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丨春染田铺绿映红

2022-04-13 09:01:58 来源: 河南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田铺大塆特色手工商品深受游客喜爱。本报资料图片 记者 聂冬晗 摄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考察调研时强调,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

  □本报记者 胡巨成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宏冰

  春风又绿大别山,喜看田铺绿映红。

  4月10日,进入田铺大塆,广场上的巨型画屏正展示着让每位田铺人都引以为傲的幸福时刻。广场边绿树成荫,卧牛石湿润如玉,老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家常、话嘱托、讲传承,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他们身后,“中国传统村落”的村牌上,“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的殷殷嘱托,如习习春风,吹进人心,照见未来。

  古村新颜更宜人

  背靠青龙岭,依偎小潢河。引来山后清溪村中流,汇成两口清水塘,碧水盈盈。抬头是黄墙黛瓦,农舍错落有致。低头是石板小巷,风雨蚀刻,岁月悠悠。

  “这座‘牛拉来的村庄’,已有好几百年历史了。”指着村口坡上那头用山石和废旧农机做成的“田牛”,田铺乡田铺社区党支部书记韩家旭打开了“话匣子”。

  村史记载,宋朝末年,这里零散住有几户易姓人家。因地处交通要道,有一户人家在田中开起供过往客商吃住的店铺,得名“易家田铺”。

  相传元末,南宋名将韩世忠六代孙韩荣卿扛着犁、牵着牛,携妻从湖北黄陂北上,老牛到此长跪不起。韩荣卿便与妻子定居,从此韩姓在此生息繁衍。

  土坯墙、黑瓦房、木格窗,就地取材建成的幢幢农家小院,三间正屋两耳房,中间堂屋围成方,处处展现出豫风楚韵与徽派文化的水乳交融。

  “我们始终牢记嘱托,保护与改造并重,保留了村庄原貌。”韩家旭说。

  2019年秋冬,田铺大塆开始新一轮建设,增加现代化配套设施,构建5G网络,硬化村组道路,整修河道池塘,种植桂花、紫藤、映山红等,让小村焕发新的光彩。

  红绿相融最动人

  沿着盘山公路一直往上,半山腰处矗立着高大的纪念碑,纪念碑顶上火红的军旗雕塑,如熊熊燃起的火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这里是王树声大将指挥红军取得韩家寨歼灭战胜利的地方。”肃立在一新一旧两座“韩家寨歼灭战纪念碑”前,韩家旭良久开口。

  1929年秋,红军来到田铺地区开展土地革命,地方豪强占据韩家寨与红军作对。在赤卫队和老区群众的支持下,王树声指挥红军,一天拂晓时分从寨西悬崖突袭,一举攻克了山寨。

  1948年,进入大别山的刘邓大军新五团遭敌追击至此,为掩护主力部队南撤,一个连留下在韩家寨下的响塘阻敌,仅二人归队,其余全部牺牲。

  “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站在刚落成的韩家寨战斗纪念广场上,韩家旭激动地说,“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大别山精神,我们正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坚定不移往前走。”

  以田铺大塆为中心,传统村落改造正向周边的李畈、胡塆、响塘、熊冲等村民组扩展;用好红色资源,正在修建的高等级旅游公路将其与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许世友将军故里等红色景区,以及金兰山、香山湖等山水景观串珠成链,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瞻红赏绿。

  乡村旅游助振兴

  2016年,为了陪孩子读书,韩启安丢下田铺大塆的老房子,在县城买了新房,和妻子一起做小生意。

  2019年年底,老家旅游日益火爆,韩启安坐不住了。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他投资整修了自家老屋,开起了“院子里”精品民宿。看准乡村发展旅游的好势头,他又把在县城的建材生意搬到了与田铺大塆一河之隔的乡镇街道上,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9年以前,田铺大塆开农家乐的只有4家,民宿只有10多家,现在数量都翻了一番。”韩家旭说。

  像韩启安一样回村创业的人多了,年轻人回来了,外地人也来投资经营了,目前村里常住人口比2014年翻了两番;村民纯收入从2014年的8600多元增长到2021年的18600多元。

  “新修的旅游公路,便捷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让人流、物流顺畅到田铺。正在建设的游客集散中心,配套建设的停车场、充电桩、加油站,让这个深山小村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韩家旭兴奋地说。

  我们坐在“院子里”,细品着新摘的信阳毛尖,门前的几棵映山红开得正艳。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