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父母心,钱惠茵53载行医路

2016-06-20 20:02:04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悠悠五十载
呕心沥血,诊治患儿无计量
功德无限,赞誉锦旗劲飘扬
谆谆教诲,言传身教
师尊身影怎能忘
朴素无华,洁净如莲
医德处处闪辉光
淡泊名利,低调处事
嘱将病人放心上
我等誓言遵师言
践医德传承永不忘
      ——新医一附院儿科全体医生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生特鲁多博士
    仁术三两样药,意济苍生苦与痛半个世纪,从未出现过事故
    数不清没买车票的人,簇拥着两位老人,一股脑儿地进入候车大厅。
    这是2016年6月17日下午5时的京广铁路卫辉火车站。
    车站工作人员一阵慌乱,一名工作人员忽然认出,这不是曾经给自家孩子看过病的钱阿姨吗?
    他们少有地违反了工作纪律,把人们放了进去。
    候车大厅即刻热闹起来,合影、拥抱、祝福……
   不断有人认出了她——钱惠茵,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新医一附院)儿科医生。
   因为,他们,或者他们的孩子、孙子,都曾找过钱惠茵看过病。
   30分钟后,K1101次列车缓缓驶出站台。
   新乡——无锡,两地从此因为一个老人而有了情感。
  “爱无锡,因为你”。更早些,新医一附院的医护人员打出了这样的条幅。他们知道这一天终难割舍,他们明白,再热烈的送别,都无法填补以后距离带来的思念。
  送别后,当大家都静下来时,才能认真地回忆那些往事:治病对别的医生而言,也许仅是一种工作,而对于钱惠茵,则近乎一种爱好。既然看病是唯一爱好,那就决定了她在这个领域的精益求精。他们现在也才注意到,行医53年,钱老师居然没有一次差错,没有一次投诉。
   2013年,安阳滑县魏自立8岁的儿子持续低烧,辗转求治多个医院都没有看好,找到这里时,钱惠茵拿听诊器往腿上一敲,便得出病毒性脑炎的结论。
   魏自立不信,在别的医院花上千元做检查没有确诊的病,她怎么一敲就敲出来了?
   别说他不相信,就连北京的专家也颇为敬佩。
   一名危重患儿在新医一附院看过后,不相信钱惠茵下的结论,又托关系到北京一家知名医院进行诊断,运用了最先进的检查设备,加上多名专家会诊,结果与钱惠茵的结论一字不差,北京的专家看了钱惠茵的诊断对家长连发感慨:你们当地有这样的医生是百姓的福分啊!
   30多年前,钱惠茵到延津县丰庄镇卫生院巡回义诊,一个重症肺炎患儿送来时刚停止了呼吸,她和护士赵喜雨轮流对患儿口对口呼吸并心肺复苏,半个小时后,患儿竟奇迹般醒了。
为此,患儿父母各取两人名字中一字,为患儿改名“惠雨”。几十年间,惠雨及惠雨的儿子,以及他们的亲戚、邻居看病,非钱惠茵不找。
    他们不知道,早在1958年,钱惠茵就是上海第二医学院的保送生,学了5年儿科的她,曾放弃了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抛来的橄榄枝,在河南汲县(今卫辉)这样一个县城一干就是53年。
    他们不知道,钱惠茵把看病已经当成了使命,她拒绝现代通信工具,为的就是排除干扰,把除了休息之外的一分一秒都用于给病人看病。为了多看一个患儿,少上厕所,她数年来养成了不喝水的习惯,在诊室一坐就是一上午。
    他们不知道,她每年直接教的儿科学学生就有60余名,现在有总计超过千名儿科医生分布在全国各地医院。
   仁心不急不慌,耐心诊断复杂病不争不要,一心祛除患儿痛
钱惠茵常说,小儿是父母的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把小儿的病看好了,就是拯救了一个家庭。
  钱惠茵在新乡医学院是教授,在新医一附院是医生,不管哪个身份,她都会不厌其烦地说,儿科的病很简单,但变化快,重要的是用心。
   医者,三分看病,七分医心。
   她给所有人的印象就是爱笑。坐诊时,她每天要看60名左右患儿,留给每个患儿的时间只有不到4分钟,但只要她的手搭在患儿额头,拿听诊器往肚上或者腿上一敲,家长的心马上就踏实了;一些患儿只   要看到钱奶奶来了,竟能破涕为笑。
  但她也发过火。每年她都要带60多名学生,在医疗过程中,哪个学生动作慢了,检查中出现了纰漏,她会毫不留情地进行批评,并告诫学生:一点失误都可能误判误诊,马虎不得。
   严厉的批评之后,再手把手地教,和风细雨抚过学生的心田,情谊的种子就这样在岁月中长成大树。   以至于在她离开卫辉这天,北京、上海、郑州、开封等地的学生,几乎把家里的电话打爆了。
杏坛数载,桃李满天。她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医术,还有医德。
  她看不得医生收红包。早年困难时期下乡时,乡亲们把最好的疙瘩汤端给她时,这名在大城市长大的南方姑娘哭了,她知道乡亲们太多的不易,一场病就能从经济上打垮一个家庭。数年来,每次给病人看病,她能不做检查就不做检查,开的药也是相对便宜的。
   有的患儿家长出于感谢,从医疗费中挤出二三百元红包给她,她转身就替他们交了医疗费。许多家长   在数年的往来中与她结成了亲戚,她还要让他们把一包米、几个红薯拿回去。
  她瘦弱的身体,哪里抵挡得住常年的劳累,年轻时一米六多的苗条身材,如今严重驼背。她血压高,肝功能也不好,还动过手术。有一次劳累过度,摔倒后折断了6根肋骨。
   她的专业是小儿癫痫,她放心不下的,还是儿科的发展。中国有900多万癫痫病人,其中500万都在10岁以下。就豫北来说,儿科医生的缺口将近一半。她曾在不同场合呼吁发展儿科,扩大儿科学生的招生。
  她说,我一辈子就是给患儿看病。6月11日,端午假期里,她最后一次坐诊。此时,她已80岁了,就在这天上午,她一口气看了45个患儿。
  精神一面镜子,映照着世俗灵魂一种精神,砥砺着代代医人
  这是一个炙热的清晨,新医一附院院史馆前。
  下午动身离开,她再次来到了这里。这是一座老建筑,历经了120年的风雨,53年后的这个夏天,她最后一次站在三层楼前。
  儿科主任来了,护士长来了,年轻的医生来了,他们都是钱先生的学生。在白与粉两色映照下,她慈祥了半个多世纪的笑脸上挂着泪花。
  从一个原点出发,又在这个原点无限坚守,一个当初只有5人12张病床的儿科,发展壮大为拥有300多  张病床、7个病区的省级重点学科,从一个逼仄的科室,辐射到2.85万平方公里的豫北大地,她推动  了、见证了这一伟大征程。
  康德说,最崇高和最令人敬畏的东西,是我们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18岁那年,她入了党,从而产生对共产党的信仰,这种信仰一旦在一个人的内心建立起来,是很坚固的。
  蜗居在北方小城里的她,不在课堂里教授学生,就在门诊里把脉,抑或在病房里查房,53年从未主动间歇。
  53岁那年,她评上正教授,这是迟来的学术肯定,之前是能让则让,尽量照顾其他年轻的医生。
  61岁那年,她退而不休,继续坐诊。近20年来,她虽“眼不花耳不聋脑子能使”,但体内之恙,多人不知。
   以八十高龄,行走杏林半世纪,仁心宅厚,仁术高精,从未收过患者一分钱红包,从未让百姓多花一分钱,从未出过一起医疗纠纷或事故,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救的是伤,医的是心。
   如一树标杆,丈量了医者水平的高低,若一面镜子,映照了医界灵魂的明暗。群星灿烂的天空,那颗不老的星星,照耀了半个多世纪,生发了、拨亮了、承继了最美的“仁心仁术、博济惠民”情怀,那位普通的共产党员,闪烁着平凡而极致的党性光辉,砥砺着后来者进取向善。
责任编辑:易树功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