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居民孙冉回忆,自2005年年底搬来入住后,他所在小区的公厕就已经开放了。公厕大致处于小区的中心位置,居民自东门、北门、南门进入时,到达公厕的距离大致相当。在公厕的门口,还张贴着管理员的姓名和照片。由于有专人负责日常的保洁和管理,公厕内部的卫生状况比较好。孙冉告诉记者,虽然小区有一家大型幼儿园,每天来往小区的人流量很大,但在小区内如厕还是比较方便的,但如果出了小区,想找公厕就不那么容易了。
1月7日上午,记者和孙冉自辉龙·阳光城出发,沿平原路向东,一直走到机电高等专科学校附近,除和谐公园内有一座公厕外,整个路段再没有发现一座公厕。孙冉说,在东区,自平原路以北直到荣校路,虽然有许多新开发的商品住宅小区,但在兴隆路、福彩街、新二街上也同样没有建公厕。“东区公厕少,真遇到内急时,也只能进加油站了。”孙冉说。
对于东区公厕较少的问题,孙冉认为,东区新建住宅小区多、入住率较低可能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他希望政府在以后规划中,能考虑多建几座公厕。
(记者 王亚娟)
友谊路社区
家住友谊路社区的居民马先生,平时有晨练和晚饭后散步的习惯。一般情况下,马先生会到离家不远的市体育中心锻炼身体,内急时,他会到体育中心二楼的公厕,或到河渠对面的公共厕所。
“如今,在南干桥南侧的河渠东岸,又增加了一座公厕,走路散步内急时也方便多了。”马先生说,过去,有些行人内急,在附近找不到公共厕所,就在河边或者路边的绿化带里解决,既不文明,也不卫生。现在多了一座公共厕所,这种现象好多了。1月7日下午,记者从河渠岸边经过,看到公厕内外确实很干净,一位如厕的大妈说,有了公厕,喜欢来附近散步锻炼的老年人就方便多了,也不会出现老年人内急尿裤子的尴尬事了。
同样住在友谊路社区的陈女士说,从汽车东站十字路口,一直到南干桥之间的路段,找不到一个公共厕所。附近饭馆多,一到夏天,路边喝啤酒的人多,有的年轻人来不及去厕所,就在路边解决,既不雅观,也影响周围环境卫生。
(记者 朱文君)
22所社区
年近七旬的22所社区居民王秀芬在荣校路上居住多年了,每天吃过早饭后,只要天气不是太差,她就会在附近逛逛,对附近公厕的分布状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1月7日早上,刚出家门准备到牧野广场上去逛逛的王秀芬在小区门口碰上了邻居娄老太太,俩人站在小区门口唠起了家常。“请问这附近有公厕吗?”一个在附近卖水果的女商贩打断了王秀芬和老邻居的谈话。“这儿没有公厕,不过从这儿向东走个十来分钟有个丁字路口,那儿有。”王秀芬热心地为人指路。
“这四周有四五座公厕吧。从我们家属院到这些公厕,步行时间都在10分钟左右。”王秀芬说,家属院附近几条路上都有公厕,而且整体状况也还不错。“不知道是不是使用人多的缘故,牧野广场北侧的那座公厕经常坏。”王秀芬说。
王秀芬告诉记者,尽管家属院四周有不少公厕,可她还是经常遇到路人向她打听公厕。“希望公厕标识能明显些。”王秀芬这样说。
(记者 王新林)
荣校路社区
1月7日上午,家住荣校路社区维多利亚城的居民杨女士告诉记者,她对自己居住的小区还是挺满意的,环境比较好,配套设施也较齐全,可就是小区内没有公厕。
“想上厕所就必须跑回家,不是很方便。”杨女士说,有次自己内急,可跑到家门口才发现把钥匙落在屋子里了。无奈之下,她只好跑到了小区物业公司办公室的小厕所里。
杨女士认为,年轻人还好一些,要是老人和孩子内急,可能就麻烦了。像一些老人,在楼下锻炼身体时内急了,还得赶紧往家跑,上楼下楼的,身体可是吃不消。
说起小区内没有建公厕的原因,杨女士认为,开发商可能觉得每家每户都有卫生间,在小区内再建公厕没有必要,而且建公厕就意味着将减少小区内可利用的面积。另外,就是管理成本的原因。
杨女士坦言,公厕的选址也是个问题,而且会有居民担心,一旦小区内建有公厕,外来的人多了,会影响小区的环境。
(记者 杜家俊)
新东社区
在南华小区二期居住的潘女士每天吃过晚饭后,都会和家人一起, 在附近的几条路上转一圈。提起小区附近公厕的设置情况,她用一句话来概括:“公厕建得的确很好,就是有点少。”
潘女士说,几年前,她刚搬到小区时,还真不知道这附近到底哪里有公厕,由于小区里也没有公厕,小区里的很多居民在遛弯儿时,都喜欢顺便到附近的张庄村里“方便”,因为那里建有一座很不错的公厕,可是后来那里的公厕拆除了。
“ 据我所知,我们这个小区附近,公厕的确较少,仅有的几座公厕距离小区也很远,从我们小区到这些公厕,步行大都需要十几分钟时间。”潘女士说。
潘女士对记者说,现在东区住宅小区建设得越来越多,兴建的公厕也很高档,但是在数量上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对一些刚到新乡的外地人,有时候很不方便。潘女士希望有关部门能在居民密集区多建一些公厕,并在路边设置一些明显的标识,让居民外出“方便”时更方便一些。
(记者 申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