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 让改革释放更多红利

2016-01-14 09:47:26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件件事项关系群众福祉;
谋划、推进、落实、完善,步步改革解决民生难题。

   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回首2015年,新乡的全面深化改革更加凸显“民生坐标”。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的“切入点”,这三点成一线,串起了新乡民生改革的主轴线,也串起了新乡人民的幸福链。改革关键之年,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批批“含金量”高的民生改革举措陆续推出,一项项“获得感”强的民生改革红利加快释放,一张张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正逐步展现在新乡人民面前。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为百姓托起民生底线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历来被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阀”,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
    ——让“老有所养”更公平、更持续。2015年,我市顺利实现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之间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城乡居民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进行双向衔接。目前,我市城镇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0余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保持在99%以上。
    ——养老并轨化解双轨制矛盾。牵动人心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改革实施办法于近日落地。也就是说,从2014年10月1日起,全市参改的公务员、参公人员和事业编制人员,要同企业职工一样开始缴纳养老保险,此举意味着延续20余年的养老制度藩篱被打破,双轨制将一去不复返。
   ——提高低保标准,补齐收入“短板”。保障和改善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一直以来都是市委、市政府抓民生改善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做到了“应保尽保、按标施保”。按照新标准,市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20元,各县(市)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400元;农村低保提高到每人每年2600元。

  不断完善就业创业体系
   ——为梦想者插上翅膀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近年来,我市从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入手,不断探索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将“输血式”社会救助转变为“造血式”帮扶就业。

  ——预防失业有保障。我市作为全省唯一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城市,积极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降低企业失业保险费率,健全失业动态监测和失业预警制度,两年多来,共为119家受经济形势影响企业拨付稳岗补贴1500余万元,稳定岗位11575个。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补充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用于支持就业创业,共发放小额贷款2130万元,带动就业8175人。

  ——创业就业有帮扶。积极应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招工难、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制定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落实意见,大力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加大促进就业工作力度,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等群体就业帮扶。同时,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再升级,将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调整为大众创业扶持资金,并加大对创业群体的资助力度,全市就业形势持续保持稳定。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将户籍藩篱彻底打破
户籍制度是奠定我国经济社会秩序的基本制度之一,也是形成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主要根源。户籍制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消除城乡制度壁垒。

   2015年11月,我市正式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户籍管理实施细则,在建立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县级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宽我市城区落户限制,实现城乡人口有序转移。成建制转化一批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居民,重点解决一批已进城就业定居农民工落户问题,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权利和义务。同时,注重配套政策的制定落实,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从真正意义上解决城乡户籍的差异。

  深化教育制度改革
   ——让阳光雨露普润学子
一个完善、公平的教育制度,就是让每一个孩子(无论其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无论其家庭条件是否富足)都享有同等教育资源的权利。我市的教育改革正在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回应着每一位家长和孩子的期盼。

   2015年,以建设教育强市为目标,我市积极开展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工作,加强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成为全省唯一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城市。围绕“抓均衡、促公平”的理念,我市进一步深化多元合作办学,在全省率先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轮岗交流,促进合作校之间协同发展。多元合作办学从市区向全市铺开,各县(市)489所学校结成247个合作体,薄弱校在教学、管理、招生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

   ——促进硬件均衡。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为统领,以开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学校”创建活动为载体,扎实做好“全面改薄”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工作,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促进师资均衡。进一步推进多元合作办学,探索“名校+新校”“名校+民校”“名校+弱校”等办学形式,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选派500名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实现以强带弱、共同发展。

   ——促进生源均衡。继续实施“名校减肥瘦身,弱校强身健体”计划,规范招生秩序,治理择校问题,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优质、适合的教育。

   ——促进管理均衡。以开展“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学校”创建活动为载体,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学校日常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和现代化水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为群众开出惠民药方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市医改工作持续聚焦医疗服务这一事关民生福祉的工作,狠抓政策落实,不断释放改革红利,着力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初显。全市17家参改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为群众减轻药费负担2900余万元。
——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全面铺开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签约居民可享受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
——有序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统一使用基本药物、统一进行网上采购、统一实施零差率销售、统一采用电子系统监管,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比例均超省定标准。
——新农合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居民参合率达到99.63%,实现了新农合与大病保险补偿“一站式”结算服务。进一步提高大病保险筹资标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2015年,新农合次均住院费用涨幅低于全省3个百分点,参合农民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让更多人居有其屋
住房乃民生之要,住有所居是每个家庭的殷切企盼。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市高度重视住房制度改革,着力提升保障性住房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住房保障服务。
——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机制。探索利用政府购买服务等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筹集存量房作为公租房源,打通保障房和商品房通道。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新模式,启动公共租赁住房租售并举试点,努力实现建管并重,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可持续运营机制。
——加快棚户区改造。积极破解土地、资金、征收等难题,促使棚改工作在改善民生、完善城市功能和盘活存量、集约用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去年已累计拆迁200万平方米,开工安置房45万平方米。
——住房消费优惠多。引导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出台《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推进住房消费、优化房地产发展环境等22条促进房地产发展的措施。实施税费减免和补贴优惠政策,在市区购买普通商品房的新乡户籍家庭,在政策实施期间给予契税补贴,切实减轻购房者负担。加大个人购房贷款支持力度。同时,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对住房消费的支持作用,放宽贷款条件、提取条件。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让碧水蓝天不再遥远
雾霾天数增加、水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成为近年来百姓关注最多、诟病最多的话题之一。围绕群众关注的焦点,全市打响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采取多项举措推进环境保护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健全各项污染防治机制。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项目实行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强力推进“阳光”环评,保障公众对环评审批和验收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
——全面实施“三大工程”。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防控”,实施“蓝天工程”。通过全面淘汰黄标车、集中整治施工工地扬尘、关闭取缔工业堆儿场、拆改小型燃煤锅炉、购买雾炮车降尘等方式,着力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争取“雾开霾散”。实施“碧水工程”。开展城市河流清洁行动,对重点河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深化工业水污染防治,推动新一轮城镇污水处理厂设施建设,实施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加强河流湖库环境风险管理,全面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实施“乡村清洁工程”。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重点,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点搞好土壤污染防治,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一年来,随着一系列民生领域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民生“蛋糕”在不断做大的同时,力求越“分”越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这些百姓心中的所想所盼,正被改革的如椽之笔书写在幸福新乡的壮美画卷上。
 
 
责任编辑:易树功

关于 红利 民生 更多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