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于延津是多灾多难的。 公元前722年至公元1478年,在黄河流经延津的2000多年间,浪滔所至,吞田毁庐,人为鱼鳖;明成化15年,黄河南滚,空余故道,沙丘连绵,盐碱遍地,种不保收。 故道,于延津又是多姿...
据说,申启贤不仅为官清正,其为人也很宽厚。
申家右邻李家乃当地望族且朝中有官,两家宅院相隔一条胡同,这条胡同狭窄得仅容一人通过,人称蚂蚁胡同。申启贤之子为重修家院与李家发生了争执,两家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申启贤认为不可滋长自家人的霸道之风,于是修书一封曰:“两家相争为一墙,让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依然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其子见信懊悔不已,忙召集家人出示父训,主动让出三尺,李家见状也主动让出了三尺。从此“蚂蚁胡同”更名为“仁义胡同”。
“仁义胡同”至今仍在,位于城关南街,祖辈居住在胡同内的王奇烈老人告诉记者,当年胡同内还住着王家,也让出了三尺,“仁义”的故事老县城里尽人皆知,祖祖辈辈口耳相传。
陈玉成就义黄河滩
■血雨腥风西校场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不是延津人,可他却深受世代延津人的敬仰。默默无语的黄河故道,敬重贤良的延津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发生于公元1862年延津西校场的惨案。
延津人很大气,名人未必出自故道,凡是英雄《延津县志》都要记上一笔。陈玉成于公元1837年生于广西一贫困农民家庭,参加金田起义时年仅14岁。公元1854年,太平天国发生政变,几大首领非死即走,陈玉成受命于危难之际,被封为英王。他勇武过人,屡立战功,是太平天国后期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之一。《延津县志》清楚地记载,公元1862年,陈玉成在安徽作战时退至寿州,因中苗霈林奸计被俘,押送北京,是年5月8日,行至延津,被“就地正法”于西校场。
■教育基地——陈玉成纪念馆
据考证,今城关西街就是当年西校场所在地,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农民起义将领,延津人民为其修建了颇具规模的纪念馆,1986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古朴典雅不失庄重的陈玉成纪念馆,静谧庄严的气氛已让人感受不到西校场的血雨腥风。纪念馆右侧建有就义纪念亭,亭内竖立石碑一通,上书“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墓碑”。纪念馆内有图文并茂的陈玉成事迹简介,从聚义金田、攻破庐州、进封英王直到就义延津可一目了然。纪念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来此瞻仰英雄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教育基地。
据说英王就义后,其发妻蒋桂娘携子陈慎初逃走,发誓要把其子抚养成人。1926年,蒋桂娘去世。1980年,英王的第三、第四、第五代后裔回广西藤县老家定居,距英王起义走出家乡已经过了129年的漫长岁月。1990年4月,英王陈玉成的后裔陈久年、陈泉清、彭成林(陈久年之女婿)受延津县委、县政府之邀,来至延津为先祖陈玉成扫墓。当地政府为其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英王后裔写给延津人民的感谢信也陈列于纪念馆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