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灾不徙 万劫不泯 (1)

2010-08-18 10:05:47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黄河,于延津是多灾多难的。 公元前722年至公元1478年,在黄河流经延津的2000多年间,浪滔所至,吞田毁庐,人为鱼鳖;明成化15年,黄河南滚,空余故道,沙丘连绵,盐碱遍地,种不保收。 故道,于延津又是多姿...

    黄河,于延津是多灾多难的。


    公元前722年至公元1478年,在黄河流经延津的2000多年间,浪滔所至,吞田毁庐,人为鱼鳖;明成化15年,黄河南滚,空余故道,沙丘连绵,盐碱遍地,种不保收。


    故道,于延津又是多姿多彩的。


    如今的沙区,绿树成荫,棉粮丰收,公路纵横。昔日 “风起沙飞,沼泽遍地”的情景,已成为历史陈迹。


    沙地、沙丘及盐碱能得以治理,有赖于世代延津人民锲而不舍的努力。黄河于延津屡有迁徙,然而延津人民始终眷恋着黄河母亲,始终不忘耕耘这片热土,正如《延津县志》所载:“遇千灾而不徙,历万劫而不泯。”


    延津为黄河古渡口


    听说记者要以“黄河与延津”为题采访,县志办朱彬主任力荐了一位老专家——原延津县志办主任,已年届八旬的李贤才老人。


    李老是地道的滩区人,对延津历史沿革颇有研究。据李老介绍,以延津为县名始于宋,延津之名取自廪延和灵昌津,而延津以水命名则更早。唐人桑钦所著的《水经》记载:“灵昌津本名延津。”《读史方舆纪要》上书:“黄河横亘万里,其间可渡处,约以数十计,而西有陕津,中有河阳,东有延津。”足见延津作为黄河重要渡口之一,其地理位置是何等的重要。


    历史悠久的古胙城


    ■沙压胙城


    延津北部在西周时被称为胙国,春秋时为南燕国。据朱彬介绍,研究胙城历史对了解黄河河道变迁及交通运输有重要意义,可以说胙城县故城就是黄河的坐标,它标志着黄河河道滚动的历史,见证了昔日河运盛况。


    因古胙城临黄河,黄河决堤改道后,黄沙覆盖了老城,延津自古流传着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沙压胙城的故事。据传,河决前有一道士一手拎竹篮,篮内放一只活鸭、几颗大枣和几个桃子,另一只手拿菜刀,沿街叫喊:“杀鸭,枣桃!”有人说:“疯道士,莫理他。”也有人把“杀鸭”意会为“沙压”,把“枣桃”意会为“早逃”,结伙连夜外逃。也有人不理不睬,到狂风骤起,沙尘漫天时无处藏身被埋于沙下。


    如今的延津人劝人行善时,常以沙压胙城为例,被沙压的都是些坏人,那是天神的报应。疯道士是河神派来点拨人的,只有好人能听懂天神的点拨。沙压胙城时,因城隍庙地势较高,没被湮没,后人认为是城隍显灵。从此这一带的人笃信城隍,庙内香火不断,据说庙内有棵枣树形似游龙,沙尘来了可骑龙上天。


    ■船高水涨


    传说沙压前的古胙城也曾屡遭水患。有一年,黄河浊浪排空,直侵胙城,县令罗军命人拆县衙加高城墙,却不知为何,城墙越高,水位就越高,眼看就要淹没城墙了。罗县令站立城头,仰天长叹:“吾身为父母官,却难解子民于水火,做官何用?”说罢,毅然摘去乌纱抛向滔滔洪水,可那乌纱却悬而不沉。他更加悲叹:“莫非洪水冲吾而来,吾情愿随水而去,以死保百姓安危!”随后,他纵身跳下,孰料洪水竟哗然退去,全城百姓只见县令手托乌纱安然无恙。县令绕城巡视一周,忽然仰天大笑:“哈哈!船高水涨,原来胙城乃是座船城!”


    ■胙城旧址


    胙城旧址位于今延津县城北20多公里的胙城村。据记者了解,近年来考古学者在古胙城不断有新发现。胙城城隍庙后存有长约2500米的明代北城墙;1994年于城隍庙内发现有明代铁铸香炉;1998年,在于庄村明代陶窑发现古胙城线索,同年,在大庞固村还发现有“胙”字砖;2005年春,在大城村附近又发现一处面积较小的宋代古胙城遗址。


    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考证,公元1727年沙压前的胙城称为古胙城,其大致位于今王楼乡张杏庄村以东,司寨乡大庞固村以北,大城村以南,于庄村以西。


责任编辑:No.005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