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涵养美丽新乡

2015-11-20 16:36:33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历史不可以再造,文化不可以复制,祖宗创造的东西,我们今天再有本事也不能复制。

   我们的城市建设步伐并没有放慢,但是当我们面对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现代化城市景象时,保护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不断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意识却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强烈。

  新乡人正努力以一种“文化自觉”重新审视历史久远、文明璀璨的常新新乡、美丽新乡,谨记先贤的功德,感悟文化的魅力。

  11月4日至7日,市长王小平带领新乡考察团赴杭州、南京、扬州考察学习城市建设与管理,三地连通城市与历史、融合生态与文明,以文化涵养城市、以文化经营城市的理念与路径,带给考察团成员以启迪、震撼与深思。
江南文化与三地城市建设血脉与共不论是“人间天堂”杭州、“六朝古都”南京,还是“淮左名都”扬州,在城市建设中,用江南文化涵养美丽江浙,都是其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极为重要的一环。

   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山水宝地,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其丰厚的文化积淀,为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今天杭州“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杭州对西湖文化的整合、历史街区的恢复、运河文化的开发、民俗文化的传承都取得良好成效。

   考察团重点考察的杭州西溪湿地则是国内首家国家湿地公园,它既是农民繁衍生息的农耕湿地,又是文人墨客的隐逸之地。在西溪湿地保护过程中,杭州市坚持文化工作“前期介入、中期监督、后期管理”,开展了实地考察、历史考证、编辑书籍、恢复遗存等大量工作,形成了“水在村中,村在水中,人水交映,变幻无穷”的特有生态。杭州市三堡排涝工程则将市政项目与整个城市的形态融为一体,集内外河渠连通、饮水排水以及生态、科技、人文等功能于一体,即将建成的三堡排涝工程将成为一座内涵丰富的水利博物馆,矗立在古老杭州的又一地标性建筑。

  “走进杭州,可以在不经意间找到历史,甚至走进历史。”考察团成员、红旗区区长郑援越称,自己被杭州城市建设与发展立足历史、注重创新的大手笔所震撼,“今日杭州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适合人类休闲、旅游的城市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休闲之都。”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以其独有的厚重传递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为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彰显六朝古都文化,该市陆续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复兴项目。在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该市修复城市遗址遗迹100余处,整理民风民俗400余目,典故记闻270余则,尽可能将历史典籍中的秦淮文化形象化、具体化,使文化深入植根于现实生活。

   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人杰地灵的扬州是人文名城、生态名城、精致名城、宜居名城,该市提出建设“精致扬州”,让质量成为“精致扬州”的有力支撑。在实施瘦西湖水系工程中,该市坚持“护其貌、显其颜、铸其魂、扬其韵”,全力保护文化遗存,时时处处彰显着扬州人精致、细致的做事态度。

   瘦西湖水系工程建设与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融为一体,不仅连通了水系,也实现了城市与历史的连通、生态与文明的融合。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常看常新。蜿蜒曲折的湖道,串起长堤春柳、荷蒲薰风、四桥烟雨、徐园、小金山、吹台、水云胜概、五亭桥、白塔晴云、二十四桥等人文景观,可谓“一步一景、一文一景”。徜徉其中,如同在读一本内容丰富的史书,既充实了知识,又使人得到心灵的升华。

   据悉,扬州坚守“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坚决保护文化遗产,其境内10个遗产点、7段河道被列入大运河遗产区,为大运河成功申遗作出了贡献。

  在杭州、扬州、南京考察过程中,可处处感受到三地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传承。“扬州市实现了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由点、线整治向街区、片区整体保护的转变。尽管如此,他们在古城保护中还不断总结经验,反思在一些重要的文物古迹保护中,往往偏重于物质层面,存在深层次的文化展示不够到位、周边环境的保护不到位等问题。”考察团成员、市规划局局长田子超说。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历史文化特色,避免“千城一面”现象,是很多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而扬州在城市建设中所体现的对历史文化的高度敬畏,值得我们学习。

  解读牧野先贤的智慧、延续新乡历史的文脉

  太行屹立于新乡,黄河流经于新乡,卫水溯源于新乡。
我们的先祖在这片热土上,用他们的勤恳、智慧和勇气创造历史、编织锦绣、孕育文明。新乡历史波澜壮阔,可歌可泣,新乡文化厚重绵长、熠熠生辉。

  共工治水、鸣条之战、牧野之战、官渡之战、陈桥兵变发生于新乡,忠烈谏臣比干、东方谋圣姜尚、孔子弟子子路、智勇名士毛遂闻名于新乡。

   新乡拥有以“牧野文化”为核心的“鼎新文化”。鸣条之战商汤推翻夏启,开创商王朝555年江山。牧野之战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开创了周王朝790年的基业,乃是世界战争史上“文攻武伐、以少胜多、前徒倒戈、统帅制师”“战一日而天下定”的光辉战例。封丘陈桥乃是大宋王朝300多年基业的龙兴之地。如今的新乡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综合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全省前列。

   新乡拥有以“太行文化”为核心的“大山文化”。南太行在新乡绵延上千平方公里,集雄、险、峻、奇、秀于一身,荟萃了整个南太行的山水精华。世世代代太行山人没水吃就凿洞引水,没路走就劈山开路,形成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革命战争年代太行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太行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乡拥有以“卫河文化”“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大河文化”。源于南太行,流经新乡的卫河,自东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基本形成,至今已经历了1800多年的沧桑巨变,是隋唐大运河的支流,是河南唯一一段“活着”的大运河。除遗存的多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外,其沿岸至今仍流传着融进新乡航运人沉重与艰辛的卫河号子,以及极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民风,同时,孕育和繁荣了新乡和卫辉两个历史古城。黄河流经新乡170公里,沿黄滩区面积居全省之首,不仅形成了秀美的沿黄旅游景观,更是孕育了沿黄县城开阔、豪放的“黄河文化”。

   新乡还拥有以新乡先进群体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新乡相继产生了史来贺、吴金印、刘志华、张荣锁、许福卿、耿瑞先、裴春亮等一批造福人民、光耀全国的先进个人,形成了独特的新乡先进群体现象。新乡先进群体拥有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实事求是的宝贵品质、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而绵延不断的“鼎新文化”,厚重的“大山文化”“大河文化”正是先进群体精神产生的丰厚土壤。

    近年来,新乡不仅以德载文,将传承新乡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文明城市有机融合,还尝试以物载文,将历史文化融入城市建设。

   与市行政办公大楼遥遥相望的是一座集博物馆、档案史志馆、城建档案馆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平原博物院。其主体建筑寓意华夏发源地,放射道道“华夏之光”,馆外一条环道如玉带缠腰,馆体呈半圆,取年轮之意,寓意新乡“年年月月都在成长”。

   新建青少年宫位于平原博物院西侧,整体造型如一座巍巍屹立的太行巨石,线条简洁明快,刚健硬朗,又如伟岸少年站立山巅。与青少年宫遥遥相望的是市艺术中心,其整体如列列琴键,其色调深浅不一,在秋日的阳光下或明或暗,闪烁着柔和的光泽。两座建筑一柔一刚,遥相呼应,和谐有致。

   位于城市出入口的新乡高铁东站建筑,取意“竹书纪年”和太行山脉,如一部平放的书,两侧是巍巍山脉。外立面形状如一个古朴的竹简。“竹书纪年”出土于卫辉市,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年体史书,被誉为中国文化史四大发现之一。该建筑将自然与人文、现代与古代完美结合,向世人展示着“新乡速度”、崇文精神。

   据悉,目前,新乡拥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文物点2158处。全市馆藏文物近6万件(套)。

   虽然我市编制了《新乡市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争取各类文物保护专项资金7000多万元,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打下了一定的文物保护基础,但较之杭州等三地差距较大。

   考察团成员认为,新乡城市基础设施大多满足于基本功能的发挥,没有上升到城市形态的高度。“深圳、杭州的钱也不是花不完,但这仅仅是个认识问题、观念问题、方法问题、政策把握问题,而理念问题却是格局问题、水平问题、根本问题。”在各自考察报告中,考察团成员不约而同地谈到了“理念问题”。

   新乡提出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紧紧围绕中心城区生态水系规划,建成中心城区“五湖四河二渠”的生态水系网络,把新乡打造成一个河湖相连、绿水绕城、花香四溢、水绿交融的生态城市。
新乡正在编制的《新乡市市区卫河生态文化建设方案》,将对市区卫河沿线进行整体规划布局,通过对古运河的保护、沿线历史古迹的发掘、航道的疏通、沿线景观的提升和卫河两岸有序的开发建设,逐步形成具有新乡特色,集古迹保护、文化传承、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消费于一体的绿色经济产业带,培育新乡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打造

   畅通卫河、绿漾卫河、亮丽卫河、文化卫河,近期实施卫河市区段10公里生态文化建设,远期实施卫河20公里生态文化建设,塑造具有新乡文化特色的城市品牌,为居民提供一个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和活动场所。

   一张蓝图绘到底,风吹浪打不动摇。考察团成员一致认为,连通历史与城市、融合生态与文明,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虽然,新乡与三地经济体量、人文地理有差异,但我们应学习三地的先进理念、方式方法、认真做事的态度、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对新乡的历史遗迹一定要敬畏、一定要尊重、一定要保护、一定要传承。在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城市水系等城建工作部署时挺然而行、悉心经营、用心呵护。

   “从遗址遗迹到古宅名园、从建筑风貌到街巷‘肌理’,三地对历史文化进行了全面保护。”考察团成员、市水利局局长李国钧说。我们新乡打造水系工程,应当自觉学习三地先进理念,用文化来滋养水系,建设集生态保护、亲水景观与文化传承为一体的亲水平台,从而提升城市建设的整体品位。

   考察团成员、市河渠办主任王太宏告诉记者,水系建设作为城市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以高标准规划为先导,在先期规划中有机融入历史文化元素。要让“一潭清水”通过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文化精神的传承弘扬,变成“一渠活水”,更加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历史品位,丰富城市的文化生活。

   太行碧湖叠翠嶂,清渠玉带绕城祥,商周风雅润牧野,黄河卫水泽新乡。

   新乡古老而常新的“鼎新文化”“大山文化”“大河文化”“红色文化”将为新乡步履铿锵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内涵。
 

责任编辑:易树功

关于 新乡 文化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