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主旋律传记电影,越来越注重丰富题材故事、创新表现形式,以避开人物被时代的宏伟气魄和重大事件湮没的雷区。不少影片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多角度地表现主人公的心灵世界,突出其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增强亲和性,并在对美好人性的挖掘中揭示人物行动的内在逻辑。《钱学森》以钱学森向蒋英求婚的浪漫一幕作为开场,用大量场景表现他们的婚姻生活,爱国情怀与坚贞爱情相得益彰。以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为主人公的电影《秀美人生》,着力渲染黄文秀与家人的亲密关系、与土地一起生长的情感基因,从而使她离开大都市回到偏远山村担任第一书记的选择,以及与村民的亲密关系显得合情合理。《我的父亲焦裕禄》则将焦裕禄置于人伦亲情的网络中,以亲人的视角刻画其作为儿子、父亲、丈夫的多个侧面:对母亲的思念和依恋、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与浓浓爱意、对妻子的体贴与愧疚……这种日常化的表达,使焦裕禄从“县委书记的榜样”变成了一个会呼吸、有温度的普通人,消弭了其特殊身份与普通民众之间的距离感,并使其对百姓的深厚感情植根于特殊的人生经历和人性深处对善的向往之中,为人物行动找到了生活和情感的依据。
为了使主人公形象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主旋律传记片注重从人物平凡的底色中提炼出鲜明的性格,使朴素的情感升华为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一种执着的追求、一种矢志不渝的信仰,以此构成作品的灵魂。其主要手法是把人物置于一系列极端情境中,在艰难的挣扎、选择和行动中,淬炼出超越常人的精神境界。《杨善洲》中,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决心种树抵御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却连遭挫败:辛苦种下的漫山树苗被毒草毁掉;换种经济果木,却因图便宜买了劣质果苗,林场职工两年劳动化为泡影……在接踵而来的打击中,杨善洲坚强的意志、求实的作风和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情怀跃然银幕。《袁隆平》中,立志要让全天下人都吃上饱饭的袁隆平,在同事不信任、家人离世、科研经费短缺的困境中艰难探索,其博大胸怀和拼搏精神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