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湾村打造的“耕读小院”成为村中一景。司马连竹 摄
美丽楼畈处处景。浉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浙江如何做
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各类村级组织互动合作的乡村治理机制逐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持续稳定安宁。
目前,浙江累计建成省级以上民主法治村1643个,县级以上民主法治村占比达90%以上,17784个村实行“一村一辅警”,18886个村建立了法律顾问、法律服务工作室。
“千万工程”持续深化,乡村建设迭代升级。在美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产业发展基础上,近几年浙江基层治理硕果不断。“智治”支撑精准有力,“雪亮工程”精准定位,农村公共视频覆盖率、联网率均达到100%。全省行政村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水平达99.8%,村级治理智能化水平稳步提升。(本报记者 刘婵 整理)
新野县
“乡村在线”催生美丽新津湾
□本报记者 孟向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司马连竹 本报通讯员 马源阳
“美丽的津湾是我的家,永远寄托着我的乡愁与思念。”在新野县新甸铺镇津湾村的“红色保育院”展馆内,陈列着上世纪60年代津湾学校的微缩模型,捐赠者是一群来自北京的津湾小学校友。这间小小的展馆,已成为津湾村飞速发展变迁的见证。
5月25日,记者走进津湾村,三座青砖灰瓦的传统建筑映入眼帘,其中一座正是“红色保育院”展馆,旁边两座则是“五星支部创建馆”和展示民俗风情的“耕读小院”。津湾村党支部书记王玉森告诉记者,“三馆”作为该村精心打造的特色文化地标,是津湾村探索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成果之一。
“去年10月,我们在整理发掘村史过程中,有党员提出应该打造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展示场所。这项提议提交‘乡村在线’议事平台后,群众积极支持,村里很快解决了征地、动迁等问题。”王玉森说,近年来津湾村的特色产业、文旅融合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实践创新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线上运用,让现代科技助力“村情村事”公开、公正、公平推进。
津湾村是新野有名的桃花村,种植桃树的历史十分久远。2021年,新野县推动落实“一村一品”乡村产业规划,津湾村谋划打造连片万亩桃园,全面提升基础配套设施。而该村75名党员有30名在外务工、经商,村民代表也有近半在外发展,如何发动全村群众形成一致意见解决土地征迁、资金等问题,成了摆在村“两委”面前的难题。
当年8月,新野县在出台《新野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线上运用实施方案(试行)》和考评办法的基础上,将津湾村列为全县两个试点村之一。该村“两委”决定,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线上运用来破解面临的难题。
通过线上线下党员共同审议、线上线下村民代表共同决议,津湾村的“难题”攻克了。该村征地近40亩、筹措资金800多万元,建成了多功能游客服务中心,同时改建了一批危旧房屋,并顺势打造了特色农耕休闲采摘园、廊道景观等农游一体项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新野县委组织部负责人黄慧表示,该县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基层党建与村情治理相统一,把党群服务体系与功能拓展分解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线上小程序、小窗口,充分调动了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浉河区
网格员在身边好生活比蜜甜
□本报记者 胡巨成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宏冰
“村干部和网格员比我儿子闺女还亲,不管遇到啥事情,总是他们第一时间来帮我。如今的日子啊,比蜜还甜呢!”
5月27日,坐在自家干净整洁、花开正艳的小院内,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楼畈村村民萧友珍老人乐呵呵地说。
77岁的萧友珍,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均在外地工作。儿女们很孝顺,都想把老人接到身边。可老人习惯了家乡的青山绿水、田园生活,说啥也不愿意去。虽说儿女“走马灯”似的轮班往家跑,可独自在家的老人身边没人总让他们不放心。
楼畈村在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典型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乡村网格化治理和村民代表提案制,将全村分成7个网格,每个网格确定“一长三员”,发动联户党员、村民组长和群众积极分子,广泛了解群众诉求,积极为民排忧解难。
随着网格员到家里的次数增多,萧友珍就给儿女们打去电话:“你们以后不用担心我了,邻居就是网格员,有事儿时我喊一声,人就来了……”
群众诉求有求必应,邻里纠纷及时化解,全村道路不仅户户通,还是柏油路、水泥路。而且,茶山再高,用电无忧。楼畈村越变越美,干群关系、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
前些年,浉河区改造提升环湖路,打造“百里茶廊、百里画廊”,楼畈村处在关键节点上,萧友珍家路边的4亩多山坡地,被征用修建“楼畈驿站”。
萧友珍虽说年龄大了,却不糊涂,她知道这是党和政府建设“美好信阳、美丽浉河、魅力茶乡”的重大工程,自己无论如何都得支持。可那块地她原本是要留给小儿子盖房用的。那段时间,她茶饭不思、愁眉不展。
网格员、邻居张琴发现平日爱说爱笑爱串门的老人一连几天不开心,就连她牵头的广场舞也不跳了,便第一时间将老人的反常情况汇报给了村支部委员江玉梅。两人上门一番推心置腹的长谈后,老人说出了心里话……
萧友珍的情况作为村民提案提交到了村委会,村里一汇总,类似情况还不少。村“两委”及时召开会议,决定统一协调,为全村有类似情况的村民,调整划定了宅基地。
老人的“心病”去除了,每天又高高兴兴地出门跳广场舞了。
据江玉梅介绍,自2016年落实网格化治理和实施提案制以来,全村累计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800余起,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600余件,村党支部被评为“五星党支部”,楼畈村也荣获“省级党建示范村”和“百乡千村示范村”称号。
新蔡县
常怀化解矛盾纠纷的“四心”
□本报记者 刘婵
5月27日一大早,新蔡县砖店镇大宋庄村村民王占亚、王佰成就给村委送来一面锦旗。原来,两家因宅基地边界问题产生的数年纠纷,终于被成功调解了。
按照当地习俗,建房每家都要“撇尺半滴水”,作为公共区域用于通风、排水等用途。可每到农忙季节,这两家左右邻居都会堆放一些杂物在公共区域。公共区域不仅被堵得水泄不通,卫生环境也极差。为此,两家人多次发生争吵。
今年4月6日,王占亚又到村委反映情况,经过村“两委”干部细心调解,并动员老乡贤栗培正等进行劝说,并由村党支部书记栗运喜、“小玲调解室”调解员刘小玲、治安主任王俊峰等多方参与,在镇司法所监督下,双方终于自愿达成协议,共同出资硬化公共路面,村里还承诺免费在出口栽种绿化树,这才从根本上让双方都心满意足,并当场握手言和。
“面对群众诉求及矛盾纠纷,我们一定要坚持怀有‘四颗心’。”栗运喜说,对事业要有“热心”,喜欢干调解工作,热心调解事业;对工作要有“耐心”,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当事人,都应该有耐心,无论当事人的情绪有多激烈,都要认真倾听诉求;对事实要“细心”,认真梳理矛盾纠纷焦点,为下一步进行调解奠定良好基础;对群众要有“真心”,多做换位思考,合理诉求要想法解决,对不属于调解范围或不合理诉求要解释到位,引导好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
前段时间,村里刘老汉找到“小玲调解室”,说唐某在他们所承包的地里挖鱼塘,影响十分恶劣。村干部及时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发现唐某在承包地里挖鱼塘的行为引起周围人极度反感,群众有很大怨气。
“小玲调解室”工作人员及时找到当事人唐某,与他细心沟通,讲解土地使用相关法律知识。唐某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违法违规,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承诺以最快速度把所挖鱼塘填平。最终,这起纠纷因介入及时、方法得当,得到圆满解决。
今年以来,大宋庄村“两委”干部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9次,村调解员调解矛盾纠纷11件,“小玲调解室”参与调解6件,都圆满得到解决。
2022年,大宋庄村党支部成功创建全省“五星党支部”。“我们将不断拓展‘五星’支部创建的广度和深度,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推进网格精细化治理,强化法治保障,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砖店镇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专家点评
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上见真章求实效
□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副处长 张世昌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强调产业发展,还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视乡村法治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等。
近年来,我省突出大抓基层鲜明导向,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坚持“四治”融合,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动各类治理资源向基层下沉,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例如,睢县潮庄镇胡寺村党支部成立了治安巡逻队、应急队;济源市承留镇花石村党支部成立“老班长调解室”,化解矛盾纠纷、调和家长里短,组织村民进行安全演练;孟州市槐树乡源沟村党支部通过党员联户推行“街户联治”,构建“支部+民警+党员+网格员+群众”全科网格服务体系。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需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下一步,要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乡镇层面推动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落实,健全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提升乡镇工作专业化水平;村级层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健全精准化精细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总结推广“民情在网格掌握、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矛盾在网格化解”的做法和经验。
此外,要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落实好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的重点任务,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在产业振兴上,因地制宜谋划发展乡村产业,积极做好农民培训、农技服务、招才引智等工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文化振兴上,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有效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建设文明乡风。在生态振兴上,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组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同落实好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态保护等重大任务。
新征程上,切实做到居民有需求、基层有服务,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更好助力乡村振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作出新贡献。(本报记者 刘婵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