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韩朝阳
霜降时节,河南省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第一批次30余只大天鹅如约而至,在湖光山色间飞翔休憩,戏水高歌,怡然自得。
每年秋冬之交,来自蒙古国和西伯利亚的大天鹅千里迁徙,奔赴地处黄河中游的“天鹅之城”三门峡,在黄河岸畔40余万亩浅滩湿地栖息越冬。
“大天鹅迁徙的大幕才刚刚拉开,10月只是序曲,随着天气转冷,成千上万只大天鹅将齐聚三门峡。”三门峡天鹅湖湿地保护中心鸟类环志站站长高如意说,包括三门峡在内的黄河河南段地处我国中部候鸟迁徙区,随着退耕还湿、禁排污水、湿地修复等保护措施不断升级,近年来,到此栖息越冬的水鸟越来越多。
据不完全统计,在三门峡黄河湿地栖息的野生鸟类从20年前的175种增加到如今的315种,其中包括黑鹳、大鸨、白头鹤、中华秋沙鸭等11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在此期间,凭借适宜的气候、优良水生态和安全的环境,三门峡成为我国境内大天鹅栖息越冬的主要目的地之一。2022年,超过1.6万只大天鹅在此越冬。
为了让数以万计“湿地精灵”顺利在三门峡越冬,湿地保护区工作人员在10月上旬便开始在大天鹅集聚地进行疫病预防消杀;10月中旬,成百上千的志愿者便协助林业、公安等部门开展大天鹅巡护、观测工作;10月下旬,天鹅湖畔离湖面较近的道路便采取机动车绕行政策,为大天鹅“赴约”营造安静又安全的环境。
“大天鹅是三门峡市的‘市鸟’,它就像自家外出闯荡的‘孩子’,三门峡人跟白天鹅有特殊的情感。”每逢大天鹅越冬季,关注大天鹅20余年的三门峡市白天鹅志愿者保护协会会长张明云几乎天天在湿地周边徘徊,巡护宣传、观察习性、拍摄照片,以他为代表的大天鹅“守护者”,每年都根据观测到的最新情况,向相关部门提出保护大天鹅的意见和建议。
在当地居民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三门峡于2017年出台了全国第一部以保护大天鹅为主的地方法规——《三门峡市白天鹅及其栖息地保护条例》,并把每年11月22日设立为“白天鹅保护日”。
“鸟类是湿地生态的‘晴雨表’。适宜的气候、安全的环境、充足的食物是鸟类越冬栖息的重要条件。” 河南省鸟类学会理事长、郑州师范学院教授李长看介绍,在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沿岸居民鸟类保护意识的提升对于吸引野生鸟禽到此越冬至关重要,政府立法保护和居民自觉保护为鸟类营造了安全的栖息环境。
“我家就住在天鹅湖旁边,在家就能看到天鹅飞翔,听到高亢鸣叫。”61岁的三门峡市民董建伟是大天鹅的忠实“粉丝”,随着大天鹅陆续到来,北京、四川、内蒙古等地的“天鹅粉”纷纷向他打探大天鹅的最新动态,盘算着共赴“天鹅之约”的最佳行程。
冬季将至,天气渐冷,来自全国各地的“天鹅粉”正逐渐向三门峡集聚,万众期待的“天鹅之约”正在拉开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