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的路

2012-05-04 17:29:43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日报社总编辑尚建军 第一次去回龙,可能是1967年,我和奶奶去的,就在回龙村旁边叫桃园的小村。那时候还没有修建石门水库,需要先到河西,路过石门店、三潭,在一个叫西偏岭的小村,再渡河到河东。说渡河,...

新乡日报社总编辑尚建军

 

    第一次去回龙,可能是1967年,我和奶奶去的,就在回龙村旁边叫桃园的小村。那时候还没有修建石门水库,需要先到河西,路过石门店、三潭,在一个叫西偏岭的小村,再渡河到河东。说渡河,其实就是跨过放在河面上的一座座石礅。这座小村庄,石门水库修建后就消失了。


    那一次我上了老爷顶,自然是徒步攀登的。经过回龙村,顺着蜿蜒的小路攀上了天梯,又穿过青峰关,登上老爷顶。然后又沿着悬崖,来到了石板河、张沟,走到与山西省边界的界碑跟前。沿途风光自不待言,那路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攀登天梯和在悬崖边行走时,确实令人心惊胆战。当然那时还小,在山路上蹦蹦跳跳的,并不觉得累。后来又有多次机会攀上老爷顶,都是以观光的心情去的,还没有深切体会到当地村民的苦楚。


    后来,也就是上世纪的80年代,山上石板河村有个叫张学臣的年轻人,辞去民办教师的职位,带领悬崖上5个自然村的村民,修通了连接河南与山西的路。这条路不是通往山下的回龙村,而是连接黄水乡的龙水梯村,从黄水乡的土梯下山,因为老爷顶几十丈高的悬崖割断了山上与山下的连接。于是,当年山上的5个自然村就愿意划归到黄水乡,还上演了一出“搞分裂”的闹剧。那时候我在《新乡晚报》报道了张学臣的事迹和山上村民的企盼。


    大概是1999年,听说回龙村新上任的支部书记张荣锁带领村民要修通回龙到山上的路,那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正到了缺少资金又要凿通穿山隧道的关键时刻。我带着电视台的30多名记者,扛了十来部摄像机,到回龙村采访。我们徒步穿越施工工地的碎石堆,冒着施工不断飞下的石块,登上青峰关,在开山炮的硝烟中拍下一个个回龙人艰苦创业的镜头。


    那一天,我没有见到张荣锁。村里有位长者去世了,作为支部书记是要到场并且张罗丧事的。所以后来,2003年,市里宣传张荣锁的事迹,要我去总结材料,见到张荣锁,他一再抱歉。说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去采访,在电视上播了半个多月,对他们支持很大,他却没有接待我们,很是对不起。


    那时候,我知道他们正困难,但不知道他们有多困难。后来了解到,在凿通千米隧道时,他们吃的是白水煮青菜,再糊一点面糊糊;他们住的工棚,寒冬腊月,被大雪压塌,只好挤在悬崖下取暖;每当资金告急,张荣锁都是拿出自家的钱,先后拿出100万元用到修路上;共产党员董勉祥不幸被石块砸中,壮烈牺牲;凿洞队队长张学臣咬破手指,在山石上写下4个血字——“决心修路”。


    多么悲壮的场景!当我们现在乘车上去毫不费力地站在青峰关上,向下望着迂回曲折的公路像条龙一样盘旋而上,只想到了她的美丽,并不了解这里面的艰辛。所以,我们在上山时,一定要在隧道口下车,步行走一走,仰脸看一看,用心去体味这当代愚公创造的“鬼斧神工”。


    张荣锁身上体现的,确实是毛主席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愚公移山精神。辉县人民的好书记郑永和,几十年来带领群众战天斗地,不但改变了自然面貌,还提升了一代人的精神境界。像张荣锁、裴春亮、范清荣,无不有着郑永和的影子。张荣锁提出的“与天斗,与地斗,坚决不搞窝里斗”和“出路在山,致富在人”的口号,一下子让人想起当年的郑永和。


    当然,张荣锁的身上还体现着时代精神,体现着“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着科学发展观。


    仅隔了三四年,回龙村就变了大样。9公里的水泥盘山公路修通了,1000米长的隧道长廊连接了山上山下,回龙新村也拔地而起,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也报道了张荣锁的事迹,《新乡日报》在一版分3次计3万多字刊登了回龙人的壮举,张荣锁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


    回龙人的梦实现了,山上的村民再也不闹“分裂”了,他们在山上办起了农家旅社,看着城里人享受着他们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心里是甜蜜的。他们的幸福是用血汗换来的,是张荣锁这样的带头人带领他们拼着命干出来的。


    又有好几年没见到张荣锁了,有次在一个宴会上和他坐到了一起。他说,我和你哥很熟悉。他把我当成了我弟弟。我说,我就是他哥。他又一次说对不起了。那天,他喝了很多酒,醉熏熏的,我把他搀上了车。张荣锁就像那大山一样,真是一个厚道实在的人。


责任编辑:No.005

关于 回龙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