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法国巴黎地铁16号线隧道项目、德国汉堡热能隧道项目、意大利西西里岛高速铁路隧道项目、澳大利亚雪山2.0水电站项目、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地铁1号线延伸线项目……可以说,我们的盾构机出口已经实现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洲全覆盖。”近日,在河南省郑州市经开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装备)盾构机总装车间,中铁装备掘进机研究院海外分院副院长尹跃峰声情并茂地向参观者讲述中铁装备全球化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拉菲在中铁装备参观
在这群参观者中有一张“洋面孔”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便是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拉菲(Afaq Rafi Awan),目前正在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参观过程中,他认真听取讲解,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记录。“我的专业就是土木工程,之前对盾构机也有一定的了解,虽然盾构机发源于近200年前的法国,但中国的盾构机却成功‘逆袭’,后来居上,领跑全球,真是了不起!此次前来,就是要一探究竟,虚心学习。”拉菲说。
盾构机被称作“工程机械之王”,可以穿山越岭、过江跨海,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法国是世界盾构机的发源地。1806年,法国工程师马克布鲁诺尔(Mare Isambart Brunel)发现一种蛀虫,它用分泌液涂在孔壁上顺利钻出木板孔道,悟出盾构掘进隧道的原理,最早注册了专利,并于1825年在泰晤士河下用一个断面高6.8米、宽11.4米的矩形盾构,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盾构法隧道,而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中国中铁1号”于2008年4月在河南省新乡市下线,时间相差近200年。
拉菲与工作人员交流
读研期间,拉菲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中国的盾构机究竟攻克了哪些技术瓶颈?为什么能够领跑全球?而且还可以把盾构机卖给原发明国?”
“中国盾构机以其自主创新的技术优势、应对世界级工程难题的实力以及适应不同地域和环境的高灵活性,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和欢迎,成为展现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尹跃峰介绍说,由于项目不同、地质不同,世界上很少有两台完全一样的盾构机,几乎每一台盾构机都是量身定制,而这种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并非世界上每个国家都能做到,这也是中国盾构机能够成功热销海外的原因之一。
即将出口新加坡的土压平衡盾构机
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蒙华号”、世界首台双结构硬岩掘进机“雪域先锋号”(直径10.33米)、世界最大断面硬岩掘进机“高加索号”(直径15.08米)、世界首台矿用小转弯硬岩掘进机、世界最大断面矩形盾构机“南湖号”(宽14.82 米、高9.45米)……在总装车间的荣誉墙上,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讲述着中铁装备在技术创新领域取得的成绩,一项项“世界首创”、一个个“世界最大”正不断刷新着行业纪录。
“中国的盾构机研制虽然起步较晚,但我们精准创新,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破解‘卡脖子’难题,先后研制出了一大批原创产品。”尹跃峰介绍说,通过技术创新,中铁装备产品已先后出口意大利、丹麦、澳大利亚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多年产销量世界第一,并在2019年卖给了盾构机的发源地——法国,用于巴黎地铁16号线隧道建设,“中铁装备成为进入法国的唯一的中国掘进机企业”。
拉菲在郑州地铁7号线(在建)隧道内参观
如何让传统基建与新基建有效结合,让盾构机更加智能化?这是行业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去年5月9日,世界首台绿色盾构机‘中铁1237号’、世界首台大倾角下坡掘进矿用TBM‘淮盾号’在中铁装备成功下线,标志着中铁装备在隧道掘进机领域的研发正在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不断迈进。”尹跃峰说。
据了解,“中铁1237号”开挖直径9.16米、设备长度约135米、总重达1900吨,是行业内第一台应用绿色发展理念的盾构设备。在智能控制方面,通过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各系统的自动智能管理,自主达到掘进效率和能源消耗的最佳匹配,实现绿色节能目的。在低碳环保方面,该设备采用节能智造工艺和先进除尘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粉尘、降低噪音。去年,该设备已经出口并用于意大利西西里岛高速铁路隧道建设。
“未来,我们的盾构机还将继续朝着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这个方向发展。”尹跃峰说。
中铁装备盾构机总装车间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句诗出自李白的《侠客行》,意思是大功告成之后拂袖而去,不显露、不卖弄。盾构机就是今天的“侠客”,它的发明,让人类的生存空间得以极大的拓展。虽然很少有人知道它,但它却始终在为人们的美好生活而奋斗,就像是地下世界的工程师,在城市不断发展的道路上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杨佳欣/文 魏凯/视频 张舒婷/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