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卢璐
寒冷的冬季,人们都希望暖气烧得热一些,却不知过于贪暖会引起“暖气病”。此外“暖手宝”、“暖宝宝”贴等取暖神器若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低温烫伤。那么怎么预防才不被“中枪”呢?11月28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避免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物体
市民王女士为御寒,夜晚在脚踝处贴了一张“暖宝宝”贴,结果一觉醒来,那里鼓起一个硬币般大小的水泡,到医院就诊才知道是低温烫伤了。她很纳闷:怎么不觉得烫就伤了呢?
据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二科主任袁福祥介绍,该科每年冬季接诊的患者中,多数为低温烫伤。低温烫伤是指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造成的烫伤。被低温烫伤的人,通常感觉迟钝或睡觉不易苏醒,以致发生烫伤还不知道。
去年冬季,一名老年患者患“半身不遂”,局部肢体感觉迟钝,长时间捂热水袋取暖导致低温烫伤,待家属发现时已造成三度烫伤。由于创伤较深,只能通过手术治疗。袁福祥建议,热水袋、“暖手宝”外面最好用布包裹隔热;“暖宝宝”贴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不要整夜使用电热毯;不能长时间地贴近暖气片等取暖设备。对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的病人、老人、幼童使用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取暖时,其家人应多巡视查看。
室内采暖控制温度和湿度是关键
每年的采暖季,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的病人就会激增。该科主任医师彭燕称,使用暖气、空调、电暖器等采暖时,市民一般都会关闭门窗,室内空气比较干燥,这就容易让人的呼吸系统抵抗力降低,从而引发或者加重呼吸系统疾病,也就是所谓的“暖气病”。患者通常的症状是口舌干燥、咽喉肿痛、流鼻血、浑身无力、头晕恶心等。
“暖气病”多由空气干燥造成,因此控制好室内温度和湿度是关键。室内采暖时,应将温度保持在18℃至24℃之间,湿度50%至60%为宜。彭燕说,“暖气病”的预防措施有:勤开窗户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可使用加湿器或种植绿色植物,以控制室内湿度。高温干燥的环境还会引起皮肤干燥、瘙痒,需勤换洗衣物,勤洗澡。洗澡时水温不宜过热,不宜使用香皂。在采暖期间,应尽量多喝开水,多吃蔬菜瓜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责任编辑:焦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