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董文胜 通讯员 王立奎)2016年,新乡市始终把就业促进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形成了具有新乡特色、以鼓励创业创新为特点的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人社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就业促进工作协调机制,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创新思路、克难攻坚,全力以赴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努力打造创客之乡、创业之都、创新之城,强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亮点一、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万。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全面落实积极就业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47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8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8%,有效控制在4.5%以内。
亮点二、发放就业创业补贴超过1个亿。全力以赴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发放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性补贴11915万元,惠及城乡劳动者4.33万人。为大中专学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创办的65家实体申报大众创业项目扶持资金253万元,为初次创业的81名大中专学生发放一次性开业补贴40.5万元。为新乡学院等4所高校的514名学生发放求职补贴51.4万元,为906名大学生发放见习补贴166.3万元。
亮点三、搭建市级创业孵化平台10个。认定新乡863科技产业园、封丘县电商创业园等6家为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市财政分别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补贴;新乡863科技产业园、新乡市朝歌电子信息科技园被认定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财政分别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补贴。目前,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达到10家,其中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4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孵化场地、资金支持和“一揽子”的扶持政策服务。
亮点四、全国就业宣传先进保持12年。编印发放新乡市就业创业工作文献资料、便民服务手册等宣传资料3万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积极撰写各类新闻信息,大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创业典型、工作经验,被市级以上报刊和政务信息采用28篇,其中,省级以上11篇,《让百姓获得更多福祉》先后在中国就业、省人力资源开发、新乡展望等媒体上刊发,使我市就业创业工作经验得以宣传和交流,连续12年被评为全国就业宣传工作先进地市。
亮点五、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典型20名。积极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涌现出一大批不怕艰难困苦、勇于拼搏创新的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人员创办的经济实体。市人社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和市残联六部门联合授予焦丽丽、王恒等20名同志为新乡市十佳创业之星、新乡市创业标兵;同时,对事迹突出的杨鹏、李春红等同志分别授予新乡市五一劳动奖章、新乡市新长征突击手、新乡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亮点六、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过5亿元。积极扶持大中专学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创业,以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总金额5.88亿元,其中,发放个人贷款5982笔,金额5.86亿元;小企业贷款1笔,金额200万元。通过创业担保贷款帮助5982名创业人员顺利实现了自主创业,辐射带动和吸纳179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亮点七、精心组织创业培训超过1万人。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适应新形势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需要,健全完善创业培训体系,形成“创业意识培训+创办(改善)企业培训+创业实训”的培训格局,组织登记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村劳动力、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开展创业培训16998人,进一步提升了创业者的技能素质,增强了创业者的创业激情。
亮点八、组织专项服务提供岗位3.8万个。先后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公共就业专项服务活动,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新乡人力资源网、搜才网等网站和信息发布栏、电子大屏,多渠道发布岗位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方便快捷的就业服务,召开专场招聘会40场,组织1600多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38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8530余人,逐步形成了“多形式、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工作格局。
亮点九、全民技能振兴培训超过12万。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强市战略,不断完善政府推动和政策促进机制,积极探索多元化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高等院校的示范作用,做好做实技能培训,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和鉴定评价工作,进一步推进全市民技能振兴工程示范市建设,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全市组织各类培训12.2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培训4.8万人,劳动预备制培训1.05万人,高技能人才培养8884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3.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2.4万人,全民技能素质进一步得到提升。
亮点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100万。围绕“民生为本”工作主线,积极抓好民生保障工程、家庭服务业促就业、返乡农民工创业、贫困劳动力和新型社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工作,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扩大转移就业规模,提升转移就业层次,增强农民职业技能,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全市组织招聘会56场,免费发放“春风卡”及外出就业宣传资料21.2万余张,提供免费服务5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4.94万人,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1.84万人。
(编辑 空庐)
责任编辑:易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