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山:学习全国道德模范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2013-09-28 10:51:02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学习全国道德模范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是激励和引导广大群众参与道德实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从2007年至今,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举办了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覆盖面越来越广、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一大批德耀中华的道德模范涌现出来,弘扬了真善美,高扬了正气歌,感动了全中国。这一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坚持群众路线、评群众群众评的特点,体现了面向城乡基层、广泛发动参与的特点,体现了重在教育引导、重在推动实践的特点,营造了学习先进、争当模范的浓厚社会氛围。本届评选产生的54位全国道德模范,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有着感人至深的事迹,集中展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展示了当代中国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展示了我们时代的精神高度、道德高度,是“最可爱的人”,是“最美的中国人”。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全国道德模范并发表重要讲话,对精神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作了精辟阐释,对道德建设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了深刻论述,对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全国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给予高度评价,对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大力弘扬道德模范崇高精神,扎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第一,切实重视道德力量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自古以来,始终有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牵引着社会文明进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厚德载物、德行天下的优良传统,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我们党历来重视道德建设,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现在,我们正站在新的起点上,朝着新的目标迈进。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需要夯实雄厚的物质基础,又需要构筑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在今天的讲话中又特别强调,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这些都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道德建设的高度自觉,对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责任担当。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部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学习先进典型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流。干部群众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大大增强,道德荣誉感和道德自觉性得到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层出不穷、灿若星斗的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就是道德建设成果的生动缩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精彩写照。同时要看到,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经济社会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益多元,追求真善美与道德行为失范相互交织,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的问题还较为突出,社会反映强烈、群众期待解决,加强道德建设任务依然十分紧迫、十分繁重。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高望重”、“德才兼备”、“德艺双馨”,都是对人的最高评价,也充分表明道德的力量是强大的持久的,不会随时代变迁而削弱,不会因环境变化而褪色。“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足以怀远”。加强道德建设事关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事关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事关人民幸福、安居乐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推进道德建设实践,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共同创造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的美好生活。

  第二,深入学习道德模范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也是道德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充满对高尚道德情操的向往和追求。崇德尚义是中华文化的鲜明底色,见贤思齐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理。从雷锋、焦裕禄到郭明义、杨善洲,从劳动模范、时代先锋到“最美司机”、“最美妈妈”、“最美教师”,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到“讲文明树新风”,持续不断的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充分展示了人民群众中蕴含的道德热情,也充分体现了道德建设广阔而深厚的社会基础。只要调动了群众的热情、用好了群众的力量,道德建设就有了源头活水,就有了不竭动力。我们要顺应社会期待,大力推动学习道德模范的生动实践,不断激发人民群众投身道德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我们的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学习道德模范,既要见人见事,更要见思想见精神。要学习道德模范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高尚情怀,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中,实现内心的充实、获得人生的美满。要学习道德模范见义勇为、勇于担当的无畏精神,危难关头挺身而出,考验面前坚守正气,彰显舍己为人、扶危救难的人间大义。要学习道德模范以诚待人、守信践诺的崇高品格,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用诚实守信构建人与人之间的互信。要学习道德模范敬业奉献、勤勉做事的职业操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一流业绩。要学习道德模范孝老爱亲、血脉相依的至美真情,常怀感恩之心、敬爱之情,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形成人之亲、家之亲、国之亲。

  学习道德模范,贵在知行统一、重在身体力行。要引导人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做起。要把良好道德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在家庭孝敬父母、夫妻和睦、教育子女;在单位尊重他人、团结友善、勤勉工作;在社会热心公益、礼貌待人、履行责任。平凡和伟大之间没有绝对界限,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要像道德模范那样,“勿以善小而不为”,多办举手之劳的好事,多办惠及他人的实事,聚细流为江河、积小善为大善。要认真践行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在公共场所、邻里相处、行路驾车、网上交流等方方面面都做到遵德守礼、遵规守法,坚守道德底线、法律底线。要高度重视提升文明旅游素质,引导人们在旅游出行中注意自我提醒、自我约束,杜绝不文明行为,以实际行动维护文明中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

  第三,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环境塑造人,环境也改变人。道德品质的培育、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孔子“里仁为美”的名言、孟母为子三迁的故事,说的都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有了好的社会氛围,人们就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启迪、心灵净化。因此,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始终是推进道德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舆论承担着引导社会风尚的重要责任,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褒扬什么、贬斥什么,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和社会风气。要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充分运用各种宣传资源,大力宣传良好的道德行为,展示高尚的道德情操,营造崇德向善、扶正祛邪的浓厚氛围,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以发现的眼光和关爱的情怀,挖掘闪光事例、报道凡人善举,用群众身边的榜样激励人、感召人。要发挥好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发挥好都市类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优势,运用报告座谈、展览展示、公益广告等方式,把好人好事传开,为道德模范喝彩,让道德高尚的人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要注意发挥舆论监督、社会监督、道德评议的作用,对那些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对那些见利忘义、丧失底线的行为,予以有力批评和鞭挞,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是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的有效途径。一首好的歌曲、一部好的影视剧,往往能唤起亿万群众对人间真情的向往、对美好情操的追求。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创作更多优秀文艺作品,以丰满的人物形象、感人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思想内涵,讴歌道德模范的高尚情操,给人以精神养分、给人以道德力量。要始终牢记社会责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到创作实践中,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评判上确立起正确的价值坐标。需要特别指出,礼敬有德之人、关爱道德模范,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许多道德模范都是普通百姓,他们心地善良、品德高尚,但日子过得比较清苦。各地各部门要热情关心道德模范,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并健全完善褒扬激励机制,树立起关爱好人、好人好报的鲜明导向。

  第四,合力推进道德建设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良好道德要靠养成。人民群众对加强道德建设的认识高度一致,对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愿望十分强烈,关键在于实践、付诸行动,推动各方面都尽到责任、每个人都尽到义务。只要我们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来抓,就一定能够见到更大成效,不断提升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

  道德规范是观念性的,而道德建设是实实在在的工作。要把道德建设融入改革发展各方面,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要注意同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常修为政之德,常怀爱民之心,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示范者、引领者。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要进一步突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思想道德内涵,深入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道德实践。要强化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道德课建设,做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要加强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让人们真切感受到道德的力量、文明的力量。

  道德建设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社会实践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工作。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内涵,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时代特征,从丰厚的民族传统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要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接受习惯的新特点,更加注重大众化、普及性,探索更多推进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要注意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运用数字报刊、移动电视、微信、微博等新的传播方式,打造道德建设的新平台。要善于把道德教育体现到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之中,体现到法律法规的建设之中,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价值准则。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实功而不务虚名,重实干而不谋功利,以“钉钉子”的精神推进工作,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推动道德建设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强调形成宣传思想工作的合力,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思想道德建设上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负起促进两个文明共同发展的责任,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督促有关方面把思想道德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级文明委、文明办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强督促指导,推动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以及各种社会组织,都要主动做好所联系人群的工作,不断扩大道德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作出应有贡献。 

  (本文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刘云山2013年9月26日在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时有删节。)

 
责任编辑: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