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落天向东南——黄河与新乡之一 (1)

2010-06-30 09:52:43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地处黄河下游上端,上与武陟接壤,下与濮阳毗邻,河道总长约165公里。 说起黄河,了解黄河历史的人都知道,这里曾经非旱即涝、盐碱泛滥、沙烟四起。明人韩贯有诗为证:“北望沙门路,无风亦起尘,蓬头径布...


    6次大迁徙


    翻阅《新乡水利志》中关于水利事业发展的大事记,我们会发现,禹王古道经历了6次大迁徙,每次迁徙都把黄河下游的河道向东南方向推移,这就使得向东北方向流的西汉故道节节退缩。明朝开顺年间(即1462年),黄河从武陟流出后不再北进获嘉,而是改道东流入原阳县南。从此,从大禹治水形成的古黄河历经2457载后绝流。


    1855年,即清朝咸丰5年,黄河第6次大迁徙,黄河演变成今天的模样。黄河河每次大迁徙都标志着旧河道的终结和新河道的诞生,在其行河期间还有一些小的改道和变迁。如公元1128年至1194年的南宋故道,由南宋建炎2年(即公元1128年)东京(今开封)留守杜充为阻金兵南下决河而形成,决口大多上移至卫辉、延津、原阳一带。又如公元1194年至公元1448年的金元故道,黄河首次在原阳改道南徙,为全河入淮之始。


    夏言的《念奴娇·渡河》


    在新乡的记忆中,黄河是雄壮、悲情、奔腾的。“九曲黄河……喷薄三门,奔腾积石,浪卷巴山雪。”公元1539年,谏官夏言随嘉靖皇帝乘龙舟巡视黄河,看到黄河气势恢宏,有感而作《念奴娇 渡河》。该词刊刻于获嘉县亢村一石碑之上,碑体高大,每一字体大约3寸,蔚为壮观。


    据《新乡水利志》记载,古河道在新乡境内竟绵延100多公里,河道宽16公里至22公里,最窄处也有3公里。


    自古以来,新乡因黄河决溢而起的涝灾很是频繁,自周景王22年(即公元前523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2472年间的不完全统计,新乡境内有329年发生水害涝灾。其中公元前523年至1911年,有明确记载的水害涝灾年数达296年。1912年至1949年38年间,有记载的年数达24年。


    300多年有洪涝灾害,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深藏于泛黄的历史之中,历史上黄河决口和改道大部分发生在新乡境内,水害涝灾多因黄河决溢。


    黄河的善淤多变、水流散乱创造了新乡黄河的“五个之最”:一是最宽的河道断面。长垣大车集与对岸山东闫潭闸两岸堤相距24公里;二是最大的临背悬差位于封丘曹岗险工处,其滩面与堤外地面高度相差竟达10米;三是最大的河道横比降位于长垣马寨的河道断面,其横降比达万分之七点六,而纵降比只有万分之一点七;四是最多的滩区人口。新乡地区境内滩区面积达1204平方公里,涉及原阳、封丘、长垣等3个县区,总人口约76.12万人,占整个河南省黄河滩区人口的近60%;五是最多的蓄滞洪区。新乡地区内有黄河滩区、封丘倒灌区、北金堤滞洪区和大宫分洪区。


责任编辑:No.005

关于 黄河 东南 ——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