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环节,也叫第一产业,主要生产资料是土地、种子、肥、水、机械工具以及劳动力。狭义的农业指种粮种菜等种植业,广义的农业指农林牧渔以及衍生出来配套产业副业。我们国家因为人多地少,历史上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从来没有被真正满足过,历来政治上稳定与否与农产品的供应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提高农产品产量为第一要务也就不难理解了。这是根源性病态,追求产量不择手段也就可以理解了。
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并没有随着改变,就是说财富分配还停留在原始阶段,农产品提供者不能因农产品品质的提高获得相应的报酬,反而因此而增加了成本。在生产端出现一个个荒谬的事件就可以理解了。
案例一,毒姜事件。好象是2012年的事,山东种姜农民为了确保丰收,在种姜的土地投放残留期很长的高毒农药呋喃丹,以便杀死土壤里的害虫。因为在一块地里长期种任何一种植物都有相应的病虫害,应对办法只有轮作或施药。农产品在一地形成专业特色才能形成市场才有销路,轮作基本办不到。现在的寿光,已经形成了全国性的蔬菜市场,你再让他种水果或粮油花卉,没有几十年根本形不成市场,那产品的销就是很大的问题。现在可以说,寿光的蔬菜基地从土壤到地下水基本都被化肥农药污染了。有句话叫要想死得快就吃寿光菜。现在北京已逐渐把供京蔬菜基地从寿光迁移至张家口一带,但不从根本改变,结局都一样。这是宏观上的,非常普遍,不能深究。微观技术层也是这样。
案例二,黄瓜从开花起就在花上喷涂避孕药,最后黄瓜会顶花带刺,卖相非常好,不用药的则瓜老花蔫,没人喜欢。消费者如果知道实情的话会咋选择呢?
其它如瘦肉精、朱丹红、三聚腈胺等等事件只是被媒体曝光了而已,还有诸多不被人知也不能被知的事每天都在发生。
交易环节也叫第三产业,每次交易都是利益悠关方在搏奕,卖方弄虚作假以次冲好,因为生鲜农产品的自身特性及我国居民的消费特点,决定了这种秩序病态以及电商的无奈。解决这种病态须以改造系统来完成。不是某个环节出问题了,而是整个系统的问题。抓手是从消费者入手,因为现阶段是买方市场,产能不是问题,是如何把控升级产能的问题,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怎么加强计划的问题。所以,我的逻辑是:农业的问题商业来解决,商业的问题金融来解决,金融的问题全流程来解决,只有形成三者合一的系统,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王少成)
责任编辑:易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