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世界,遥感走进生活。8月31日,省自然资源厅在郑州举办“河南一号”卫星成果推介会,提出打造“‘河南一号’+”应用模式,逐步形成公众共享的“影像服务生态圈”,让遥感智能成果惠及更多领域。
“河南一号”卫星去年8月10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与108颗卫星组成的“吉林一号”星座组网运行,结合自然资源部常态化向我省推送信息的20颗国家高分、资源等系列公益卫星,形成了保障我省需求的“1+108+20”颗卫星对地观测体系。
“河南一号”运行一年多来,以“高频、高清、高质、高效”的特点,用数据说话、凭数据决策、以数据赋能,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自然资源领域,我省利用“河南一号”等卫星影像成果,保障了稳定耕地及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等10多项工作的开展,涵盖了耕地保护、生态修复、矿山监管、执法督察等主要业务领域。
在相关行业中,“河南一号”卫星支撑保障了全省生态环境监测、黄河流域生态破坏问题排查整治、“河长制”河湖动态遥感监测、农业保险遥感评价、应急管理、森林防火等重点工作。特别是当森林火灾、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提供实时精准、安全可靠的全时段、全天候、全方位的静态、动态影像和灾害现场实景三维模型等重要地理信息,为各级政府、各行业及时有效地科学研判、正确决策、指挥调度、应急行动起着重要的服务保障作用。
把数据优势转为发展胜势,关键在于推动数据成果转化应用,挖掘和释放数据综合效能。为此,拓展服务阵地、推动“河南一号”卫星深度应用势在必行,尤其需要走进群众生活,惠及大众。
根据规划,我省将全面推进自然资源卫星应用体系建设,建立自然资源卫星应用市级中心、县级节点,打通省、市、县遥感应用链条。加强遥感影像统筹,推进市县在影像处理、应用服务、技术创新等方面协同发展,提升全省整体遥感应用能力,让“河南一号”成果释放更大价值。
在其他领域和地区,一方面,我省将增进与高校、企业、研究院所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手段,建立完善全省遥感智能解译样本库,完善遥感解译分类和变化监测产品体系,构建遥感智能分析与应用平台,不断提升数据资源应用价值。另一方面,我省将加强“河南一号”在各地区、各部门和各行业、各企业的发展融合,拓展“‘河南一号’+”数据应用服务场景,提升遥感应用产业化规模,找到转型升级新路径,为河南省数字经济建设提供强劲动能和数治支撑。
为更好、更方便向全省共享“河南一号”卫星影像产品,当天,我省自主研发的河南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云服务系统上线。这一服务系统面向全省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遥感数据资源查询申请、共享分发等服务。社会公众不需要登录,就能上网查询有关数据。对平台上公开展示的内容,社会公众也可以免费使用。
省遥感测绘院院长张向军表示,未来,将进一步丰富“河南一号”卫星应用场景,打造“‘河南一号’+”应用模式,不断拓展遥感卫星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智慧农业、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行业的应用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