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巘,字闻山,一作文山,号松斋。安徽亳州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曾任四川巴东知县。工书,真书、行书皆长,尤擅草书。自元明以后,书家崇尚阁帖,对碑字注意极少,梁巘生于碑、帖代谢之际,他鄙...
梁巘,字闻山,一作文山,号松斋。安徽亳州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曾任四川巴东知县。工书,真书、行书皆长,尤擅草书。自元明以后,书家崇尚阁帖,对碑字注意极少,梁巘生于碑、帖代谢之际,他鄙厌馆阁体的拘谨板滞,独能致力于李邕的书法,以行草入碑,成为当时书坛求变的先锋。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国朝书品》中评其书格为“能品下”。梁巘与钱塘梁同书、绍兴梁国治同称“三梁”,在清代中期书坛上声名俱显,其著有《评书帖》、《论书笔记》。
此幅七言草书诗轴,现藏于市博物馆。纵107厘米,横47厘米,纸本,其书写内容为七言绝句一首:“古木阴中生白烟,更于何处见流泉。偶随曲屈寻源去,直至人家竹坞边。闻山梁巘。”名款下白、朱文方印两枚。上白文姓名印“梁巘之印”,下朱文名号印“松斋”。
清代文论家、书法理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一节中有论书语曰:“昔人言为书之体,须入其形,以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状之,取不齐也。然不齐之中,流通照应,必有大齐存。故辨草书者,尤以书脉为要焉。”这段论述告诉人们草书书体,应具有形姿,点画须有情势,使字形如有人之生气,将人的各种姿态,以至神情,融汇字中“流通照应”,取不齐之齐,动引带关系。在处理字与字之间的关系上,因各人的艺术趣味不同,在手法上亦因人而宜。有的以明连为主,暗连为辅,根据具体情况,交替运用。也有只用暗连,以求草书的易辨易识。梁巘之草书明连、暗连并用,须连则连,当断则断,极有法度。例如此幅首行“古木”二字,中行“流泉”、“偶随”4字之引带,即属明连,连若游丝一脉相系,既巧且雅,恰到好处。而暗连则虽形断而意连,强调字与字之间的内在呼应。例如头行“中生”二字之安排,“中”字末尾顿收后随即左引,“生”字锐锋相承,顾盼有情,“中生”二字之间,虽无明显牵丝相连,但却含呼应相合之势。再如三行“去直”之布势,“去”字末尾顿后轻提,“直”字首笔露锋取势,一顿一提,笔迹虽断而气脉相贯,意趣顿生,这些看似随意的断连处理,正是作者艺术趣味的自然流露,也是其个人书法风格的显示。由于作者较好地把握了书脉,故而整轴气势贯通,浑然一体。
梁巘的草书虽然清峻流畅,爽健秀逸,但尖笔露锋稍显过多。近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马宗霍在其《雪岳楼笔谈》中说:“闻山草书,不知运北海清骏之气以入腕,遂多累笔。”虽有此美中不足,但终是瑕不掩瑜,使其仍不失为清代知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
梁巘作书勤奋,以苦为乐。他说:“清昼良宵,下湘帘,焚沉香,静座息神以习字,便是无量受用。”他留下的大量书作,一直受到人们的珍视。至今,在亳州、太和、凤阳、寿县一带还流传着“无梁不成家,无梁不为富”的说法。就是说,凡为家者,没有不悬挂和收藏梁的书法的,家里没有梁巘的书法,纵然家资万贯,良田万顷,也不能算为富有。梁巘书法的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