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漫平沙 秋荡河津 (1)

2010-09-08 10:55:42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说到黄河,封丘是个绕不开的地方。 说到封丘,黄河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封丘历史就是一部黄河泛滥史,也是一部与黄河的斗争史。 黄河水融入了封丘人的血液,封丘的兴衰与黄河息息相关。 大河之殇 封丘是...


    ■治黄遗址


    为纪念刘统勋主持下的大工合口工程,当地百姓将决口处改称“大工村”。


    初秋时节,天高气爽,记者携同封丘县志办副主任刘艳萍、原副主任张建华来至大工村附近的坝台村寻觅当年旧址。该村至今留存刘统勋治黄时所筑大堤,大堤绵延数里,高于地面半米。


    如今大堤虽已废弃,但刘统勋治黄事迹却深入民心。坝台村有一户村民,父子二人对治黄故事略知一二,见记者来访很是热情。因坝台村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黄池会盟”所在地,再加上治黄遗址,这父子二人还萌生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想法,一个劲儿地请记者多宣传宣传这里。


    “猴官”裴尚有、清官刘统勋治黄的故事不仅流传于民间,还被封丘县政协退休干部孙兴老师收录于他编纂的《封丘概览》一书中。他告诉记者,虽然书中把刘仲青、刘统勋当作两位“同期同姓不同名”的治黄功臣来记载,但他一直都认为两者应为一人。孙老师认为,刘仲青与刘统勋治黄,所发生事件年代同属乾隆朝,人物性情与故事情节极为相似。刘统勋系名臣刘墉之父,《封丘县志》中关于他的记载,是没有异议的,而刘仲青的名字极有可能是因百姓世代口耳相传出现了谬误。


    封丘八景之“钟銮夜雨”


    ■八景


    封丘历史悠久,志书中记载有八景。


    一是“钟銮夜雨”。元朝时,钟銮城村(今属荆隆宫乡)是水陆码头,属南北交通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1388年,明太祖朱元璋令大将徐达、常遇春率甲兵25万,北取中原。兵下河南时,明军由汴梁出发,于钟銮城处渡黄河,欲取卫辉等郡。明军夜宿钟銮城时,兵士们闻得雨声大作,起而视之,却见月白风清,原来是铜钟在响。二是“磨潭秋月”。此景位于今赵岗镇王湾村。每到秋日满月之夜,“磨脐潭”水就平静如镜,其景妙不可言。后因黄河多次泛滥,泥沙淤积,“磨脐潭”已干涸。三是“青陵古树”。青陵即青陵台,古树名为“相思树”,源自战国韩凭息氏不畏强暴、忠于爱情的千古传说。四是“黄池芳草”。此景源于战国时期的“黄池会盟”(关于韩凭息氏的爱情故事及“黄池会盟”一事。记者在《黄河与新乡之二》中已有详细介绍);五是“封父旧亭”。夏朝的姜封父曾在封丘建封父侯国,后人为纪念这位开拓者,在今县城西街建“封父旧亭”。六是“翟母遗冢”。楚汉相争时,刘邦被项羽打败,逃至封丘,受翟母赠饭之恩,刘邦得天下后为翟母建墓。七是“淳于晓钟”。此景位于淳于村,该村有淳于寺,寺内有一口大钟。这口大钟总是不敲自鸣,黎明时分,人们听到钟声便开始一天的劳作,因此称为“晓钟”。八是“翟沟晴波”。翟沟是封丘境内一条水渠,在县南,西接黄河支流,清澈如碧,故曰“翟沟晴波”。


    ■钟銮夜雨


    听县志办副主任刘艳萍介绍封丘八大美景,记者早就按捺不住对美景的渴望,要前去欣赏。因时间短暂,就选取了就近的荆隆宫乡钟銮城村,寻觅当年 “钟銮夜雨”美景。


    钟銮城村原党支部书记,今年74岁的金树勋老人,家住 “钟銮夜雨”旧址附近。据老人介绍,钟銮指的就是大爷庙内的一口大钟,大爷庙内供奉河神,村里人也说不清庙宇建于何朝何代,拆于何年何月。倒是那口大钟,一直留存至解放前。金树勋老人说,他曾见过此铜钟,有一人多高,两三个人都抱不过来,大钟是否就是“钟銮夜雨”那个钟,是个谜,后来铜钟就不知去向了。


    记者还从村民姬荣先老人、金树勋老人那里听到了另一个版本的“钟銮夜雨”。说的是刘秀被王莽追杀至此,藏身于大爷庙,夜闻钟声疑是雨声,心中忐忑又怕王莽追杀过来,就趁着夜色逃走了,结果出庙一看,夜色如许,哪来的大雨。姬荣先老人说,村民们可不知道史书上如何记载,他们甚至搞不清楚是王在追刘,还是刘在追王。总之,村民们觉得当过皇帝的刘秀打此经过,说明咱这块地有仙气、有贵气。


责任编辑:No.005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