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临近,山河渐暖,万物复苏。在卫辉市孙杏村镇杨大屯村,翠绿色的麦苗铺满田间,微风吹过,绿浪阵阵,一派郁郁葱葱的喜人景象。
村庄内,干净的街道,宽阔的马路,诗画般的庭院,处处是“三通一规范”工程带来的新气象。“脏乱差”变身“绿富美”,发生巨变的杨大屯村不仅吸引了周边群众来观光,慕名前来学习的外地人也络绎不绝。
改变来自改革,改革激发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处理好农民与土地关系为主线,新乡不断深化农村关键领域改革。从率先在全省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到实现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分红,再到体制机制创新……牧野大地农村改革的路径一直延伸,丰收的喜悦亦接踵而至。
民营经济看长垣。近年来,长垣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如何破解土地要素瓶颈、保障经济发展?
改革,唤醒了沉睡的土地。
2015年11月30日,长垣首批5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正式入市,标志着河南省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迈出了历史性一步。
驼人集团是我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第一个受益者。企业负责人回忆,“驼人集团的中国医疗器械商城占地,就是长垣入市的第一块集体建设用地37.57亩地,每亩比国有土地便宜1万多元,从申请用地到拿到土地前后不足1个月。”
作为全国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长垣通过对零碎的集体建设用地综合整治复耕,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复耕后的指标集中用于项目建设,解决了一大批产业用地需求。
一子落而全盘活。去年,长垣合计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72宗、940.77亩,留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1167.68万元,分配农民个人5224.29万元,累计带动产业投资规模21.9亿元,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076个,累计增加工资性收入8719万元。
从黄河之滨到太行山区,从河流阡陌到村庄农家,奋进中的新乡,改革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
如何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时代课题?
2018年,全市上下通过大胆探索、尝试,积极筹措涉农资金,创新投入方式,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机制,构建县级政府、政府性担保公司、合作银行共同参与的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发挥优势、合作共赢”,成功获批“创新金融助农惠农方式试点”。一批惠农产品“生猪担”“民宿担”“良种贷”迅速落地,推动了产业发展,满足了群众需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用好改革法宝,把握好农村改革的时度效,不断将农村改革引向深入——
在实现“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资金变股金”的“三变”道路上,曾被誉为卫辉市“第一分”的唐岗村,今年迎来“人人持股分红”的第五个年头。
2019年,唐岗村开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完成了清产核资、界定成员、锁定农龄、确权定股,其精度极高,具有多方面意义,被称为产权制度改革的“新乡样本”。
“去年我们集体收入270万元,拿出92万元来分红,比4年前多分了32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安告诉记者,通过“三变”改革,农民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主人,为今后进一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奠定了基础。
截至2022年年底,新乡市共清查核实乡、村、组三级集体资产总计248.6亿元,确认集体组织成员529.9万人,集体经济达到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90.9%。
只有不懈探索、持续创新,矢志深化农村改革,才能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从46年前的“分田单干”,到现在的土地集中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在一些人看来,我们又回到了改革的原点。但辉县市峪河镇东淹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尚明却不这么想,他说:“当年‘大包干’是为了吃饱肚子,现在规模经营,是为了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
2022年,辉县市探索推广以村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得到了省、市领导的一致认可。
如今,在农业重镇峪河,76%以上的土地已实现流转经营。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直接实现租金800元/亩的保底收入,再加上年底分红,收益可观。村集体依法收取土地流转管理费,盘活闲置资源,可获土地增量费2万元至6万元不等,集体经济收入也实现了倍增。
四季风物更替,大地生生不息,改革和创新让牧野大地生机勃发。改革驱动,创新焕彩,“数智大脑”赋能高标准农田,种出一路锦绣、五谷丰登;“七个一点”模式助力“三通一规范”工程推进,见证了乡村建设破茧成蝶的缤纷;“四方合作、市县联动”的建设模式,破解了灾后重建的繁重,重塑了卫辉再次生“辉”……
正值小麦返青期,获嘉县种粮大户徐方子奔波在麦田,俯身观察灌溉施肥情况。他流转了2000亩地,打算今年再次尝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模式,力争再创“一季双收”产量新高。
春暖花开,万紫千红。新乡人民正在改革中寻找乡村振兴的核心答案。
一米一麦 何以飘香全国
一粒米、一粒麦只有几十毫克,但在新乡人的心中,却有着千钧的分量。
新乡建成高标准农田586.76万亩,盛产小麦、稻米、玉米、花生,粮食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000万亩以上,总产保持在90亿斤以上,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和种子基地。2022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084.93万亩,总产95.7亿斤,实现单产、总产增幅全省第一。同年,延津县“丰德存麦20号”平均亩产907.12公斤,再创小麦千亩方全国高产新纪录。2023年,获嘉县大豆百亩高产示范田测出平均亩产321.82公斤,再次刷新了大豆百亩以上实收测产平均单产全国最高纪录。
延津小麦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曾一举创下全国第一家注册原粮商标、第一船出口食用小麦、第一家实现小麦期货经营、冬小麦单产全国第一等七个“全国第一”。原阳大米因其晶莹透亮、软筋香甜,各类微量元素含量高于普通大米,先后5次荣获国家金奖,在上世纪90年代,原阳大米风靡全国市场,被誉为“中国第一米”。
做强粮食“芯片”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种子是粮食生产的“芯片”,保障粮食安全,种业是关键。
我市是农业大市和种业育种、产种大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抓时代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和神农实验室建设,以中原农谷建设为引领,高规格谋划、高标准布局、高站位推动,强力推进新乡种业发展,努力打造新乡种业创新高地。中原农谷“四梁八柱”初步构建,已入驻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等53家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其中,种业创新平台38个。目前,全市种业研发平台达到70个,拥有中国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大、新乡市农科院等科研育种基地。拥有先正达、中农发等龙头种业企业74家。新乡优质特色农作物种子基地常年保持在119万亩,其中,小麦种子基地105万亩,占全省1/4,位居全省之首,是黄淮海地区最大的小麦种子基地市,年供种能力10亿斤,可满足全国10%的冬小麦用种。
一颗颗优质的种子,凝聚着一代代育种人的心血和汗水。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踏着小麦生长的节拍,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蒋志凯奔波在试验室、试验田、试验基地之间。为了打破强筋小麦优质但不高产的“魔咒”,他在小麦试验基地和黄淮南部麦区之间奔波了35个春秋。
他亦如一颗优质的种子,结出来的是优质而丰硕的果实。由蒋志凯带领团队育成的“新麦26”“新麦45”“新麦58”“新麦65”“新麦88”“新麦98”优质超强筋品种,实现了品质育种的创新突破,解决了优质、高产难以协同改良的重大技术难题。其中,“新麦26”成为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应用的标杆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亿余亩,创造经济效益126亿元。
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躬身小麦育种事业40多年,虽年逾花甲,但谈起小麦培育推广、粮食安全的话题依然精神抖擞。由他培育并推广的百农系列小麦品种——“百农62”“百农64”“百农160”“矮抗58”“百农4199”等,解决了高产与抗病的关键问题,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近5亿亩,成果价值高达600多亿元,全国14亿人吃的馒头中,每8个就有一个来自他培育出的小麦品种。
“中国人要把小麦‘芯片’紧紧地攥在自己手中,必须牢牢掌握住小麦的话语权。”茹振钢说,在黄淮平原的土壤、气候条件下,近期小麦亩产1800斤的目标基本实现,中期亩产2000斤的目标正在接近,小麦单产的“天花板”是每亩2800斤,相信中国科学家会率先发起挑战。
“新农人”种科技粮 “金品牌”越擦越亮
近年来,随着一项项农业改革的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我市的农业生态愈发活跃,全国第一的“金品牌”也越擦越亮。
我市围绕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力增强了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一群群、一批批“新农人”潜心学习科学种田技术、抢抓政策机遇,成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走上了一条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的种田道路。
获嘉县艳阳天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创办人徐方子近来一直春风满面。他高兴的是自己流转的2000多亩地返青后苗情极佳,更让他高兴的是,不久前他拿到了高级职称证书,成为高级农艺师。昔日的“土专家”变成了“田秀才”,妥妥的高级知识分子。
近年来,我市着力培育“新农人”,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增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让更多的“新农人”成为“兴农人”。实施“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以来,新增农业技能人才9万人、高技能人才6.2万人以上。今年我市有30名新型职业农民获得职称,其中6人获得助理农艺师职称、13人获得农艺师职称、11人获得高级农艺师职称。
“还得继续向专家、向技术人员学啊,学与不学,打出来的粮食可大不一样。要研究适种的良种,研究土壤特性,研究各种气候对庄稼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应用推广高产高效集成配套技术。”徐方子笑着对记者说,“我和专家老师都约好了,老师还继续指导我,我今年要多带几家农户,指导他们科学种田、提高产量,咱得对得起‘知识分子’这个称呼。”
在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引导下,我市农民群众选良种、用良技、种好粮、多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市优质小麦种植稳定在500万亩以上,优质强筋小麦种植稳定在160万亩以上,优质大豆种植稳定在20万亩以上。
延链强链 做好产业兴农“大文章”
粮食,一头连着农田,一头连着餐桌。粮食加工业是提升粮食附加值的关键,是构建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核心。
近年来,我市以“三产融合、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创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从“一粒粮”到“一条链”,让每粒粮都更有价值。
走进位于延津小麦产业园的克明面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16条生产线正加紧生产。该公司行政部经理裴亚明介绍,延津本地小麦质量好、颗粒饱满,几乎没有不完善粒。目前,延津挂面生产基地年产挂面20万吨,已形成营养、高筋、儿童、如意等8大系列、900多个规格产品,畅销全国。
延津小麦不仅让餐桌美食香飘四溢,进了酒厂,它又会变身成为名贵佳酿。贵州茅台酒厂不远千里在延津县建立有机小麦原料基地,“我们喝茅台酒时就能品尝到延津小麦的麦香。”新乡市隆嘉实业有限公司经理张建国介绍,今年该公司与贵州茅台酒厂签订的延津有机小麦收购订单有25000亩。
目前,延津县已形成以优质小麦为“头雁”,“面粉-面条-面点-速冻食品”和“白酒-包装-印刷-物流”产业链为两翼的“雁阵”产业发展体系。
“中国第一米”之乡的原阳县,投资150亿元,建设占地5510亩的中国(原阳)预制菜创新示范产业园,入驻知名食品企业156家,产品种类突破4000种,2023年预制菜全产业链营收突破200亿元。原阳县被评为“全国十大预制菜产业基地”“2023年全国预制菜百强产业基地”“中国预制菜产业示范县”。
近年来,我市先后引进培育了“大北农”“米多奇”“克明面业”“五得利”“雨轩食品”“九豫全”“鲁花”“星河生物”等一批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形成面制品、速冻食品、休闲食品、肉制品、特色产业五大主导产业,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市级以上农产品品牌达到273个,位居全省前列。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2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65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1家 。2023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82家,营业收入达400多亿元。
日前从市农业农村局传来消息,在今年全市种植的620万亩小麦中,一二类苗占比达到95.9%,为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消息振奋人心!
不断冲击亩产“天花板”
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教授 茹振钢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目标为“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而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粮食生产的目标是“粮食产量1300亿斤以上”,河南依然扛起全国粮食产量1/10的重任,在端牢中国人的饭碗上影响举足轻重。
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实现“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靠什么?靠种业“芯片”,靠高标准农田,靠农业机械化。把品种和农机结合,把农机和土地结合,就能不断推动发展生产力。目前,河南已经在种业科技方面进行了集成,在土地科技方面进行了集成,在农业机械装备科技方面进行了集成。三个集成形成“三驾马车”,保证了河南粮食一定能够在国家粮食安全当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目前,河南已形成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的科技创新大格局。其中,中原农谷建设就是河南打造农业强省、扛牢粮食安全重任的重要举措,也是保证粮食安全从大农业走向强农业非常得力的做法。
过去的一年,我们潜心研究,在小麦育种领域取得了不少新进展,育成了非常好的高产品种。“百农5819”已经通过国家审定,亩产都在1600斤以上,目前已在推广应用中。我们要把它在黄淮地区快速推广开来,稳步提升粮食产量,让它变成现实生产力,变成老百姓的经济效益,变成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另外,我们团队在云南还采集到一种强秆小麦,这是我研究小麦育种40多年来从没有见到过的强秆。下一步,我们计划将高产、强壮、抗倒伏这些性能结合起来,为小麦达到亩产2000斤的目标奠定良好基础。各项研究进展很快,大家干劲儿十足,不断将最先进的技术、最硬核的小麦基因聚合在一起,冲击亩产“天花板”,为河南小麦、中国小麦进一步增产提质贡献科研力量。
我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新乡县七里营镇永昌家庭农场负责人 马有永
军人,以保家卫国为天职;农民,以种粮收获为天职。我叫马有永,是新乡县七里营镇的一名退伍老兵,始终不忘在部队保家卫国的初心,退伍后,立志要在农业上作出成绩,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我是新乡县七里营镇永昌家庭农场负责人,从2000年开始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家庭农场,现流转土地5000余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
作为一名军人,我深知保家卫国的使命;作为一名农民,我更懂得粮食安全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可以报效祖国,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为了多种粮、种好粮,我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积极与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新乡市农科院,以及市、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联系,不断向专家请教,得到了很多节种增效、小投入大产出的方法。我从新乡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蒋志凯处获知,可以通过种植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提高效益。种植强筋小麦品种“新麦45”后,既提高了亩产量,又售卖个好价钱,每亩可增加收益近220元,5000亩就是110万元,我已累计增加收益达2000万元。
通过种植优质强筋小麦,不仅提高了产量,为自己的家庭带来更好的生活,还带动周边群众一起种植,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带动了群众共同富裕。
种粮人都喜欢收获的季节,辛苦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但我更喜欢播种的时刻,看着种下去的种子在泥土里生根、发芽,心里特别满足。我种下去的是种子,更是无数个美好的希望!
一杆一屏 何以服务万亩良田
春风徐来,小麦起身拔节,青葱的麦田给大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今春的农田画卷美不胜收。
一个“数智大脑”、数个高标准农田区域服务中心、上千台高效节水灌溉设备把一个个万亩方联成一体,服务中心云平台准确汇集并及时发布天气、墒情、病虫害等信息,固定式的、伸缩式的、卷盘式的喷灌和滴灌,让上百万亩庄稼恰到好处地饱饮肥水、小病变无病。农田有了“数智大脑”,手机成了“新农具”;一杆在田,万物互联,“一个屏幕”服务万亩良田。
今春,我市农民群众种好粮、夺丰收的信心高过以往任何一年;今年,我市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也必将进入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
创新模式 打造高标准农田“升级版”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建设高标准农田,就是守好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市是农业大市、粮食生产大市,历来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持之以恒地抓好推进落实。目前,全市已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586.7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5.8%,建设投资60亿元以上,建成比重和投入位居全省前列,为稳定粮食生产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2022年8月以来,我市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紧抓中原农谷战略机遇,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管理规范化、经营规模化、环境生态化的“六化”要求,积极探索创新“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建设模式,在中原农谷“一核三区”范围内开展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升级版”。
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怎么建?钱从哪里来?农民如何增收?我市围绕群众、村集体、经营主体三方共赢,按照“投融建运管”一体化要求,创新建设新解法,将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作用贯穿于全过程各环节,充分调动村集体积极性,自下而上竞争项目。引入竞争机制,由具备条件的乡村申请项目,县级评审后予以立项。县级平台公司或引入社会企业作为项目主体,对照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标准进行融资、规划设计、开展建设,还款来源为种粮大户增值收益。项目建成后,按照“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明确管护责任,规模经营地块由经营主体负责,农户自种地块由村集体负责,县级政府根据管护情况进行资金奖补。
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建设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率,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数字赋能 让“传统粮田”变“智慧良田”
麦苗起身拔节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期,田间的麦苗静静地吮露纳肥,无声的“数字”在百万亩良田间飞驰电掣。
连日来,平原示范区师寨镇的种植户都能通过手机“农时一码通”APP,收到从农田“数智大脑”实时发来的春管信息,包括未来天气、墒情如何、几时施肥、病虫害如何防治等。种植户根据信息,轻轻松松地实施高效春管。这样的春管场景,在以前让人无法想象,如今种植户们却已习以为常。
2022年8月,河南数智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智谷科技集团)作为新乡国资集团下属科技板块核心公司,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深入推进数智谷、中原农谷“两谷”融合、协同发展新举措,打造中原农谷“数智大脑”。中原农谷“数智大脑”归集了我市19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数据453项。2023年2月,我市一区四县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接入中原农谷“数智大脑”,形成了全市农业数字化管理决策的“一个屏幕”。该系统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大数据、AI智能分析等新技术,动态了解耕地土地现状,对耕、种、管、收、储、运、销、服等多环节、全过程提供管理服务。
与“数智大脑”无线相联的是各植保监测站及站内“神通广大”的农业物联网数据传感集成杆。记者看到,集成杆头顶上装有捕捉云端大气信息的传感器,“眼睛”是监测农作物生长的高清摄录设备,脚底下埋着感知温度湿度变化的土壤传感器。集成杆上还有一块小屏幕,实时显示着气象、地力、苗情、墒情、虫情等数据。
“这些数据会实时纳入‘数智大脑’系统,通过农技人员分析数据,再传入农户手机上的‘农时一码通’APP,指导农户及时准确地进行农事管理。”工作人员介绍,去年春季,中原农谷核心区安装了20台农业物联网数据传感集成杆,其精细化监测覆盖面积达到了1万亩,相较于传统监测站点提升了90%的功效。
据了解,数智谷科技集团结合本地工业资源,指导新乡市天意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农业物联网数据传感集成杆,未来将向全省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推广应用。
数智谷科技集团科技发展部主任尹玥告诉记者:“我们将通过统一农业数据标准,全面归集农业数据,构建各地区、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提升‘数智大脑’系统功效,实现‘一个屏幕’服务万亩良田;通过以点带面、以面成网的形式,高度集成农田中的各类传感器、集成杆,扩大农情数据覆盖范围,实现‘一杆在田、万物互联’,高效、便捷、精准服务农业生产。”
精益求精 既“高标”更“长效”
针对高标准农田“重建设、轻管护”问题,我市坚持建管并重,始终将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运行管护摆到与建设同等重要位置来抓。
针对规模经营的地块,由经营主体负责管护;对群众自耕田则采取“政府筹资+专业运维+田长制+智慧程序”的方式解决。政府筹资:县财政通过统筹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相关资金,加上县级部分配套等方式,每亩每年筹集40元资金;专业运维:通过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专业运维公司或保险公司;田长制:依托农户、村“两委”干部、公益岗人员成立了田长队伍,负责日常巡查维护工作;智慧程序:开发了“农事一码通”小程序,针对田长不能解决的问题,建立了“田长吹哨、公司报到”响应机制,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确保农田基础设施长久发挥效益。
通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与精心管护,我市高标准农田呈现出农田质量高、产出能力高、抗灾能力高、资源利用率高、规模化水平高、群众收益高的显著成效。
通过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土壤培肥等措施,新增耕地1100亩,农田耕地地力提升1个等级;作物生产条件显著改善,产量潜力大幅提高,粮食产能提高10%以上,每亩增产100公斤左右;通过规范电网、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全覆盖,实现节水、节电30%,节肥15%;通过小并大、坡变平等农田整治措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主要农业生产环节机械化率达到100%;与建设前相比,高标准农田亩均可节本增效500多元;此外,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有效增加了农民就近获得的劳务收入,每户实现年增收3万元到5万元。
去年夏收季节,我市遭遇严重“烂场雨”,因高标准农田排水及时顺畅,不仅没有对粮食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反而“以秋补夏”,取得了全年丰收的好成绩。高标准农田的有力建管,保障了重灾年份少减产、轻灾年份保稳产、无灾年份多增产。
又到一年春忙时,又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时。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文亮表示,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不断完善高标准农田“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建设新模式,全力推进4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建设,加快启动新一轮3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建设任务,把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推向新的台阶,形成更多更好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新乡经验”“新乡模式”,以新乡之创造、新乡之精彩为全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率先探路、提供借鉴。
探索者言
五位一体破难题 三方共赢建“高标”
市农业农村局 赵倩
我市聚焦“钱从哪里来”“项目如何建”“设施如何管”“风险如何控”等核心问题,按照“融资与还款闭环设计、建设与运营一体谋划、使用与管护无缝对接、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的原则,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取得了初步成效。
从我市的实践来看,最核心的做法就是严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利用市场化机制,使农田项目获得运营收益,为项目融资取得还款保障,同时破解了高标准农田这种农村公益类项目建成后分散在一家一户,无运营收益,缺乏后期管护和维修费用等问题。
一是围绕群众、村集体、经营主体三方共赢,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每个村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理事长的合作社,结合市场情况和群众意愿,严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和群众签订委托经营协议书,对于大田内仍要求自行耕种的群众,村集体通过“差田调好田、小田调大田”的方式进行调地,保护种粮群众的积极性。
二是调整后的大田通过竞争性谈判的方式,引入有实力的大户经营。对群众来说,每亩每年可获得租金或托管费1000元以上,比以往更高更稳定;对村集体来说,可获得居间服务费、新增土地收益、拍卖路肩林权等收入,每规模经营1000亩,可增收10万元左右;对经营主体来说,通过规模种植、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新增收益,每亩年增收600元以上,除去每年还本付息和管护费用,每亩可以多赚400元左右。
三是引入竞争机制,首先由县里根据上级安排,明确年度建设和奖补计划,设置条件,通过竞争机制选定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然后经营主体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对照上级要求和自身需求规划建设;最后县农业部门验收后及时兑付奖补资金,实现“投融建运管”一体化。
实践者说
积极谋划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
延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杨志刚
全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新乡,强筋小麦看延津。地处豫北平原的延津县,在小麦产业领域曾创下7个“全国第一”,延津小麦被誉为“中国第一麦”。我县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基础性工作,深入实施推进。
我们充分结合县域特色,谋划分4个片区打造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在规划时,倾听民声民意,特别针对群众最关心的新打机井位置、新修道路等工程多次征求群众意见,力争做到工程布局合理、使用方便、群众满意。
从项目开工建设到竣工期间,我们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和专职人员驻守施工现场,采取现场办公的方式,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聘请项目村的群众代表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
通过项目建设,道路平整了、沟渠通畅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实施后,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也渐渐使群众由传统种田向科学种田转变。一年时间的建设,我们虽然付出了许多汗水,但看到农业生产更加科学便捷,农作物产量有效提升,群众绽开了笑脸,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到欣慰。
今年,我们积极谋划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未来将逐步把我县基本农田全部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一村一景 何以引领河南实践
诗和远方,令人向往。在并不遥远的牧野乡村,总能发现独特的风景。
驱车来到获嘉县位庄乡后渔池村,宛然走进画中:村口具有农村元素的雕塑别有趣味,蓝檐白底红裙的院落外墙风格迥异,环绕式长廊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正是周末,前来游玩、参观的外地人让街道热闹起来。
以后渔池村为代表,我市试点推进的农村道路、自来水、污水收集“户户通”和弱电线路整治规范的“三通一规范”工程建设,让众多村庄从“脏乱差”变身“绿富美”。
2023年7月,省委书记楼阳生在获嘉县调研时指出,新乡开展的“三通一规范”是浙江“千万工程”的河南实践,模式好、路子对,要持续抓下去。
补齐短板 改善大民生
不断有外地人到村里参观学习,后渔池村村民逐渐有了自豪感,更有前后生活变化的幸福感。
然而这一切变化来之不易。修葺废弃的坑塘,铺设街里的道路,建设休闲的游园,每一项都需要钱,对于集体经济并不充裕的乡村来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来源。
“向上争取一点、资金整合一点、财政奖补一点、企业让利一点、集体出资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社会募捐一点”,我市采取的“七个一点”模式,实现了“财政能承受、集体能增收、群众得实惠、模式可复制”的效果。
“如果由我们自己承担,整个工程需要投入数百万元,实际上集体只出资了20余万元。”后渔池村党支部书记李瑞全说,后渔池村作为获嘉县“三通一规范”的试点村,仅用4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工程建设,还修建了包括音乐喷泉、村史馆、农耕园在内的多个景点。
在破解乡村建设投入标准不一、投资来源单一等难题上,我市不断变革思维,推动工作开展。
以获嘉县为例,全县11个乡镇200多个村庄,要建设村内道路“户户通”约553公里、污水管网“户户通”约1349公里、自来水“户户通”57个村,规整弱电干线光缆约3966公里,需要10多亿元资金,这对该县来说压力不小。获嘉县采用集采集供方式,各试点村庄集体出资和筹措,加上企业家、致富能手、乡贤能人以及公益机构捐资捐物,从而化解了投资难题。
市委、市政府统揽全局,通过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村内村外一体规划,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引入市场机制,采用奖补、众筹等方式,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乡村建设路子。
创新模式 合力办大事
集体的力量无穷大,乡村建设既是为村民办好事,又需要村民的支持和参与。
“雨污管网同步实施,避免浪费;行道砖拿的是成本价;开铲车的是女村委委员;雨污主管网铺到门口,群众自己动手接上去……”李瑞全表示,后渔池村之所以仅用4个月就完成工程建设,就是村干部带头劳动,发动党员群众以工代赈、筹工筹劳、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有效推动“三通一规范”项目顺利进行。
走在卫辉市孙杏村镇王奎村,村道平坦、房屋整洁,花木葱茏。
“过去村里土路坑洼不平,污水到处流淌,电线杂乱无章,村民纠纷不断,现在真是发生了历史性改变。”说起村里的变化,王奎村党支部书记张民深有感触、大为感慨。
有着300多年历史的王奎村位于卫河岸边。过去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村民因为彼此地基高低矛盾重重。该村以1995年启动统一规划为基础,五届村支部接续努力。现在抓住“三通一规范”项目建设机遇,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如今,污水经管网流到处理站可以灌溉农田,换来干净整洁的环境后,村里办起美食一条街。这不,王奎村去年还争取到“和美乡村”示范项目,乡村蝶变触手可及。
这项工作如何得以完成?张民介绍,上级提供工程材料,村里负责施工,群众义务支持,这样就形成了合力。
针对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建设标准不高等问题,卫辉市创新“755”模式实施“三通一规范”工程,解决农村道路进村入户及污水处理“最后一米”问题。
何为“755”模式?“7”指的是利用“七个一点”模式整合资金,有效解决钱从哪来问题;“5”指的是“采取县级供料、部门指导、乡村建设、企业助力、群众参与”五方共建模式,解决如何建设问题;另一个“5”指的是“制定责任清单、质量管控、报损维修、费用分摊、党建保障”五项制度,解决长效维护问题。
乡村建设没有固定模板,我市运用方法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让“三通一规范”得到有效落地,从最大程度上推动解决乡村建设难题。
扮靓乡村 描绘新图景
浪漫曹庄、丰泽后渔、诗礼王庄、水墨赵堤、花香云寨……单从这些具有诗意的村名来看,就让人心驰神往。
获嘉县史庄镇西曹庄村,是新乡市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村落。打开8249平方公里的新乡地图,它默默藏在那里,无声无息。
3月15日下午,西曹庄村农家书屋里,正在举办史庄镇乡村振兴支书论坛。这是村上举办的第八期论坛,村委会主任赵玉喜这次讲的主题是“跟党一起创业”,听课的是各村的村委委员,大家一起探索乡村建设经验。
“来到我们村,学生可以到研学基地实践学习,可以到紫藤小镇赏花游玩,到故王酒坊参观酿酒过程,还可以到‘种地吧’体验农耕。”当日,西曹庄村村委委员杨芳对记者讲解时热情洋溢,激情满满。
就在近几天,河南女子学院、新乡工程学院的师生,以及安阳、焦作的游客来了好几拨,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如今成为网红村。
远山无崖,远水无波。许多前来参观考察的客人与记者有着同样的疑问,西曹庄村既没有天然禀赋,也没有特殊资源,它是如何在短短几个月脱胎换骨,开始“售卖”风景呢?
这就要从转变理念说起。西曹庄村干部明白一个道理,乡村要振兴,增收是关键。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开会酝酿和多番论证后,村“两委”决定采取“小投入、微改造、自运营”模式,打造“曹庄农耕文化研学基地”文旅项目。项目自去年5月份投入运营后,接待的游客超过12万人次。研学基地隔壁是闲置多年的工厂,现在改造成“故王酒坊”,变成学生研学、游客体验的新场景。村里还利用生态优势,打造“紫藤小镇”“无动力乐园”“环宇宙”“城堡大冒险”等“沉浸式体验+教育属性”的乡村游园。
在改造过程中,西曹庄村群众以投工投劳、以工代赈、以劳入股等方式,共同建设属于自己的和美乡村。
为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村里投资开发了数字化乡村运营软件,聘请专业运营团队,吸引农民入股,推动经济发展。截至3月15日下午6时,数字平台显示,该村文旅项目总收入为222263元。入股农民通过大屏或手机端,随时可以查看入股项目的收入,分红可以随时提现。
文旅项目带火的还有卫辉市唐庄镇仁里屯村。借助“三通一规范”建设成果,村容村貌变美,村风民风变好。通过举办“村超”——仁里屯乒乓球超级联赛,以赛事IP助力文化振兴,成为宣传推介卫辉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丰泽后渔的打铁花表演人气爆棚,水墨赵堤的书画作品热销网络,花香云寨的墙体绘画浑然天成,还有新乡县大召营村的葫芦烙画画出大产业,封丘县王村乡瓦窑村的高考“状元”层出不穷……立足乡土特征、文化特质和地域特点,“三通一规范”工程补齐乡村建设短板,注入丰富文化内涵,一村一风景,一县一品牌,助推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共同描绘着新时代新乡乡村建设的美丽画卷。
建设者说
一切为了乡村振兴
获嘉县史庄镇西曹庄村村委委员 杨芳
废弃的老工厂,我们建起了酒坊餐厅;闲置的村小学,我们开发成了研学基地;花卉苗木种植基地,我们利用起来搞林下经济,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紫藤小镇。西曹庄村,你来看看,就知道现在到底有多美。
我们村不大,全村农户202户,不到千人。村民的经济收入以土地流转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为主。由于位置居于城乡接合处,交通便利,周边环境有一定的优势,距如意湖骑行不到1里地,包括周边草地掷球场、玫瑰庄园,为乡村旅游的基础提供了可塑性的资源。
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将村内闲置资源充分利用,大胆探索适合西曹庄村的乡村振兴模式。成立了西曹庄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村庄的乡村振兴产业进行系统性运营管理。
作为村委委员,我从一开始就配合村“两委”参与了项目的全过程。我们带领村民到外地一些优秀的乡镇进行考察,多次召开党群议事会、全体村民大会,带动农民积极参与。
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全力支持,我心里特别激动,坚信西曹庄村一定会有非常大的变化。群众不但自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还以劳力入股的形式加入公司运营,大家谁都不说苦不怕累,动手建设属于自己的和美乡村。
功夫不负有心人,村里的环境被我们打理得漂漂亮亮的。不到一年,我们研学基地接待了十几万人次游客。眼看着每天人来人往、车来车往,西曹庄村也从前籍籍无名的小村子,成了别人向往的地方。
万事开头难,项目运营后,除了村里的事务,我还身兼接待、解说、杂务等各种工作。每天起早贪黑,两个孩子丢给老人照顾,虽然心里也有遗憾,但看到研学基地的孩子们增长了见识,游客收获了快乐,集体经济有了收益,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我特别高兴也特别满足,越干越有劲头。
干事就要拧成一股绳
封丘县王村乡瓦窑村党支部书记 张胜强
从涣散落后到秀美宜居,瓦窑村一路走来并不容易。我最大的感受是,人心齐,泰山移。
正所谓“提衣提领子,牵牛牵鼻子”。要想把村子建设好,首先要“抓班子、带队伍”。我们设立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栏,制定“小微权力”流程图,把农村低保五保评定、危房改造、发展党员、印章管理等20多项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在明显位置予以公开,让群众一目了然。对于群众提出的看法和建议,我们能做到及时处置并反馈意见,最大限度地接受群众监督。
为进一步拉近感情,我抓住一切机会和村“两委”干部谈心谈话,加深交流,消除隔阂,形成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工作氛围,成为了好班子、好战友。村里成立15人的村级矛盾调解员队伍,将退休干部、退休教师等德高望重的乡贤吸纳到队伍中来,不断充实网格力量,将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之中。
我们创建“党支部+N个志愿者队伍”工作机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村内公益事业积极性。在村域绿化工作中,巾帼志愿者主动承担苗木栽种、管护;在村内建设方面,乡贤志愿者凭借自身特长,积极出谋划策、指点迷津,为家乡发展牵线搭桥、引路出力;共青团志愿者和公共法律志愿者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传播法治思维,帮助群众树立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通过参与村内事务,群众的主人公意识越来越强,干群齐心,我们推进工作也越来越顺利。
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一致干事创业,不仅改变了瓦窑村的落后面貌,还获得了“河南省基层党建示范村”“新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新乡市‘孝贤’文化示范村”“新乡市文明村镇”等荣誉。
乡村建设是发展的底气
卫辉市唐庄镇仁里屯村党支部书记 梁成光
仁里屯村中“仁里”出自《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我就说说我们村到底怎么个美法。
去年3月,我们村率先开展“三通一规范”工作。通过“四议两公开”,村委会负责“三通一规范”施工费用的“大头”,包括负责污水管网主管道的开挖、沉淀池的施工、村主干道的道路硬化、弱电规范等,农户负责自己房前屋后管道及自家厨房、厕所对接管网的施工。通过这次施工,生活污水全部流入管网并且得到集中处理。
另外,建设公厕、安装路灯、修建凉亭、增加绿化,我们一鼓作气,解决了村内到处都是“蜘蛛网”的现象,让村里更加规范有序,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质。
乡村建设取得了成效,我们就琢磨着要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从去年8月开始,在上级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村里举行了“卫辉市仁里屯乒乓球超级联赛”,历时半年时间的乒乓球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896名选手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71岁。村里从农户手中买来牛、羊、猪、鹅、鱼及萝卜、白菜作为奖品发给获奖的选手。省、市多家媒体报道了此项比赛。
全民健身运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力量在仁里屯村扎根生长,呈现出了勃勃生机。卫辉市借助比赛举办了主题特色农产品展销会,提升农产品知名度,进一步助力产销对接,展示了卫辉市乡村振兴成果。
自从有了“村超”,全村上下更加团结和谐,也更加热情好客,村民的精气神十足,参与村里大事小情更加积极。我们有着“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河南省五星党支部”“河南省民主法治村”“河南省卫生村”等荣誉,相信文化的滋养不仅让我们村美起来、亮起来,未来还会富起来、强起来。
一旗一星 何以照亮牧野乡村
“宁领三军,不带一村”。农村基础薄弱,农民工作难做。让党旗飘起来,让党建强起来,让“五星”亮起来,就抓住了农村工作的“牛鼻子”,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2022年,省委对创建支部过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平安法治、文明幸福等“五星”支部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后,我市始终坚持大抓基层导向,汇聚创建合力、健全推进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比学赶超、争星晋级,全面夯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根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筑梦追光,向“星”而行。踏着春天的脚步,牧野乡村“五星”支部的创建热潮不减。两年来,全市3791个村(社区)党组织围绕“五星”支部创建目标,创星、争星、追星,牧野大地呈现出“繁星满天”的蓬勃创建局面。
2023年,我市农村“五星”支部创建工作综合成绩位居全省前列、进入第一方阵,农村、社区“五星”支部创建成绩均比2022年显著提高。省委书记楼阳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刚对我市相关做法给予批示肯定。
强头雁
开启振兴“加速度”
明媚春光下,走进长垣市芦岗乡西陈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清波漪漪、干净整洁的乡村画卷。
谁能想到,几年前的西陈村给人的印象,还是条条坑洼路、满目污水坑的情景。带领西陈村发生如此蜕变的,是在外创业多年、成立建筑公司并当选为商会副会长的陈英宪。3年前,陈英宪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先后垫资800多万元,带领村“两委”干部硬化道路、整治村内环境,开设群众大食堂、老年人宿舍,开垦果园、打造乡村民宿、开设蒙古包餐厅,大力发展产业,使西陈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初出去打拼,就是为了过上好日子。但自个儿富不算富,我愿带领父老乡亲一起过上好日子。”陈英宪说。在新乡广大农村,有一大批像陈英宪这样的乡村“头雁”,以责任担当、敬业奉献引领全村快速发展。
选对带头人,造福一个村。
辉县市高庄乡白道村,曾经是软弱涣散村,因为缺资金、缺规划、缺思路,村内损毁道路未得到及时修缮,乡村振兴打不开局面。2021年,产业带头人万海勇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为激发党员意识,凝聚党员力量,他与村“两委”组织评选党员示范户、设立党员先锋岗,引导党员亮身份、作表率,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人心齐了,工作也更好开展了。”万海勇说。
目前,白道村冬桃产业从最初的110亩发展到400多亩,桃农亩收入近万元。不仅告别“软弱涣散”,白道村还在成功创建“三星”支部的基础上,计划多创一个“产业兴旺星”,摘得“四星”。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雁”。
在“五星”支部创建中,我市结合全市的农村工作实际,对标“支部过硬星”创建标准,紧抓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关键少数,全面推广实施“头雁工程”,探索构建“优选、精育、严管、激励”“四位一体”机制,促进村党支部书记队伍选配源头进一步充实、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能力素养进一步提升、干事创业精神进一步激发。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选拔339名“兵支书”、192名“女支书”、98名“青年支书”、139名“大学生支书”回村任职;储备优秀后备干部2万余人、平均每村3名至5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干得好的有荣誉、有待遇、有舞台。”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对在乡村振兴一线打头阵、扛硬活、出实绩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拓宽晋升渠道,对特别优秀的纳入了新乡先进群体进行重点培养,极大提振了村党支部队伍的创业热情。
兴产业
鼓起农民“钱袋子”
在卫辉市唐庄镇南社村,每天从凌晨三四点开始,一辆辆三轮车、小型货车开往蔬菜批发市场兑购蔬菜,准备售往城区超市、新乡市区各大市场。
南社村党支部书记赵春生说:“现在蔬菜产业是村内的重要产业,全村种植蔬菜面积2000亩,品类约30种,年产蔬菜3500万斤,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村民增收致富干劲十足!”
“五星”支部要创建,产业兴旺是关键。去年以来,卫辉市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鼓励蔬菜连片种植,做大做强蔬菜种植经济,全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既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鼓足了种植户的“钱袋子”,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集体有,跟你走;集体无,没人服。”这是多数村党支部书记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多种发展路径,引导各地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探索资源开发型、物业租赁型、资产盘活型、乡村旅游型、农业生产型、联合发展型等多种发展路径,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这几天,辉县市高庄乡大史村的田间地头繁忙而有序。在地黄采收机械轰鸣声中,群众正忙碌地分拣、装袋、转运一颗颗鲜地黄,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这不仅是大史村丰收的季节,更是我市“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大史村位于高庄乡西南部,拥有4300亩的耕地,砂质土壤深厚,为药材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村“两委”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决定利用土地资源优势,流转300余亩土地发展地黄种植。2023年,大史村又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实施“七彩田园·美丽高庄”田园综合体项目,争取上级资金50万余元建成烘干房,将鲜地黄加工成干地黄,使亩均经济效益提升到2万余元。
在“产业兴旺星”创建中,我市坚持“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推动形成原阳预制菜、延津优质小麦制品、卫辉食品饮料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建立健全“双绑”机制,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全市1425个村和882个龙头企业签订“双绑”协议、绑定21万农户;学习浙江省探索实施强村做法,先行组织22个村进行试点,产生收益1748.5万元、村均实现增收79万元。
市农业部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集体经济空白村基本清零。
福星照
乡村和谐更宜居
这几天,延津县石婆固镇北王庄村新建成的垂钓园将对外开放,正式迎客。
“这个垂钓园是利用废弃坑塘改造的,是我们村在‘三通一规范’建设中谋划的乡村休闲游项目。”村党支部书记胡好礼告诉记者,这一项目不仅改变了生态环境,群众也有休闲的地方,还带动了村里的休闲旅游。
从“脏乱差”蝶变成“绿富美”,“三通一规范”工程补齐了北王庄村的建设短板。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村里目前已实现自来水、天然气、污水管网全覆盖,同时硬化道路2.6万平方米,栽种景观树,填埋荒坑废滩,建起文化广场。
2022年11月,我市试点推进“三通一规范”工程建设,后渔池村作为获嘉县首批试点村,仅用半年多的时间,让曾经污水横流、道路泥泞的村庄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
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堤村,在党支部书记陈来胜带领下,依靠自身力量,创新实现了“七通两入地”,即道路、污水、雨水、自来水、燃气、暖气、监控通;强电、弱电入地。东大阳堤村成为全市乡村建设的“样板”。
和美乡村建设不仅要“面子”美更要“里子”实。在乡村建设方面,我市将“三通一规范”作为“五星”支部创建重要任务,纳入“生态宜居星”“一票否决”项,坚持市、县、乡、村书记一起抓,相关部门共同抓,合力解决乡村建设各类问题。
截至目前,我市自来水“户户通”实现全覆盖,1238个村启动道路“户户通”,1025个村启动污水管网“户户通”,475个村启动弱电规范工作。
在乡村“数治”方面,我市健全“党建+大数据+全科网格”体系,2023年,全市平安村达标率89.4%,高于省定目标9.4个百分点,省交办信访突出问题化解率达93.8%;深入开展“婚嫁新风进万家”“星级文明户”创建等移风易俗活动,全市星级文明户认领覆盖3140个村,农户认领113.8万户,新建成功能完善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0个、小区党群服务站点210个,80%以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达500平方米以上。
“‘五星’支部创建,标准高、要求严,我们要继续发扬‘辉县人民干得好’时代精神,聚力克难攻坚,全面发起冲锋,力争今年再摘‘五星’。”辉县市孟庄镇南陈马村党支部书记王政仁信心满满。
俯瞰牧野,一个个走向更加幸福和谐的乡村,正成为这片土地上崭新的名片,百姓的幸福路径、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在“五星”支部创建中不断向远方延伸……
实践者说
“五星”创建 创出美好生活
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堤村党支部书记 陈来胜
为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五星”支部创建中的主力军作用,我们把乡村振兴的发展与党建的第一责任紧密结合起来,以“五星”创建引领性、指导性、操作性、规范性的务实和创新,全面地解决了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根本性的工作方向,进一步推动提升了基层党建引领综合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创新创优,推动产业发展。把“五星”支部创建和村级产业经济综合发展融合在一起,精准发力,整合资源,实现借力发展,合作共赢,引进大小13家企业在我村落地生根,实现村民充分就业;为拓宽集体和群众增收渠道,积极推进建设“康养+医养+文化旅游”项目,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装上强力引擎。
氛围浓厚,用心创建。秉承“发展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文化”的工作理念,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为“五星”支部创建“支部带头、党员争先、村民参与”提供了浓厚的政治氛围,全面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和荣誉感。
用情办事,共建共享。我们村坚持绿色发展,以党建引领保生态的一项准则,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建成了120户独院住宅、6幢11层小高层,完善了水、电、天然气、暖气等设施,建成了一个高低有序、错落有致、功能齐全的花园式新村,让良好的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民有所呼,我有所行。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五星”支部创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利用“网络+网格”、党员联户、干部包片,使“五星”支部创建活动有活力,看得见,摸得着,让村民实实在在参与到“五星”支部创建活动中来,使东大阳堤村更平安、更宜居、更文明、更兴旺、更美好。
观察者论
打造更多“千万工程”的“新乡样板”
市委党校副教授 蔡慧敏
“五星”支部创建是省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是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党在基层执政根基作出的重要工作部署。
2022年以来,我市“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如火如荼,取得了不少亮眼的成绩,尤其是去年以乡村建设为抓手,汇聚创建合力、健全推进机制,还将“五星”支部创建纳入主题教育任务当中,探索出不少成功经验和做法,如乡村建设“三通一规范”提升“五星”支部创建质效、获嘉县“3533”党群代表议事会制度、原阳县“一线工作法、半天室内工作法”等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总结推广。
我认为,新乡“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抓“关键人”,参与主体是支部,责任主体是各级党委,各级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书记带头,扛稳了第一责任,层层传导了压力。二是抓“示范”,充分挖掘我市先进群体精神优势,用身边人带动身边人,强化“五星”支部创建典型培育,在全市树立了一批可学可做、可追可及的先进典型,让大家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在全市掀起了对标提升、比学赶超、竞相出彩的浓厚创建氛围。三是抓“保障”,各部门积极联动,发挥职能作用,形成了工作合力。
今年是中央号召“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的开局之年,新乡广大基层党组织要坚定不移、继续走深走实“五星”支部创建工作,紧紧扭住“五星”支部创建这个“牛鼻子”,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打造更多“千万工程”的“新乡样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改荣 苏洪峰 翟京元 丁艳冰 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