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之城 善如潮涌[德润新乡凡人善举的生动实践]

2014-05-05 15:43:23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好人之城 善如潮涌
——德润新乡凡人善举的生动实践

  记者 董文胜

        人间最美四月天。日前,在新乡市区的大街小巷、街道商场,到处都有人举着 “寻人启事”的牌子。人们在帮助一对从南阳来新的老夫妇寻找因病丢失的儿子。
  原来,今年80岁的千玉青老人带着患有精神病的儿子马俊从南阳到新乡看病,却不慎将马俊走失。老人心急如焚,举着“寻人启事”的牌子,在烈日下苦苦寻子。
  1天、2天、5天过去了,马俊杳无音信。
  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母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触动了新乡市民柔软的心。后来,一个人悄悄走近老人,开始帮着寻找;慢慢地,一群人来了,当地几所高校的40多名大学生举着牌子,加入到帮助老人寻亲的行列;再后来,全城的新乡人都行动起来了,有大学生、有公务员、有商人、有出租车司机、有普通市民……2000多人的寻亲队伍开始了全城大搜寻。一场情暖新乡的爱心寻亲行动悄然展开。
  4月13日,千玉青夫妇失踪13天的儿子终于有了消息。一位热心市民在驾车去滑县的路上发现了老人的儿子,并送回新乡,得以使一家人再次相见。两位老人拥抱着儿子,泪流满面,痛哭失声。千玉青老人激动地说:“新乡人都是大好人啊!”
  4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以《河南新乡:八旬老人寻子,全城爱心接力》为题对此事进行了详细报道。那一个个感人的场景,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亿万观众为之动容。
  其实,“八旬老人寻子,全城爱心接力”只是德润新乡品牌建设活动中千百个美德故事中的一次精彩体现,只是德润新乡主题实践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在牧野大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文明新风激情洋溢,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风起云涌。在这个城市里你能感觉到:人心思善、人心向善、人人尚美蔚然成风,全市处处以蓬勃的朝气、崭新的面貌,诠释着公民道德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的丰富内涵。
 
一盆花香满一座城
——献爱心成为
新乡人的一种时尚
 
  一个30平方米的院子里,摆满了各种盆栽鲜花;一群群人排着队来到这里,不问价格、不挑品种,放下一两百元,拿起一盆花就走。
  进入4月份,位于新乡市高新区关堤乡政府对面的花店里,人突然多了起来。4月20日,记者随着人群来到这里。17岁的店主何川正忙着给客人搬花送花,累得满头是汗。何川兴奋地说:“这个月来了很多人买花,我妈妈的病有希望了……”
  何川13岁那年,父亲入狱;爷爷奶奶受不了打击相继离世。何川不得不辍学回家,帮助母亲带着2岁的弟弟照顾支离破碎的家。屋漏偏逢连阴雨。2013年年初,何川的母亲又突然中风,失去了劳动能力,本来拮据的日子更加困顿。在好心人靳先生的帮助下,何川租了一个空院子,然后进些花卉,在门前摆摊售卖,养家口。
  刚开始,每个月才收入300元左右,一家人过得异常艰难。4月5日,何川家的遭遇经《平原晚报》报道后,市民张新波第一个带上粮油等生活用品去看望,并现场捐钱买花。4月9日,新乡市义工联的爱心人士来到这个苦难的家庭,帮助何川养花卖花。临走,他们每人还放下几百元买盆花。
  从4月10日到4月11日,仅两天时间就有150多人到何川家捐款赠物、购买鲜花。市民李女士说,看到何川一家的不幸,她们几个朋友相约去买花。出租车司机知道后说:“算上我一份,车费免了。”一些好心人还在微博、QQ群、论坛上发帖子号召市民,前去买“爱心花”。
  全城大爱,感动了无数网友。网友“一切从头来”从焦作赶到新乡买花,他说:“小何川一家人的遭遇让我认识了新乡,新乡这座城市很美,很有爱心,真是爱心之城。”鹤壁网友“大地”说:“买一盆花不算什么,但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真情,一人有难万人帮,新乡全城洋溢着新风尚。”
  无独有偶。在新乡,不但爱心花令人感动,近日发生的市民争买爱心芹菜的故事也温暖着每一个人。
  4月19日,在平原路中段,市民踊跃地购买“爱心芹菜”。现场没人负责称重,也没人讨价还价,人们随手拎一捆芹菜,然后自觉地掏出几元钱投放到募捐箱里。
  据了解,这是我市“雷锋工作站”负责人刘亮发起的“买爱心芹菜,帮中牟菜农”活动。前些天,刘亮从新闻中看到中牟县芹菜滞销,菜农一筹莫展。他想:“菜农辛辛苦苦,种出鲜灵灵的芹菜却卖不出去,太伤菜农心了。”于是,他当即拿出1万多元钱,开车到中牟订购了20多吨的芹菜,然后将芹菜免费送给环卫工人、公交车司机和低保户等人。
一车芹菜送完后他想,一个人力量有限,爱心互动起来,才能给菜农更大的帮助。当晚,他便又凑了3万多块钱,又去拉了几十吨芹菜,组织人义卖。当天下午2点,“爱心芹菜”刚刚运到,便有市民围拢过来。不一会儿,市民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现场虽然没有人收钱,但大家在领取“爱心芹菜”后,都很自觉地把零钱放到募捐箱里。1元、2元、5元、10元……不到一小时,一车“爱心芹菜”很快被“抢购一空”。
  刘亮的善举感染了一些爱心企业家。靖业集团派人到中牟采购了10多吨芹菜,在5个地方设点免费送给市民。几天来,“爱心芹菜”已投放100余吨,近万名市民前来购买。市民葛女士告诉记者,她要动员身边人都去购买芹菜,让菜农渡过难关。
  连日来,这场轰轰烈烈的“帮菜农、献爱心”活动依然在延续……
  一盆花香满一座城,一捆菜温暖菜农心。素有“好人之城”美誉的新乡,热心市民一群群、爱心人士一拨拨,相约在何川花店买花,共聚在街头买菜。一时间,“去买爱心花了吗?”“买到爱心芹菜了吗?”成了新乡人的问候语、口头禅,见证着爱的力量。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助人互助成为
新乡人的一种习惯
 
  4月26日上午,在解放军371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间病房,新乡商家爱心联盟的5位义工又来照顾重度昏迷的农民义工刘照永。义工王爱玲轻轻俯在刘照永耳边,一面帮助按摩,一遍遍轻声呼唤,希望他能醒来。
  今年41岁的刘照永,是新乡县七里营镇七四村农民,夫妻俩开了一间婚庆用品店。3年前,他和妻子贺顺花加入了慈善协会义工大队,成为一名热心助人的义工,参加了200多场的义工活动。
  今年3月7日,刘照永突患癫痫,陷入昏迷,原本不宽裕的家庭,好似雪上加霜。于是,义工大队的成员们伸出了关爱之手,100元、200元、500元……点点滴滴的爱心,送到病房。新乡商家爱心联盟田润民将刘照永的遭遇发布到网站,很快,爱心人士王爱玲、吴彩丽、高红卫等市民赶到医院,送去4000多元钱。
  一位按摩师了解到刘照永的病情后,赶到医院帮他做免费按摩治疗。曾经被刘照永帮助过的人闻讯后,先后一拨拨地来到病房,轮流照顾。王永祥老人一到病房就哇哇哭了起来,他说:“我在最困难时照永帮助了我。现在他病了,我来照顾他……”
  刘照永的病情牵动着新乡市民的心,新乡县、辉县市、原阳县、延津县和新乡市区的义工们闻讯纷纷自发前来,有的要求陪护,有的捐款,有的寻医问药……贺顺花感动地说:“市民、医院和义工们的帮助,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给了我强大的精神力量,希望丈夫早日醒来,俺俩还要一起去做义工。”
  新乡“80后”创业者刘雯雯,从创业之初就立志帮助别人,9年来已资助400多名贫困孩子上学。她告诉记者:“帮助别人不分事情大小,更不论钱多钱少,就是一种习惯。”
  2005年,刘雯雯公司开业时,没有摆放花篮、镜匾,把节省下来的1万多元钱全部买成文具、书籍和棉衣送到了贫困山区学校。从此,她把帮助别人当成了一种习惯,当成了一种信念。
  后来,刘雯雯的公司发起和组织了“资助特困学生春蕾行动”、“希望工程文文助学金”等各种活动,资助了400多名家庭困难的学生,累计捐赠数额近200万元。
  “久行成风,众行成气”,刘雯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帮助人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品德。谁都有困难的时候,只要人帮人、相互帮,就会形成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气。”
 
小人物做出大公益
——志愿服务是
新乡人的一种幸福
 
  镜头一:在太行山深处的一个采石点,一个壮实的汉子抱着一块块石头,装满拖拉机,送往附近的水泥厂。连装带送,一车石头也就挣40元。随后,他回家换了一套干净衣服,带着忙乎一天攒的钱,急匆匆赶到辉县市志愿者联盟大队,为白血病患者冯思敏募捐。
  他叫王向利,是辉县市百泉镇富庄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每天靠着搬运石头赚钱养家。他是一个痴迷于做公益的狂人,每天的工作就在拉石头、做公益。王向利告诉记者:“如果一天没做公益,心里就觉得空荡荡。”
王向利说:“第一次做公益花掉了1000多元,那是我装运40车石头才能赚回的钱!”
  去年冬天,王向利听说新乡市聋哑学校23个聋哑儿童家庭的贫困情况后,决定逐一走访,详细了解。他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上路了。一路上,迎着寒风,冒着雨雪,全身冻得发抖,他不管不顾。饿了、渴了就在路边摊上随便吃一点东西,晚上就到最便宜的小旅馆凑合一下。就这样,王向利骑着摩托车跑了4天3夜,足迹遍及新乡市十几个县(市)区,对23个聋哑儿童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认真走访,最终确定为3个急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捐款3300元。
  今年春节前,王向利将家里的粮食卖掉,带着粮食款骑摩托车起早贪黑,用两天时间穿山越岭走访了辉县市拍石头乡的20户贫困家庭,为11户最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送去了2200元的慰问金。
  如今,由王向利发起的辉县市志愿者联盟成员已达900余人,最多时达到2000多人,开展公益活动共480多次,筹集善款、物品总计55万余元。
  镜头二:4月的新乡,人民公园满眼新绿。环卫工人田景花和她的同伴穿梭于公园围栏外的花丛中。一早上光景,她们将散落在花丛及便道上的果皮纸屑打扫得干干净净。
  活儿干完还不到7点钟,几名志愿者已经为他们送来了热乎乎的免费早餐。“一荤一素两个包子、一包牛奶、一杯热粥和一个鸡蛋”,在“爱心早餐”健康路发放点,与田景花一同享用免费早餐的环卫工人共有60人。
  运行一年的“爱心早餐”工程,逐渐成为新乡志愿服务的一个名牌项目。据发起人刘富鹏介绍,“爱心早餐”已持续发放368天,设置3处发放点,可为100名环卫工人提供早餐,今年还将设置7处发放点。吸引了更多志愿者参与和爱心企业捐助,截至目前,爱心企业捐赠累计近10万元,参与志愿者达2000余人。
  镜头三:3月17日上午9时许,新乡市人民公园北门。一条写着“新乡公益相亲会”的横幅格外引人注目,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武志军正趴在公园的长凳上,为旁边的一名男子登记交友信息。
  “当公益‘红娘’,我是受了‘毛哥’的影响。要不是他牵线,我和我爱人也不会走到一起……”武志军笑着说,“我摆这个小摊儿免费给人介绍对象,就是想把”毛哥“的爱心传递下去。”
  “毛哥”名叫毛山林,今年45岁,是一名先天性脊柱裂患者,在新乡市卫滨区黄岗路开了个小卖铺,靠经营烟糖酒维持生计。20多年来,至少有500对男女经毛山林牵线而终成眷属,他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轮椅红娘”。
  2013年7月,由毛山林发起的公益组织——“义工之家”成立,半年多时间就组织活动50多次。近2000名爱心人士被“毛哥”的事迹所感动而加入“义工之家”。
  除了肢体残疾之外,毛山林还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每月开小商铺收入的1500多元用于家庭生活,还得买药看病。即便这样,他仍从微薄的收入中,每月拿出110元资助封丘县一名有跑步特长的贫困女孩,希望她能在人生的路上跑得更远。他说:“在物质上我是贫乏的,但在精神上我却很富足。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心灵上的满足。只要还能动,我就会一直将公益活动坚持做下去!”
  在新乡,从点滴服务到重大活动,从农村到城市,随处闪现志愿者做公益的身影。去年,党员、青年、巾帼、法律、文化、体育、交通、助残等16支志愿者服务队如雨后春笋,借着德润新乡建设的和煦春风,声名远播。据新乡市文明办工作人员介绍,全市所有国家级、省级、市级文明单位都建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达5万余人。
  因为历史的积淀,新乡市有着厚善的渊源;因为榜样的树立,新乡市凝聚了一种精神;因为不懈的追求,新乡市赢得了一股力量——一股全民向善的力量。凡人善举,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人间的大爱!
  “德润新乡”正在成为一个道德建设的闪亮品牌而叫响全国。
责任编辑:

关于 新乡 善举 凡人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