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
记者 韩世平
桃园春日花盛开,果农夏秋乐开怀。 孙小敏 摄
昔日石砟厂,今朝变粮仓。 孙小敏 摄
吴金印在唐庄镇代庄村,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孙小敏 摄
前不久,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去外地出差,回来发现有人在镇里西山景区最高处的岩石上,刻下了3个大字:吴公山。
吴金印找到有关人员问:“说,是谁干的?”
对方先是含笑不语,后来又想支吾过去。吴金印一下子火了:“胡闹!这是干啥的?马上凿掉!”
过了一会儿,他神情有所缓和,两眼望着远处,缓缓地说:“什么吴公山啊?就叫唐公山吧——唐庄镇的山,公有制的山,是群众山、人民山!”
今年71岁的吴金印,已经不是第一次生这样的气了。早年,他在卫辉市狮豹头乡等处,长年累月带领群众治山治水,治穷致富,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上世纪90年代,大家多次为他立碑,但都被他移走了。后来,老百姓就把“太行公仆”4个大字,刻到了悬崖峭壁上。群众说:“让风刮不走、水冲不走、人抬不走、车拉不走!”
在新乡824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乡镇比比皆是,活跃着许多基层干部。吴金印任职44年来,为什么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戴?
昨天上午,在唐庄镇的一处梯田旁,听到记者这样询问,吴金印一脸宽厚地笑了。他说:“这个道理,说起来非常简单:身为共产党员、基层干部,只要你长期坚持走群众路线,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想群众所想,干群众想干,真正让群众尝到甜头儿、过上好日子,群众自然会把你当亲人看待。”
“干部和群众,是鱼水关系。活鱼水中游,死鱼水上漂。”
吴金印是土生土长的卫辉人,老家在李源屯镇董庄村。他1942年9月出生,祖辈世代务农。1960年1月,在鲜红的党旗下,18岁的吴金印举起右拳宣誓。从那一刻起,他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和人民了。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狮豹头公社(今狮豹头乡),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方圆百里,有2600多道岭、2700多条沟。90%的人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1969年春,吴金印担任狮豹头公社的主要领导。当上公社领导,路应该怎么走?吴金印心里想:我是党员,真心对群众好,肯定没有错。
他去靳庄蹲点,大队干部给他安排了两间房,宽敞、整洁,离农户不算太远,但又比较清静。吴金印看了很不安。他觉得:嫌群众“乱”,怕群众“打扰”, 听不到群众的声音,群众就会疏远自己。
于是,他就住到饲养员徐锡成家。天不明,他就起来挑水、扫地,晚上和老徐一家拉家常,夜里起来给牲口添草料。老徐一家不把他当外人,说话不“隔墙”,心里想啥,就对他说啥。虽然有些“乱”,但吴金印觉得和群众的心贴在一起了。
有一次,生产队长派男劳力往梯田里送粪。人都来齐了,队长发现吴金印挑着箩筐站在最前面,就对他说:“吴书记,你家是平原的,去场上干个轻活儿吧。挑着粪上山下坡,怕你受不了啊。”
吴金印觉得:还把我当“书记”看,说明我身上还有“官气”。于是就说:“你放心吧,没有事儿。这活儿我干得了。”实打实挑了几天粪后,大家就不再喊他“吴书记”,直接喊他“老吴”。思想感情近了,心里想什么,就对他说什么。
他在砂掌村蹲点时,了解到五保户武忠体弱多病,便住进了他家。和老人床挨床、铺挨铺,给老人端水送饭、挑水扫地、买药洗衣服。老人见公社书记对自己这么好,心情十分激动,逢人就说:“就是亲儿,也不一定能像金印待我这么好啊!”
有一次,吴金印见老人走路一瘸一拐,便问他:“大爷,您咋啦?”老人冲他一笑说:“没啥。”吴金印请老人坐下,搬起他的脚,发现有个脚趾甲,弯弯地长进了肉里……看到这种情况,吴金印马上烧了一盆热水,忙着给老人洗脚。洗好以后,双手捧起老人的脚,用小刀轻轻地、一层一层地将老茧割去,把陷到肉里的脚趾甲一点点儿剜了出来……
有位大娘姓宋,大儿子在战争年代牺牲,二儿子在外地工作,儿媳早逝,留下3个年幼的孩子。吴金印住进她家后,上管老,下管小,成了顶梁柱。房子漏了,他修理;没柴烧了,他去砍;缺水吃了,他去挑;老人病了,他请医买药;逢年过节,他买回油、盐、点心和肉……每逢吴金印下山开会或者办事,老人想念他,就扳起指头算日子。
后来,宋大娘得了重病。在床上,她一再叮嘱儿孙:“你们不要忘了他,晚生后辈都要记住他,他是共产党的好干部啊!”弥留之际,老人还喃喃地念叨着:“金印,金印……”得知老人去世,吴金印痛哭一场。直到现在,他还抽时间到老人坟上看看,添上几锹土。
在狮豹头公社(后改为乡)工作的15年里,吴金印有7年时间住在军烈属、五保户家里,其他8年时间住在治山治水的工地上。每次收工返回住地,他都要抽空为孤寡老人洗衣叠被、烧水做饭。每年青黄不接时,他都要带上机关干部,跑遍山里的沟沟岔岔、角角落落,访贫问苦、问寒问暖,把一袋袋面粉、一件件衣物、一条条棉被扛上高山,背下深谷,送到贫困户家里。
调到唐庄镇工作后,吴金印仍然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他不住镇机关、村委会,而是住在老百姓家。串百家门,吃百家饭,每天给老百姓交饭钱。一边帮他们挑水、扫地,与他们共同劳动,一边了解基层情况,跟群众共同制定发展规划。他说:“干部和群众,是鱼水关系。活鱼水中游,死鱼水上漂。只有生活在群众中,才能了解群众。只有知道群众在想啥,才知道自己该干点儿啥。”
有一年冬天,寒风呼啸,冰冷刺骨,吴金印到大司马村察看群众生活。大老远他就看见有一对母子,吃力地抬着一个坐轮椅的残疾人蹒跚而行,就急忙上前帮忙。经询问得知,残疾人叫韩志明,高位截瘫,家里经济十分困难。好不容易借钱盖起一座房子,但村里搞规划,占了他家门前的路,让他只能走邻居家的院子。院里道路坑洼不平,坐轮椅出入很不方便。每次穿过院子,只能让妻儿抬着他。
第二天,吴金印带着镇干部来到村上,为韩志明修了一条从家里直通大街的路。从此,吴金印和老韩交上了朋友。夏天下雨,房子漏水,吴金印出钱帮着修。冬天,他把自己的新棉衣、新棉被送到韩家,感动得全家人热泪盈眶。吴金印每次来探望,老韩都要紧紧拉住他的手,总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老百姓是爹娘,谁不好好为他们办事,就是不孝之子。”
吴金印小时候,饱经战乱和饥荒。电影《一九四二》,让吴金印感慨万千。解放前的苦日子,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农民有土地与没有土地,吃饱饭与饿肚子,在他看来,那是天壤之别。
他在狮豹头乡工作时,经常背着干粮,一天翻越几座山,7天穿烂一双鞋,跑遍2000多道沟沟岭岭,带领群众拦河筑坝、修渠打洞、闸沟造田。苦战8年,造地2400亩,让秃山岭披上了绿装,让荒山沟长满了庄稼,让乡亲们吃上了白馍,使一穷二白的山区发生了巨大变化,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造地书记”。
1987年,吴金印调到唐庄镇任党委书记。上任不久下村调研,拥有丰富造地经验的他,一眼就看上了西北两条各长十几公里的荒沟——后山沟和十里沟。
1992年10月,他带领全体机关干部,扛着铺盖卷儿,拉着锅碗瓢盆、劳动工具和日常办公用品,开往杂草丛生的后山沟安营扎寨。
在工地上搭起了一座座帐篷,支起了一口口大锅。全镇的所有站所,都搬到工地上办公。近万人的造田大军和3000多台大小车辆往来穿梭,处处人欢马叫,机器轰鸣,车轮滚滚,人声鼎沸,沉寂多年的荒沟沸腾了。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造出良田1000多亩。第二年冬天,又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在十里沟造田1000多亩。这2000多亩地,每年可增产粮食150万公斤。
2009年,南水北调工程在唐庄镇施工,挖出的大量黄土堆积如山。看到这些珍贵的黄土,吴金印内心深处的土地情结又一次被触动。他和镇党委经过反复论证,认真研究,决定利用这些黄土,在十里沟再次造地。他们一方面向上级报告,一方面开始组织人员做准备工作。3月份,在上级支持下,工程正式开工。
14公里长的十里沟,落差98米,洪水一旦下来势不可当。造地的第一项工作,是在荒沟内筑坝,防止土壤流失。根据多年的造地经验,吴金印设计了高低相间的拦水坝。第二项工作,是把乱石密布、杂草丛生的荒沟内推平。这个工程量很大,杂草还好办,最难对付的是大大小小的石头。为了节省炸药、不浪费资金,吴金印采取就地挖坑的办法,把那些像房子一样大的石头,一点一点推进去,再用土盖上。有时候填埋一块巨石,需要一个多星期。吴金印经常到施工现场,边指挥边劳动。
在建坝过程中,吴金印创造性地在每个造地平台依次修建高坝、跌水池和低坝。垫土时,下游高于上游。吴金印解释,这样设计施工,当洪水从上游下来时,首先爬坡流向高坝,再经高坝中间的缺口流入跌水池。然后从跌水池漫过低坝,再爬坡流向下一个高坝。层层减力,能最大限度地消解洪水对土壤的侵蚀。既保住了水,又保住了上游山沟里冲下来的草沫、淤泥。水、土、肥都留住了,还怕庄稼长不好?
经过200多天的紧张忙碌,42条混凝土拦水坝筑好了,1800多亩荒滩推平了,1100米顺河堤建好了。一辆辆大车,把南水北调工地的弃土拉来,垫上四五米厚。结果,多年的荒沟,变成了1810亩良田。
20多年前,依托唐庄镇境内丰富的石材资源,吴金印大力发展石头经济。建起了100多家石砟厂、23家砖窑场。一辆辆运输车来回奔忙,运出去的是石砟、红砖,带回来的是钞票,山区群众迅速富了起来,全镇每年增收上亿元。
但是,石砟厂等企业的发展,不仅产生了严重的粉尘污染,而且还占用了宝贵的耕地资源。随着全社会对生态建设日益重视,在认真权衡利弊后,吴金印下决心要拆除这些污染企业。一年内,分散在山里的污染企业100多家石砟厂被关停拆除,共腾出并复耕土地2200亩。
在工业化快速推进、土地急剧减少的大背景下,吴金印带领唐庄镇,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逆势增长。如果说荒沟造田是吴金印整治土地的“看家功”,土地复耕是他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打出的“组合拳”,那么,西山开发则是他痛定思痛后在唐庄大地上挥洒的“大手笔”。
“一定要用绿萌,把大山的伤疤抚平。”吴金印一诺千金。1999年,他开始带领干部群众,花大力气治理荒山,整理山区的土地。结合西山的实际情况,吴金印创造性地提出给山地“穿甲”“修唇”。
在那些日子里,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吴金印总是第一个起床,和群众一起搬石运土、抡锤打钎。往往是上工最早,收工最晚。2001年冬天,干了一天活的吴金印,回到了山上的住处。夜里,他突然感到腹部疼痛,小解时有异常感觉,第二天发现尿液带血。医生经过诊断,建议马上到大医院动手术。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展,他没向任何人透露病情,在儿子陪同下,以外出跑项目为名,去北京做了手术。伤口刚愈合,他就立即赶回唐庄,直奔西山工地。
经过10多年的建设,西山共开发土地4500亩,修建鱼鳞坑600多万个,种植松、柏、山楂等各类林木百余种,并修建了能容纳千人的防空工程,挖了鱼塘,栽了花草。清风拂来,碧涛翻滚,山上山下,连片成行。昔日风吹尘扬的“伤心”山,如今成了“山顶松柏戴帽、山坡果树缠腰、山脚经济林封底”的花果山、生态园、旅游区。
近年来,唐庄镇群众在吴金印带领下,先后造地、复耕1.5万多亩。在吴金印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张唐庄镇土地整治规划图,上面圈圈点点标注着计划改造的地块。他说:“老百姓是爹娘,谁不好好为他们办事,就是不孝之子。普天下啥最珍贵?土地最珍贵。万物土里生,人靠土地养,土地是咱农民真正的铁饭碗、聚宝盆。”
“帮助群众挖掉穷根,是最大的联系群众。”
1987年前的唐庄,还有老百姓住窑洞,打光棍,喝菜汤,靠救济过日子。全镇财政收入,仅有37万元。群众年人均收入,仅有400元。
今天的唐庄,一条条水泥路南北纵横;田间地头,一排排日光大棚接连成片,一望无际;一栋栋村民新居鳞次栉比,一座座现代化工厂星罗棋布;一行行垂柳凝碧,一片片松柏吐翠,桃花飘香,远近闻名的明星镇再次走在了科学发展的前列。2012年,唐庄工业总产值达33.8亿元,财政收入破亿元。全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9985元。
吴金印始终以长远的眼光和强镇富民的信念,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的发展思路,谋划出了唐庄镇发展的美好明天。他提出:“发展工业,是壮大经济、扩大就业、拉动市场的唯一正确选择。”“如果没有工业作支撑,就无法真正实现农村人口的集聚,你盖的社区再好,老百姓也不愿意来住。”“产业集聚了,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挣,挣的钱还多。”在镇经济工作会议上,吴金印和镇领导班子,提出了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的思路:科学规划,统筹发展,重点突破。
10多年来,唐庄镇10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区,先后投入5亿多元,修筑“五横五纵”10条高标准道路30多公里,铺设供水管网6.5万米,排水管网6万米,建设110KV变电站2座,小型变电站10多座,建设日供水1万吨的水厂2个,日处理2万吨污水处理厂1座,西气东输的天然气辐射镇区各个厂矿和村庄,实现了路、水、电、气、通讯、绿化、美化等“七通一平”。与此同时,在项目审批、土地使用、跟踪服务等方面,实行“一站式”、“零障碍”、“心贴心”服务。“以真情换真心,以真心换真投”,极具人性化的招商理念,让唐庄产业聚集区成为企业家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2010年,世界500强百威啤酒集团计划在我国中部地区投资布局。吴金印闻讯,马上与新乡市和卫辉市有关领导,专程赶赴上海,推介唐庄的投资环境和发展优势,并邀请商家到唐庄实地考察。为了抢时间、抓机遇,吴金印连续几天没睡一个囫囵觉,两眼熬得通红……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百威高层被吴金印的真诚感动,最终决定把投资27亿元、年产啤酒100万吨、税收7亿多元的项目落在唐庄镇。在项目签约仪式上,百威集团高层主管动情地说:“我们之所以在中国选择了河南,在河南选择了新乡,在新乡选择了卫辉唐庄镇,除了这里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配套完备外,吴金印的人品、口碑、号召力、影响力,也深深打动了我们。”
2011年2月20日,是农历正月十八,百威啤酒唐庄项目负责人接到总部电传:“3月19日举行项目奠基仪式。”时间紧迫,刻不容缓。当时,600亩的工地还没有平整。垫平场地,要拉土80多万立方米。这么大的工程量,要在28天内完成,谈何容易?
吴金印得知情况后二话不说,立即动员全镇机关干部,搬进了工地上临时搭起的帐篷里。“党员踊跃上阵,领导靠前指挥”,一场工程进度和时间赛跑的大会战展开了。
附近各村的群众发动起来了,大家撇开过年不出来干活儿的传统习俗,马上组织起来,投身项目建设。几十辆铲车、推土机,在工地上挖土、平地,上百辆大卡车在工地上拉土、运土。往来穿梭,昼夜不停。为盯紧施工进度,吴金印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在工程最紧要的几天里,他彻夜不眠,熬红了双眼。硬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场地高标准地平整出来了。
在奠基仪式上,百威集团老总紧紧握住吴金印的双手说:“真了不起!你们创造了百威历史上的奇迹,不愧为‘唐庄速度’。这个‘婆家’,我们算是找对了。”
接下来,世界500强北新建材来了,国内500强六和集团来了,国内最大的塑料薄膜项目银金达也来了……在唐庄镇产业集聚区,一排排崭新厂房拔地而起,一座座花园式厂区相继落成。目前,唐庄产业集聚区引进企业已达到3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粮食深加工和建材生产为主的两大产业链条。并不断扩展延伸,方便了农民就近就业。百威啤酒、北新建材、六和集团、银金达等企业的建成投产,标志着唐庄镇实现了产业升级、跨越发展。
吴金印说:“帮助群众挖掉穷根,是最大的联系群众。多年来,我们大搞工业,才有了可观收入。拿到这些钱, 我们才能去大搞工程,搞大工程。治理荒山,打造良田。这大量的活儿让谁干?让唐庄的群众干。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唐庄的旧面貌。同时,也通过辛勤劳动,挣到了可观的收入。这钱,不是领到的救济款。是出力流汗挣来的,花着硬气,活得有尊严。在新社区建房买房,更新生产设备和运输工具,美化家庭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用得都是这钱。说白了,镇上搞工业挣的钱,通过搞工程,又到了群众手里。群众勤劳致富了,谁还好吃懒做?自己能‘发财’了,谁还巴望救济?这样,群众走上富路了,也走上了正路。”
“带领群众投身实现中国梦,是我应尽的责任。”
刚调到唐庄镇工作那年,吴金印45岁。如今26年过去,吴金印也年过七旬。虽然经济发展了,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他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本色,始终没有变。
1995年,西代庄村饲养户李会林想扩大养猪规模,但苦于没有场地。吴金印闻讯后,出面与村里协调,帮他解决了20亩地,并帮助办理了用地手续。此后,吴金印一有空就到猪场转转,了解发展情况,帮助解决问题。
资金周转困难,吴金印出面协调解决。扩大饲养规模,吴金印又帮他解决了20亩地。现在,养猪场的存栏量,已经从当初的1000多头,发展到了1万多头,年收入300万元。“没有吴书记,哪有我的今天!”致富的李会林逢人就说,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1997年3月,吴金印到山庄村召开大会,动员群众硬化村内路面。镇、村出水泥和石砟,群众出义务工。会后征求意见,有几户不同意出工。经干部做工作,最后只剩下一户,坚持不出义务工。 这时有人说:“别理这一家,干吧。”吴金印说:“不,一家也是群众。让大家讨论一下,应该怎么办?”通过吴金印和大家多方做工作,这户人家表示:“叫俺出工就出工,叫干啥干啥。”结果,没过多久,路全修好。
石庄村青年王志刚,2003年搞养牛。他建了个青贮池,吴金印按镇里出台的政策,奖励他一万元和一台价值万元铡草机。他贷款20万元买小牛,镇里贴息2.4万元。如今,他的养牛场,已经发展到千头规模,年收入300万元。
2005年,卫辉市搞区划调整,原归太公镇所辖的谷驼、张庄、靳湾、虎掌沟4个国家级贫困村,划到了唐庄镇。这4个村,或在半山腰,或在山顶上,群众吃水、吃粮、走路、上学、就医、择偶,处处困难。
吴金印进村了解情况后,派车给群众送水。每逢春节,给每家每户送肉、送对联。新农合推行后,他安排镇里拿出资金,代缴了个人承担部分,没叫老百姓掏一分钱。
为彻底改变村民的生活环境,2008年,吴金印开始谋划让群众搬下山、住新房。他跑到新乡市,请来专家制定规划、绘出蓝图,最后填平废弃的砖窑场,建起了能容纳4个村的村民居住的新型农村社区,取名四合社区。
从2008年到2011年,四合社区盖起了300多幢两层半的小别墅。同时,还建起6幢六层楼,免费提供给没有积蓄的五保户、残疾人、贫困户,让群众一个不少地从山上搬了下来。
今年 8月26日,四合社区71岁的居民王法和64岁的居民暴秀明,对记者说起在深山居住的事儿,有一肚子倒不完的苦水。说起下山迁入新社区的好处,乐得合不拢嘴。47岁的朱喜英,当年上班后谈了朋友。到谈婚论嫁的时候了,男方却死活不让她到山上的家里看。她自己七难八难摸过去一瞧,条件之差,几乎让婚事黄了。如今,她家迁到了新社区。26岁的儿子,谈了个郑州的女朋友。对方要来家里看,朱喜英说:“叫她来吧,欢迎来看!”女孩儿来了一看,说:“哎呀!200多平方米,比俺郑州的家还好呢!你们这儿,要有合适的帅哥,给我的好姐妹再介绍个吧。”
建设这个社区,镇里投入1.9亿元。不仅让大家住上了新房子,还有活儿干,有钱赚。社区基础设施齐全,通水通电,用上了天然气。学校、幼儿园、敬老院、医院、超市、文化大院、休闲广场、图书阅览室应有尽有。原来的山里人,现在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目前,唐庄镇的所有行政村,本照节约耕地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投资5亿多元,整合为3个新型农村社区。向城镇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唐庄镇造地、开发荒山的工地上,常年奋战着10多个施工队和近千名本地及周边乡镇的农民工。“大家来帮唐庄搞建设,咱决不能让人家吃亏。”吴金印深入施工一线,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嘘寒问暖,及时补给生活用品,想方设法改善工地的生活条件。为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吴金印特别要求:工资发放,不经过工程承包方。由各施工队汇总上报人员工资清单,镇财政核算拨付资金后,他和镇干部亲自把工资送到农民工手上。1987年至今,唐庄镇在工程建设中,没克扣过一名工人、没拖欠过一次工人工资。大伙儿都说:“在唐庄镇干活儿,心里非常踏实。”
多年来,吴金印被誉为全国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全国劳模”。中组部、中宣部联合作出决定,号召全国向他学习。
但是,吴金印至今仍是一双老布鞋,一身中山装,常年奔波在唐庄的青山黄土之间。他对大山与土地的眷恋,对农民百姓的情义,绵延不绝。见过吴金印的人,都感到他朴素得像原野上的泥土。拥有53年多党龄的吴金印说:“咱啥官儿也不是,就是个普通党员、基层干部。带领群众投身实现中国梦,是我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