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幸福新乡建设,结合群众的所思所盼和切身利益,以就业、医疗、养老、权益保障等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重点,着力保障和持续改善民生。10年来,全市用于教育、文化、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民生支出资金,由15.1亿元猛增至143.7亿元,年均增幅达30.1%,远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的平均增幅。
大河新乡网讯 (记者 平爱梅) 11月1日,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幸福新乡建设,结合群众的所思所盼和切身利益,以就业、医疗、养老、权益保障等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重点,着力保障和持续改善民生。10年来,全市用于教育、文化、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民生支出资金,由15.1亿元猛增至143.7亿元,年均增幅达30.1%。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多项经济指标进入全省前列或实现位次前移。财政实力的增强,为贯彻落实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撑。市财政部门每年财政预算安排,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通过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民生的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10年来,全市财政用于教育、文化、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民生支出资金由15.1亿元猛增到143.7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也由48.4%增长到71.4%,年均增幅达30.1%,远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的平均增幅。
在教育方面尤其“十一五”以来,我市累计在教育上投入155.5亿元,占全市民生支出的36.6%,占总支出的21%,年均增长30%,也是我市公共财政投入第一大支出。2011年,市财政部门通过明确目标、建立机制、调整结构、加大投入等措施,实际完成财政教育支出比例17.71%,超出省定目标比例幅度,居全省第一。对于公共医疗,本着惠民利民的原则,我市不断扩大保障范围,将更多的人纳入到医疗保障范围。 “十一五”以来,全市医疗卫生支出达58.8亿元,年均增长42.7%,主要用于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等。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十一五”以来,我市共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74.8亿元,年均增长13.3%。其中拨付资金9.6亿元,为全市10万名城市低保对象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从2006年至2011年,全市共拨付再就业资金7.2亿元,8万多名持有就失业登记证的再就业人员及下岗再就业的“4050”人员享受到足额的岗位补贴和各项保险。老工伤人员全部被纳入工伤保险统筹基金管理。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我市从2009年开始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来,已累计投入16.6亿元,年均增长95.6%。今年我市又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万余套,在建4.6万余套。我市大力支持全市文化建设工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2131”和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农村文化大院 1003个、农家书屋2110个等,构建起了由12个县级支中心、60个乡镇文化站网点、3533个村级服务点构成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广泛开展“欢乐中原 幸福新乡”群众文化等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和市民文明素质双提升。
今年上半年,市财政局争取到的上级资金中,用在与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的支出已达到4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22.1%;对农业、水利、交通、生态保护等方面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支出也有大幅度增加,今年将占到财政支出的75%左右。下一步,我市财政系统将继续努力,为市委、市政府,为全市人民理好财、用好财、管好财,继续加强民生保障等工作,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