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新乡网讯(记者 代娟)“要不是这次申遗,我都不知道家里这3面原鼓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3月13日,在凤泉区潞王坟乡东同古村,东同古小鼓的代表性传承人张致用老人,摸着目前存放在自家的3面小鼓,话语中...
大河新乡网讯(记者 代娟)“要不是这次申遗,我都不知道家里这3面原鼓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3月13日,在凤泉区潞王坟乡东同古村,东同古小鼓的代表性传承人张致用老人,摸着目前存放在自家的3面小鼓,话语中充满了自豪。这3面鼓,已陪伴他走过了半个世纪,是他的心肝宝贝。
张致用向记者介绍说,东同古小鼓始于明末清初,该村现存的“火帝真君盛会碑”能证明东同古小鼓至少发源于清代乾隆39年(公元1774年)以前。东同古村有“火帝真君盛会碑”、“周宗孟碑”等丰富的文化遗存,还有祖师爷庙、黑龙王庙、火神庙、白龙王庙、观音庙、娘娘庙6座古庙,其中以火神庙香火最旺。据考证,东同古小鼓和这项在民间有着深厚影响的“火神圣会”活动确有密切的联系。
说起村里的火神庙,当地有个传说,传说有点迷信的色彩,意思是说在老人的心目中,火神庙最灵验。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入侵中原时,因为有火神庙里的火神保佑,小鬼子即使从东同古村边经过,也看不到整个村庄,邻村的村民全被杀害,东同古村人却毫发未损。
这个传说的确夸大了火神庙的威力,但在古时候,位于凤凰山下的东同古村,每逢农历正月初一和初七,群众为了庆祝“火神爷”生日,祈福保平安,都会在火神庙前举行宏大的祭祀活动。这些活动,为东同古小鼓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环境。
自形成以来,东同古小鼓一直在民间盛行,广泛用于民间社火活动,传承方式也以口传心授为主。东同古小鼓的基本音节为“不、的(di)、咚”,鼓谱由《头一鼓》、《二长枪》、《三间头》、《双夹边》、《黑老鸹叼食》、《翅背嚓》等15段组成,每一段都有固定的曲牌,鼓音节奏鸣快、悦耳。表演时,舞鼓手手持鼓槌,变换手花擂动,鼓队前后两人持铙,两侧各4人持大镲和着鼓点敲打节奏,横步斜跨八字行进,具有浓郁的民间鼓乐表演风格,且有许多模仿动物的内容,诙谐风趣。小鼓打击动作独特,其“打五花”表演是别的鼓类艺术所没有的,且鼓点沉稳悠远,文化内涵丰富。
1961年,15岁的张致用喜欢上了小鼓艺术,并深得村内两位民间小鼓艺人真传。因为师傅年纪大,没有文化,更没有文字记载的鼓谱,张致用只能每天晚上在师傅房后的空地上拍着膝盖、点着煤油灯学,一学就到晚上10点多。小鼓传承没有文字记录,鼓谱都是靠老艺人的口传心授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由于是口传鼓谱,一些鼓音字音很难理解、记忆,学习起来很困难。
“文革”期间,小鼓艺术曾一度濒于失传。
“文革”后,为了使小鼓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张致用根据周路、段占斌等前辈的口传,逐字、逐句整理编写鼓谱,在五六年的时间内,不知经过多少次修改,1981年,张致用终于编写好一本初步鼓谱。这写好的鼓谱像他的娇宝贝,既怕损坏,又怕丢失,张致用想起了刻板印刷。然而,当时会刻板印刷的人见到这本密密麻麻写着“不、的(di)、咚”字样,又标有各项标记的鼓谱时,都说太麻烦印不了。于是,张致用就拿着别人给的蜡纸一点点自学刻版。有了《鼓谱》,学员们学有依据,方便了小鼓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先后有近40名学员跟随张致用学习小鼓艺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员大都流失。2004年,他抛弃了以往“传男不传女”的陋习,大胆吸收了14名女鼓手参加学习,通过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东同古小鼓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发展。
2010年3月1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东同古村成立了小鼓协会,制定了东同古小鼓协会章程等,由村党总支书记周士利担任名誉会长,张致用担任会长,定期对喜爱小鼓艺术的村民进行培训,使小鼓艺术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协会成立后,村里还专门为队员们购置了表演服装,在村里的文化广场安装了射灯,便于晚上排练,这些都促进了小鼓艺术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12月,东同古小鼓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沿承不衰近300年的东同古小鼓,对丰富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由于老艺人年事已高,年轻人因生活、经济方面的压力,对小鼓的学习兴趣不高,东同古小鼓的传承受到一定影响。
“别的难咱不怕,怕就怕人员不固定,学员流动性太强。”张致用说,这些年,为了不让小鼓艺术失传,经济上的付出暂且不说,还得忍受家人和外人的不理解。可这些他都不计较,但学员不固定让他最头疼。“我想趁现在还不算太老,再教出来一批人,可现在始终没啥人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