻轻地拨弄了一下院里种植的蔬菜,随后微闭双目,享受着阳光下的那分闲适和慵散。半年多了,他的心里从来没有这么踏实过。
离开故土,作别祖祖辈辈生活、劳作的家园,那是一种艰难的抉择和无奈的割舍,其中饱含着多少离别的愁绪和对未来的惆怅。何肇胜一家的迁徙更多了几分坎坷和曲折。几十年了,他和他的家人赴青海、下荆门、来新乡,几乎是在迁徙中度过。12月的一天,记者来到老人半年前搬来的新家——辉县市常村镇沿江村,探寻他的迁徙之旅。
赴青海:一腔热血去支边
位于河南与湖北之间的丹江口水库,山峦绵延,碧波万顷。为了让这一汪清水顺利北上,流到北京、天津,实现“南水北调”,半个多世纪来,多少人的生活因此改变。
1959年,23岁的何肇胜年轻力壮,刚成了家,住在南阳下寺公社明星大队何庄生产队,这里是何家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家在水边的何肇胜靠着力气吃饭,过着平淡而寻常的日子。这年年初,公社突然开了个大会,说是要选拔一批年轻人去青海,支援国家西部建设。
说起这些,老人显得有些激动,他轻咳了两声后说:“是支援国家建设,还说要发工资,俺们戴着大红花就出发了。” 挥别秀美的丹江,何肇胜和他的妻子与500多人一起扛着统一发的军衣、军被,带着美好的愿望,热血沸腾地一路西去。他们从码头坐汽车到许昌,然后坐了五天五夜的那种密不透风的“闷子车”来到兰州,又坐了两天一夜的卡车,终于到了目的地——青海省循化县阿河滩村。旅途的艰辛没有影响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可何肇胜一下车就惊呆了,欢迎他们的条幅上赫然写着“欢迎河南移民”。原来,开始修建的丹江口水利工程将会淹没他们的村庄,当地政府决定让他们支边。准确地说,何肇胜和他的乡亲们应该被称作“支边移民”。
1960年,何肇胜的父母作为第二批移民也来到了青海,这期间何肇胜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严峻的现实完全击碎了曾经的激情和梦想。3年多的垦荒生活苦不堪言,海拔3000米的高原,荒芜凄凉,大风弥漫,连呼吸都有些困难,移民们吃不饱穿不暖,再加上肆虐的流行疾病和人为的械斗,使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后来,不少移民相约踏上回乡之路,但由于属私自返迁,口粮、路费无保证,他们沿途靠变卖衣物乞讨,有的死在了回家的路上。
由于丹江口水利工程是在“大跃进”时期仓促上马,工程质量出现了很多问题。1962年,工程暂停,何肇胜所在的农场也接到通知,所有的移民须迁往新疆,就在一家老小准备再次搬迁时,又一道指示传来,不去新疆了,全部返回南阳。这年的秋天,何肇胜一家又回到了丹江水畔。
下荆门:无奈中再次搬迁
“回到家正是掰玉米、起红薯的时候。”何肇胜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满是沟壑的面颊在阳光下泛出微微的光泽。
回到了阔别3年的故乡,真是既熟悉又陌生。原来的家还在,只是里面空荡荡的,更加破旧了。何肇胜好不容易安好家,种上地,可刚收了两茬庄稼,丹江口水利工程复工的消息传来。丹江大坝复工建成后,水位继续增高至147米,这里将有近7万人成为移民。到1964年,何肇胜一家再次踏上迁徙之路,来到湖北荆门十里铺公社黎明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