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开花结果”,智能工厂向绿色跃迁

2025-11-14 14:43:15 来源: 大河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天瑞集团郑州水泥有限公司 图源:新华网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元茹

  秋日的阳光洒进厂区,石榴挂满枝头,身着蓝色工服的工人们在忙着采摘。

  提到传统水泥厂,大家联想到的难免是灰尘漫天、人声嘈杂,生产环节更是依赖人工密集作业。然而走进天瑞集团郑州水泥有限公司,眼前却是果树成林、碧水环绕的“公园式厂区”,工人只需在中控室轻点屏幕,就能掌控从矿山开采到产品发运的全流程,实现了智能化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五十公里外,郑州工大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则是另一番景象,全自动生产线安静运行,机械臂精准操作,监控大屏实时跳动数据。这两个场景,成为观察河南绿色建筑材料产业链智能化转型的生动窗口。

  生存之战:智能化是必答题

  “作为传统的生产企业,智能化转型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决定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天瑞信科(河南)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佳道出了行业共识。

  这场变革始于2013年。天瑞在水泥生产的各个环节安装智能采集终端,构建起“工业神经系统”。智慧矿山、智能控制等平台相继上线,让生产过程变得透明可控。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单线电耗降低1.2%,煤耗下降1.5%,全年节约标煤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0余万吨,相当于默默栽下了140万棵树木。

  “建厂十多年,我见证了厂区从‘灰头土脸’到‘一尘不染’的蜕变。”天瑞水泥高部长感慨道,“水泥厂高耗能、高污染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完成了绿色化、智能化的转型。”

  与此同时,郑州工大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新材料领域持续深化创新。公司研发的第三代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自动化生产线,单线年产能突破30万立方米,实现了从原料配比到智能养护的全流程自动化,计量精度达±0.5%的国际先进水平。

  “智能化让产品一次合格率从92%跃升至99.5%。”郑州工大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朝俊介绍,“生产效率提升40%,能耗降低25%,人工成本减少30%。”在其武陟智能化工厂,日均产量突破1000立方米,较传统生产线提升一倍以上,年产值约2亿元。

  链主担当:从独善其身到赋能全链

  作为链主企业,天瑞集团和郑州工大的视野早已超越自身围墙。

  天瑞孵化数字科技公司,打造出一站式建材供应链平台“天瑞水泥商城”。如今,经销商在手机APP一键下单,司机全程不下车装货,客户满意度有了质的提升。

  其核心平台“天信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连接工业设备超248万台,服务企业10万余家。在合作的一家铝业集团,该平台助其产品良品率提升2.1%,仅此一项,每年便可降低成本1300余万元。

  郑州工大则通过技术授权和设备集成输出,与河北、江苏、山西等地的企业合作,推动行业整体升级。“我们构建产业链协同平台,实现从订单管理、生产调度、物流配送到施工监理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提升全链效率30%以上。”王朝俊表示。

  在上游,郑州工大年消纳粉煤灰3万吨,带动了一批固废处理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能升级。产品原料中固废占比超50%,经权威测算,单位碳足迹仅为同体积岩棉的6.9%,环保效益显著。

  在下游,与三棵树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并与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度联动,共同推进创新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应用推广。

  创新突破:解决行业世界性难题

  在郑州工大,码放整齐的灰白色保温板看似寻常,实则蕴含着突破性的创新。

  “这是我们完全自主研发的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突破了外墙保温材料‘保温、防火、安全、耐久’无法兼顾的世界性难题,填补了国内外市场空白。”王朝俊介绍道。这家身处中原腹地的企业,何以打破欧美技术垄断?答案藏在其“专利墙”里,公司拥有11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科技成果奖、8项标准规范等扎实的知识产权体系,其国际首创的低温氮气物理发泡技术,使得产品闭孔率接近100%。

  这些扎实的创新成果获得了住建部“国际先进水平”认定,并成功入选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绿色低碳技术》名录。

  在天瑞,创新同样贯穿每个环节。其自主研发的水泥集中放散、筒仓自动放散、袋装自动装车等项目,让发运环节焕然一新。“发运高峰期从需要5人减至3人,放料时间从12分钟缩至9分钟,效率提升30%。”李佳介绍。

  此外,天瑞联合产业链企业成立的“天瑞数字产业学院”,与二十余所高校合作,共同攻坚“AI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研究”等省级重大专项。其设立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也成为产学研融合的重要平台。

  协同示范:产业链上的共赢实践

  在河南中烟装配式烤烟房项目中,链主企业的协同效应充分显现。郑州工大整合了从钢结构、保温材料到施工安装的全产业链资源,为其提供专业的保温系统解决方案。项目实测数据显示,节电26.7%,生物质燃料消耗降低22%,一举成为行业标杆。

  天瑞则凭借其智能化服务系统,为各类重大工程提供精准的水泥供应保障,重点参与了郑洛高速、沿黄高速、荥密高速、郑州地铁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

  从天瑞的“果园工厂”到郑州工大的“无人车间”,河南建材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是一场从理念到实践的全面革新。不仅是传统产业通过智能化实现绿色嬗变,更是展现了科技创新如何催生新产业并突破世界性难题的磅礴力量。

  厂区里,石榴静静成熟;车间内,智能生产线平稳运行。这两幅交织的画面,共同诉说着一个传统产业大省在现代化征程上的坚实步伐与责任担当。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