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 “河和”与共
核心提示
大河奔涌,九曲连环。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战略图景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联合沿黄其他省份学习平台共同策划推出“九曲黄河展新颜”主题报道活动,突出沿黄各地不同的黄河地域文化,共同挖掘黄河“故事库”,展现新时代黄河之变,奏响保护黄河的“协奏曲”。该活动由“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指导,河南学习平台主办、郑州学习平台承办。
本次刊发的9篇文章,主要介绍沿黄九省(区)在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创新性发展黄河文明等方面的新举措、新实践、新成就。
青海省达日县辫状水系。 宋忠勇 摄
青海
强化源头责任和干流担当
春日的青海,万物盎然。扎陵湖碧波荡漾,青海湖边万鸟翔集,贵德段黄河水清澈澄碧,北川河湿地杨柳依依……
青海省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发源地。“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联手建设幸福河”,这是青海在黄河流域首届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上的宣言,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遵循并努力践行的理念,更是履行源头责任、保护“中华水塔”的庄严承诺。
过去一年,青海坚持抓节水、控取水、减排水。落实“四水四定”原则,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限制高耗水项目,创建19个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县和819家省级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推进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整治,实施城乡排水管网新建、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处理厂扩能提标项目,全省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14%。
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制定实施《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以建设产业“四地”为目标,坚持走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具有青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着眼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发挥富光、丰水、风好优势,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到全省总装机的90%以上,始终保持全国领先;着眼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推进农牧业提质升级,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畜产品、有机枸杞、冷水鱼生产基地;着眼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加快补齐旅游基础设施、市场监管短板,实现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互促共赢;着眼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青海将认真贯彻落实第二次黄河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精神,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发展与安全、区域与流域的关系,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以持续强化河湖长制、奋力建设幸福河湖新成效,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把黄河建设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作出青海贡献。(青海新闻网 陈郁 张启杰)
四川阿坝
守护黄河文化根脉
黄河流入四川若尔盖湿地后,形成了壮美的九曲第一弯,在川西北高原孕育了厚重的黄河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风情。
近年来,四川省着力保护、传承和弘扬好长江黄河文化,将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和巴蜀文化、红色文化有机融合,不断提升文化品质内涵、增强文旅产业实力。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依托黄河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自然生态等资源,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全民参与的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抢抓若尔盖国家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契机,扎实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截至目前,黄河流域四川段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95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有世界级非遗名录项目3项、四级非遗名录400余项、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00余人;有各级各类非遗基地(工坊)30家。
如何通过文化赋能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阿坝州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发展全域旅游,先后建成雅克大道、黄河风景大道等景观大道,培育红原雅克音乐季、若尔盖黄河大草原文化旅游节等IP,创建41个A级旅游景区,开发“雪山草地、长征丰碑”红色旅游线路5条,弘扬长征精神、厚植爱国情怀。2023年,阿坝州黄河流域共接待游客1594.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6.19亿元。
阿坝州始终树牢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坚决扛起保护黄河的政治责任,大力实施“若尔盖山水工程”,累计修复生态19.2万公顷,完成394座微型坝建设,封禁14万亩湿地,项目资金执行率全国第一。该工程建成后,每年将新增固碳量4.56万吨、水源涵养量3.33亿立方米,“一核两源六区”生态保护修复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下一步,阿坝州将统筹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曲马黄河草原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切实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升创新转化能力,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四川广播电视台供稿)
黄河从兰州市穿城而过。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摄
甘肃
护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大河奔涌,九曲连环;万里黄河,气象万千。
黄河从青藏高原奔涌而下,入甘南、临夏,穿兰州、白银,在甘肃两进两出。黄河干流甘肃段913公里,占黄河干流总长度的16.7%。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
作为沿黄省份,甘肃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按照党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凝聚合力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走深走实。
近年来,甘肃省切实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坚持系统谋划,突出规划引领。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省级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五组,加强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在全面构建完成“1+N+X”规划体系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为落实黄河国家战略提供了法治保障。
甘肃省立足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两大重点,协同推进增绿、治水、保土、减污。积极推进实施一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污染治理项目,黄河流域生态功能出现积极变化。2020年以来,累计治理水土流失2249.9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强度实现“双降”。黄河流域甘肃段41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2.68%,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8年达到Ⅱ类,实现了“一河清水送下游”。
围绕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甘肃省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积极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甘肃简牍博物馆建成开馆,花儿、皮影戏、格萨(斯)尔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甘南扎尕那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大河滔滔,奔流不息。甘肃省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保大河安澜,护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 关颖)
随着宁夏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来栖息的候鸟越来越多。 岳昌鸿 摄
宁夏
打好“四水四定”主动战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要求“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承担重大使命任务,宁夏率先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在系统性提升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中展现“上游担当”,成为黄河流域第一个与上下游省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省份、全国第一个实现跨省域水权交易的省份。
今年,宁夏在体制机制上持续创新,开展“四水四定”试点,探索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相适应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破解水困,精打细算用好每滴黄河水,宁夏在深化用水权改革过程中,围绕用好市场机制,有序有效推动水资源向高效益领域流转。目前,宁夏工农业用水确权已全面完成,共确权工业企业3701家、灌溉面积1058万亩,实现了用水权“总量管控、定额分配、适宜单元、管理到户”。
宁夏还引入定价、入市等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工业用水权有偿取得。目前,33家金融机构开展用水权质押、授信、贷款41笔,共发放贷款6.46亿元,推动水资源向“水资产”转换。同时,宁夏还打通了市县间、灌域间、行业间、用户间和不同期限的水权交易通道,共完成交易330笔、交易水量2.178亿立方米。特别是2023年11月,从四川购得黄河用水权指标1500万立方米,完成了全国跨省域水权交易第一单。
用好黄河水,必须提升水资源配置效率。宁夏加快建设重大水利工程,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工程即将开工,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全线推进,银川都市圈城乡东、中线供水以及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等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通水,宁夏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全国省级水网先导区。
宁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域推进生态总体性保护、系统性治理。在全方位努力下,宁夏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7年达300天以上,水土流失实现总体逆转,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连续6年保持Ⅱ类进Ⅱ类出,实现了生态环境由乱到治、由污到净的转变。(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 张碧迁)
风景秀丽的黄河老牛湾。 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供图
内蒙古
搭建黄河保护的“四梁八柱”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黄河流经内蒙古843.5公里,在乌海、巴彦淖尔、鄂尔多斯、包头、呼和浩特与内蒙古拥抱。蜿蜒流淌的黄河,正见证着内蒙古完成“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铿锵步伐。
黄河长堤风拂柳曳,乌海湖水波荡漾,河套灌区绿色遍野,乌梁素海百鸟翔集,包头黄河湿地曲水环抱,黄河老牛湾天蓝水碧……近年来,内蒙古坚持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搭建黄河保护治理的“四梁八柱”,编制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廊道建设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等。“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经过持续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内蒙古黄河流域35个地表水断面环境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古老的母亲河正在展开美丽新画卷。
内蒙古黄河流域自然景观壮丽秀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遗迹丰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内蒙古尽显责任与担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内蒙古依托多民族文化融合以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交融的特色,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和红色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重点培育文化和旅游特色品牌,讲好内蒙古的“黄河故事”,打造北部敕勒川、南部黄河湾两大特色旅游带,建设黄河“几字弯”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文旅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推动内蒙古黄河流域文化整体保护、活态传承、创新发展。
黄河落天走东海,大河上下满目新。当前,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努力闯新路、进中游的内蒙古正在把“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战略图景变成美好现实。(实践杂志社 王丹 曹学奇)
黄河壶口瀑布现“双彩虹”景观。 吕桂明 摄
山西
饱览三晋沿黄风光
黄河犹如一部波涛汹涌的史书,奔腾而下,流经的不仅是山川田舍,更是半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4月1日至3日,“法护黄河润三晋”采访团近距离接触泱泱黄河,深度挖掘山西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
出河津市新城区,沿108国道西行,抵达秦晋交界之处的禹门口,采访团一行来到了闻名遐迩的河东旅游胜地——古耿龙门。春雨绵绵,“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在这里显得更加神奇。
传说农历三月开春,鲤鱼逆水而上,跃登此门,化而为龙,故此处名为“龙门”。相传龙门是大禹治水所凿,人们为纪念禹的功德,将之称为“禹门”;再因其地处秦晋重要交通渡口,故又称“禹门口”。
“黄河冲出禹门口之后以一泻千里的磅礴之势浩荡南下,李白也以‘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诗句道出龙门的湍急水势。”采访团成员、黄河水利委员会有线广播电视站综合部副主任张成栋感慨。
黄河碛口段由北而来,湫水从东而至,卧虎山横亘镇北,黑龙庙雄峙河东,山的气势与河的雄浑,勾勒出一幅“虎啸黄河,龙吟碛口”的壮丽图景。
车辆盘山而上,美景尽收眼底。碛口古镇就像一块金黄色的琥珀,镶嵌在被黄河巨浪冲击而成的峡谷中。站在黄河岸边沿着石板路眺望,只见古镇依山就势,店铺林立、游人如织,旧店铺遗址、大型粮油货栈、四十眼窑院等昔日繁华的遗迹散落其间。
“这几年,黄河水治理得非常好,河水清了。每到旅游旺季,这里的客房供不应求。”在碛口古镇经营客栈的孙先生告诉记者。
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一路而行,脚下即是滚滚奔腾的黄河,路在景中,景在路旁。沿百里绿色生态文化廊道,还有不少融合黄河文化、治水故事的黄河法治教育基地亮点纷呈,与景观交相辉映。(“学习强国”山西学习平台 张馨)
陕西延安
红色圣地的“绿色崛起”
风沙、黄土、羊肚子手巾,裹挟泥沙的黄河,荒芜贫瘠的山岭,满脸沧桑的老乡……
曾几何时,延安总是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
古老的母亲河,似乎也格外怜惜这片贫苦的土地,她缓缓流经这里,用滔滔河水滋养浸润着这片黄土地,更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孕育了黄河儿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
秉持着这种精神,延安于1999年率先在全国开展退耕还林工作,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
25载岁月悠悠。如今,黄河如旧奔流在这红色大地上,然而这里的山川大地早已“换了人间”。
山变绿了。25年来,延安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77.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3.5%提高到52.5%,植被覆盖度由46%提高到81.3%,陕西绿色版图因此向北推移了400公里。
水变清了。如今的延安,每年涵养水源5.95亿立方米,年入黄河泥沙由治理前的2.58亿吨降为0.31亿吨,水土流失总面积减少10761.5平方公里,年降雨量由不足450毫米增加到550毫米左右,“一碗水半碗沙”早已成为历史。
天变蓝了。延安的沙尘天气由过去的每年27.2次减少到1至2次,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从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23年的322天,“圣地蓝”成为延安的一张亮丽名片。
人变富了。依托退耕还林的好政策、独特的气候优势和越来越好的生态资源,延安大力发展林果种植业和旅游产业,让昔日面朝黄土、靠天吃饭的陕北农民吃上“生态饭”。
从黄沙漫天到绿荫成林,再从山川着绿到林海生金,25年来,这片红色圣地真正实现了“绿色崛起”。220万延安儿女,正在绿意葱茏的黄河沿岸,绘出更美的春光。(“学习强国”延安学习平台 高娜)
郑州黄河生态廊道郁郁葱葱。 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河南郑州
在黄河之畔叫响城市品牌
“泱泱华夏、择中建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奔流不息的黄河,孕育了早期的华夏文明。坐落黄河之滨的商都郑州,也在黄河的见证下久久积淀、日新月异,正叫响属于它的城市品牌。
为推动文旅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强市,去年以来,郑州市围绕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加快构建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文旅文创产业体系,提出要全方位塑造“天地之中、华夏之源、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文化品牌。
造访“天地之中”,观星台、中岳庙、嵩阳书院、嵩岳寺塔等建筑,星罗棋布于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等待游客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探索“华夏之源”,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等的厚重馆藏,等待游客读懂“一眼千年”;寻根“黄帝故里”,海内外华夏儿女回溯所从来处、寻找心灵原乡、开掘精神河床,精神与力量汇聚成昂扬奋进的时代洪流,向着广阔的天地奔涌不息;体验“功夫郑州”,到“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领略中国功夫的魅力,来少林塔沟武术学校拜师学艺,体验拳法套路、刀枪棍棒的精要……
2023年,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平等街、金水区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和新郑市泰山村千稼集民俗文化街成功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中牟县、新密市获评首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市、区);《穿越德化街》《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3个项目被纳入全国旅游精品演艺名录;银基文旅、建业文旅2家文旅文创企业进入全国文旅集团品牌影响力百强榜。
2024年新春佳节,郑州更是入选中国十大热门消费城市、十大热门目的地,全市接待游客138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4.8亿元。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郑州入围全国热门迁入地(目的地)前10名,全市共接待游客367.4万人次,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黄帝故里、嵩山少林、郑州海昌牡丹美人鱼表演等多个话题连续冲上同城热搜榜。
“有工夫,来郑州”。如今,来自各行各业的郑州城市推荐官正在镜头前为郑州代言,“天地之中、华夏之源、黄帝故里、功夫郑州”的城市品牌被海内外的中华儿女齐声叫响,黄河之畔的国家中心城市,回声“郑”嘹亮。(郑州日报社 左丽慧)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优美。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山东
保障黄河安澜入海
九曲黄河,在山东奔腾入海。齐鲁大地,涌动着蓝绿交融、合作共赢、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景象。近年来,山东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方位、多层次深化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更加凸显。
系统谋划,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走深走实。构建区域城乡融合、内外上下联动、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四大体系”。一是协同推进体系,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工作推进会,及时调度部署阶段性任务;二是规划政策体系,编制省“十四五”实施方案、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三是法治保障体系,颁布施行《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四是省际协作体系,牵头成立黄河流域科创、产教、自贸试验区等30多个联盟组织。
重在保护,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统筹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一体推进修山、增绿、扩湿、整地,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实施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新增淡水沼泽湿地7.4万亩,治理互花米草12.7万亩,每年生态补水近1.8亿立方米。黄河三角洲的野生动物、植物分别达到1764种、411种,鸟类由1992年的187种增加到现在的383种,稀有的黄河刀鱼时隔近30年重现黄河口。
守正创新,讲好山东的“黄河故事”。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手抓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曲阜“三孔”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让承载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一手抓文化资源活化利用,组织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活动,拍摄制作《大河之洲》等纪录片,推出吕剧《一号村台》等一批优秀作品,讲好新时代山东“黄河故事”。
下一步,山东将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走在前列,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注入强大动力。(“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