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老人曹铁树走到生命尽头捐献眼角膜

2013-05-14 10:04:21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在他的遗体捐献登记表上,只填了姓名、年龄和性别,居住地一栏空着——因为他是一个没有社会身份的“黑户”,他就是本报曾经报道过的流浪老人曹铁树
向一位“黑户”遗体捐献者鞠躬  
 
 
记者  翟京元  实习记者  刘茜  
 
  曹铁树,本报曾经报道过的一位流浪老人。5月11日早上,他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也完成了他最终的心愿——捐献遗体。
        
  曾经的流浪老人
 
  2011年,在失去最后一份工作后,67岁的曹铁树开始在街头流浪。
  那年10月份,在解放大道南段一个商店门口露宿了3个月后,好心人担心他捱不过冬天,给本报打来热线。记者见到他时,是上午11时,他正蜷缩在破旧的被子里睡觉,一旁,放着热心人送的馒头和水。
  他说他叫曹铁树,67岁,南大街人,早年因为照顾生病的母亲,花光了钱财,一生未娶。他一直打零工,在哪里干活,就在哪里吃住。由于身体原因,他无法再打工,也就失去了养活自己的能力。
  他是个特别的流浪者,喜欢读书看报,借着一副捡来的独腿老花镜,在有阳光的午后,读别人送来的旧报纸。他看到的新闻,都是些旧闻,但这并不影响读报带来的快乐。
  他曾说,自己没有什么本事,很多人一直帮助他,希望死后能把遗体捐献给社会,这样才能说明自己还有价值。
 
  短暂的幸福时光
 
  曹铁树的遭遇经本报报道后,迅速引起社会关注,文章见报次日,颐年园养老院便将他接到走了。
  他当然喜欢养老院的生活。在颐年园养老院里,曹铁树有吃有住,还有护士体检身体,每天在院子里散散步,种种菜,有兴致了和院里的老人们唠唠嗑,周末还可以听听戏。
  2012年5月份记者去看他时,他见面就喊出了记者的名字。经过半年多的调养,他腿疼的毛病有了很大缓解,衣着整洁,精神饱满,就像换了一个人。他口才还算不错,养老院里有哪个老人想不开,他还去做思想工作。交谈中,他不再提流浪时的生活,言语中最多的是感谢。
  去年过年时,院长王利红考虑到曹铁树没有亲人,就给他300元钱,让他改善一下生活,这让曹铁树既意外又感动。
  转眼间,曹铁树已经在养老院生活了一年半。最近几天,护工发现曹铁树不怎么吃饭,也不出门,就赶紧找医生给他检查身体。医生没有查出什么问题,谁也没想到,仅仅过去了三四天,曹铁树就走了。
 
  实现了遗愿
 
  5月11日是周六。一大早,院长王利红就联系了记者,再次转述了曹铁树生前捐献遗体的愿望。当日上午8时,得知曹铁树的情况后,市红十字会立即联系了市卫生学校。
  当日上午9时30分,市卫生学校教师张克鹏、陈实、贝家涛迅速赶到颐年园养老院。
  再卑微的生命,也值得尊重。在得知曹铁树是一个没有社会身份的流浪老人后,3名教师肃然起敬。
  当日,记者唯一能联系到的亲属,曹铁树的远房姑父也赶到了现场,他对所有帮助过曹铁树的人表示感谢,他尊重和支持曹铁树的遗愿,祝他一路走好。在接收曹铁树的遗体前,现场所有人员对他深深地鞠躬,养老院里所有的人也都来为他送行。
  市红十字会副会长马云说,曹铁树的眼角膜能帮助两名眼病患者,可以说是挽救了两个家庭,遗体供医学研究。曹铁树本是弱势群体,他能够在身故后把遗体捐给国家的医学事业,为社会尽最后一分力,确实令人感动。
  据了解,在我市86个志愿捐献遗体登记人中,曹铁树是第7例完成遗体捐献者,同时,也是第6例实现眼角膜捐献者。
 
  留下了遗憾
 
  在多年打零工生活中,曹铁树原来居住的住所早已拆迁,他的户口也不知所终。曾经不止一次,曹铁树对养老院和记者表示想要补办一下户口。
  自去年5月份至今,记者多次为其奔波,在咨询当时辖区派出所补办事宜后,又找到当时的邻居证明签字,由社区出具相关材料,希望能尽快让曹铁树有个身份。然而遗憾的是,直到曹铁树去世,他也没能实现这一愿望,成了一个没有身份的遗体捐献者。马云说,像曹铁树这样没有身份的遗体捐献者,在我市还是首例。
  在曹铁树的遗体捐献登记表上,只填了姓名、年龄和性别,居住地一栏空着。生命卑微如斯,即使没有一个身份,也丝毫不影响一个流浪老人的至真至诚的选择。
责任编辑:

关于 流浪 老人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