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融合,正在释放国家“战略+”效应

2017-02-04 15:56:58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年的钟声,唤醒春的脚步。奔跑的新乡,更加坚定有力。

   新岁初临,中原城市群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新乡成为核心发展区。2016年阳光明媚的春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迈入创新尖兵“国家队”。在此之前,国家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国家循环经济创建市、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宽带中国”示范市等“国”字号“金字招牌”,集束向新乡涌来。

  放眼河南,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紧锣密鼓,加快郑新融合发展上升为全省战略,古老而年轻的中原大地开启新的征程。

  凝视如此之多、如此之重的“金字招牌”,既有组合性国家战略,又有单项针对性政策,新乡又将以怎样的姿态,把“顺牌”打顺、把“好牌”打好?

  肩负着构建郑州组合型大都市地区的重要使命,走向深度对接、全面融合的郑新融合发展之路,无疑是用力擦亮“国”字号“金字招牌”,充分释放国家“战略+”效应的试验田、主阵地。
(一)
   国家战略规划关联新乡,国家战略平台花落新乡,不是偶然机巧,也非唾手可得,而是基于大中原视域下新乡的战略区位考量,基于产业变革大势下新乡的产业基础使然。

  深入历史的深处,我们寻觅到些许启示。从牧野大战到官渡之战,再到陈桥兵变,周、三国、宋王朝的肇始于此,影响和改变了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得中原者得天下,山河拱卫的新乡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历史,常常凝练成一次次选择;选择,又常常开启一段段崭新历史。

  半个多世纪以来,脚下的这片土地,工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善,创新因子鲜活,先进旗帜飘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也为中原出彩、中国实践贡献了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方兴未艾,协调发展、创新发展成为新鲜主题,时代目光再次打量新乡和新乡所在的中原大地。

  中原是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区域经济位置特别重要。”省社科院院长张占仓研究员认为,“不仅如此,中原历来都是中国的脊梁,只有脊梁崛起,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才具有重要意义。”
张占仓,这位专注经济地理学的知名学者同样认为,国家战略持续落地河南,既能照顾到河南“十八兄弟”,也能照顾到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区,从而助推中原崛起。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对新乡获得的6块“国”字号“金字招牌”,也有着深刻的见解。

  “这是新乡自身发展的优势所致,如果没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发展优势,政策再倾斜,也发展不起来。”宋向清如是说,这体现了国家对新乡的重视与厚爱,也是新乡对全省、对国家的担当,新乡应格外珍惜这些政策带来的机遇。

  在宋向清看来,6块“国”字号“金字招牌”,也是6项“国”字号利器,各有侧重,但整体上都是为了提升新乡的综合实力,都是激发新乡对全省大局的担当。

  省十次党代会首次提出,要加快郑新融合发展,建设组合型大都市地区,提升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国家“战略+”持续发力,郑新融合加快提速。宋向清表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应作为引领政策,发挥头牌效应;国家产业集聚集群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市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应成为支撑郑新融合发展、新乡新一轮腾飞的政策两翼,发挥助力、加速、平衡和稳定作用;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宽带中国”示范市应成为郑新融合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只有把这6张好牌打好,郑新融合提速发展就增添了新动能。

  时间是最好的作者,书写了历史,更不断掀开新的篇章。
(二)
   抚摸着一个个“金字招牌”,新乡从来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充满发展自信,怀揣这分自信,前行的脚步必将更加铿锵有力。

  然而,天下之事,虑之贵详。我们信心满满之时,尤其不能妄自尊大,不能不清醒地审视自身积累的“成长烦恼”和“发展烦忧”。

  谈创新,我们拥揽8所各层次高校,252家省级以上科研院所,但创新体系尚未织密严实,创新活力尚未充分涌流。

  看产业,我们工业门类集全,产业基础较好,率先在全省开启产业集聚集群先河,但偏重的产业结构、偏弱的县域经济、累积的环保压力,交织并重,集中凸显。

  说农业,我们较早探索农村综合改革,但农业与科技黏合度不高,农产品产业链不长,农字号特色品牌依然没有叫亮,“互联网+农业”新兴模式依然尚未形成,农民增收致富、脱贫攻坚的难题依然横在眼前。……

  今天,举全省之力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号角已经吹响,构建组合型大都市地区的长征已经启程,加快郑新融合的战略已经上升为全省方略,我们在理论上有了更加科学的认识,在难题上有了更加清醒的谛思。唯有“行之贵力”,方能擦亮一系列“国”字号“金字招牌”,方能在破解自身难题的同时,为全省发展提供新乡经验,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新乡力量。
(三)

  “创这些牌子不是看的,而是用的。”这句朴实清醒的解读,道出了“战略+”的真谛,更指明了实践方向。

  加快郑新融合,释放国家“战略+”效应,要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统领,以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为“归宿”,以优化存量和“一招四引”扩充增量为途径,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推力,解决制约当前、利好未来的重大问题,推进产业提质发展。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块牌子,把郑洛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郑新融合的根本加速器,也应当成为加快郑新融合的第一驱动力。

  用好这一政策,我们就要着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生物医药、电池电动车、电子信息三大战略新兴产业,我们瞄准目标、铆足力气,积蓄多年,正待壮大。郑新融合发展,产业是根本,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应在蓄力中主动对接郑州产业链条,既要彼此错位互补,又要竞争发展,应在开放中积极借力郑州,融入全球供应链。也唯有如此,三大战略新兴产业才能快速成为三大战略主导产业,才能成长为支撑新乡长远发展的参天大树、“四梁八柱”。

  用好这一政策,要把驻新和我市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特长,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完善协同创新平台,最大限度地调动高校、科研院所的软、硬件优势和力量。要尽力发挥我市企业研究中心众多的优势,围绕产业集群组团发力,引导其优势互补、联合攻关,走出一条投入少、见效快、实用强、
有特色的创新驱动路子。

  河南省天利工业炉有限公司,一个中小型“隐形冠军”,正因为率先入驻新乡市机电装备科技协同创新创业中心,与河南工学院协同创新、联合攻关,一举拿下106项发明专利,使公司成为国内同行佼佼者。
正是赖于全球视野、国际标准,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科隆集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动摇,产品成为几十家国际名企的信赖品牌,从而走向全球。公司也因此成为郑新融合中的产业融合标杆。

  国家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这块牌子,全国只有4个,新乡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1个。这是新乡破解自身难题的历史机遇,也是新乡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集群创新发展提供经验的重大使命。

 用好这一政策,我们要着力推动支柱产业发展。特色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现代家居四大支柱产业,这是新乡当前最大的“家底”,同时站立在转型升级、提质发展的时代风口,郑新融合发展,四大支柱产业当仁不让。

 用好这一政策,要首先理清企业存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围绕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建立相关平台,打出帮助企业降成本的“组合拳”,宜“一企一策”,绝不要“一刀切”,真帮实助,帮在点上,助出实效。要下大力气优化产业集聚集群的良好生态环境,促进支柱产业集群发展,尽快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规模较大、关联度强的产业集聚。

  市工信委坚持学习与调研,以企业问题为导向,连续两年带领企业家走出去,学新知、取真经,使一大批企业家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本领。

  红旗区、辉县市、延津县、原阳县等县(市)、区,紧跟时代步伐,贴近产业需求,打造公共服务平台,释放了“吸铁石”效应。阿里巴巴等国内顶级电商平台,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互联网支撑;从郑州溢出的金祥现代家居产业园,以商招商,汇聚了大信等一批家居名企后并不满足,毅然建设国家级家居检测中心,打造国内现代家居高地。

  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市这块牌子,是破解新乡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突出矛盾的利器,也是规避郑新融合产业弯路的新招数。

 用好这一政策,我们要推动传统产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通过循环化改造,切实把污染降下来,
加快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以技术手段全面推行污染治理、废物利用和清洁生产技术,要以资源整合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相互利用和再造利用,要以市场思维培育节能环保、社会废弃物、循环经济咨询服务市场,要以产业理念建立生态型、循环型系统,要以工业园区现代标准建好管好园区。

 新乡大北农集团一诞生,就打造“种养加”循环经济模式,形成全链条、全循环经济产业链,唱响了“绿色循环经”。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不惜重金,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实行源头控制,致力于循环经济,污水零排放项目成为样板,在全国同行业推广。

 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两块牌子,是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推进农业科技化的利好政策,也是新乡成为郑州组合型大都市地区特殊功能区的重要支撑。

  用好这两项政策,我们要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业竞争力。
原阳大米、延津小麦、封丘金银花和辉县的太行特产等特色农产品,应更加注重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发挥龙头作用,尽快做大做强做优品牌,为组合型大都市地区供应“绿色餐桌”。

 “宽带中国”示范市这块牌子,是新乡走好信息化之路、打造智慧城市、实现经济“换道超车”的重要保障。我们要通过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产业新业态,着力推动新业态、新经济发展,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让城市发展更加智慧,给市民带来更多方便。

 国家级“战略+”扑面涌来,我们有理由自豪,但没理由自满。这是一分厚重的国家使命,更是一分沉甸甸的历史重任。并非我们异常出彩,才交给我们,而是让我们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以破解自身难题,推动提质发展,以创造成功经验,带动更多发展。

 机遇在手,行之贵力。我们必须拼出全力,真抓实干、少说多干,以开放的心态,破除郑新融合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以系统的思维,在郑新融合中一体推进各种战略规划和平台,尽快形成“1+1>2”的组合叠加效应,让“金字招牌”实至名归、鲜亮深邃。
 
总策划:杨军 张牧童
协 调:张蔚寰 王高峰
采 写:刘军旗 翟京元
 
 
责任编辑:易树功

关于 效应 正在 战略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