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16年卧床不起。人人都说婆媳关系难相处,更何况是侄媳妇与婶母娘。 然而,原阳县路寨乡王村村民杨金松,却用自己16年来的一言一行为人们演绎了一个至真至爱的孝亲故事。 ...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16年卧床不起。人人都说婆媳关系难相处,更何况是侄媳妇与婶母娘。
然而,原阳县路寨乡王村村民杨金松,却用自己16年来的一言一行为人们演绎了一个至真至爱的孝亲故事。
今年52岁的杨金松,1984年同王村青年王竹亮结婚。王家虽不是当地大户,却是以孝传家的大家庭,杨金松上有公婆兄嫂,下有侄儿侄女,她与家人和睦相处。
丈夫王竹亮的叔父及婶母是一对苦命的老人。叔父自幼身患残疾,双眼几近失明,视力极其微弱,婶母则天生双眼失明。两位老人无儿无女,丧失了劳动能力,自理能力也很低下。王竹亮一家对二老关怀有加,送米面、送饭菜、挑水、洗衣……样样都得操心。丈夫王竹亮是家中的主劳力,一年到头不是在外打工,就是忙于农活,杨金松就挑起了生儿育女、做饭洗衣,照顾叔父和婶母的重担。
自从重任在肩,杨金松就一刻不得闲。杨金松不但善良能干,还聪敏好学,那时的她担任村小学老师,教授语文、数学两门功课,不管家务如何繁忙,不管教学任务如何繁重,她总是不忘为叔父和婶母挑上一缸水、端上一碗饭……为老人做衣缝被,抓药煎药都是勉强挤出的空闲。从学校到自家再到叔父家,她一路小跑,或是骑着自行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点一线。
菽水承欢,虽苦亦乐。杨金松用一个平凡农妇的爱心、孝心、细心支撑起了叔父和婶母的晚年生活,随着大女儿、二女儿及儿子的出世,她的生活更加忙碌而充实了。丈夫王竹亮也曾满怀深情地问妻子:“累吗?”杨金松笑了:“习惯了也不觉得累。看见咱叔咱婶好,我心里也高兴!”
叔父因自幼残疾,性情孤僻,性格倔强,家人帮他挑水时,他常常“不领情”。1993年的一天,老人见家人不在身边竟自作主张起身挑水。谁知井边地滑,他一跤摔倒就再也没能起来。几个月后,老人去世了。杨金松清楚地记得,叔父去世时,可怜的婶母伏在她身上哭了整整一宿。
受此打击,婶母一病不起,杨金松心急如焚。她背起婶母奔波于家和医院之间,累得腰酸背疼,直不起腰来。据医生诊断,老人并无大病,只是忧伤过度,加上平日活动较少,造成了身体虚弱。为了让婶母生活安逸舒适,杨金松对老人照顾得更加周到了,一天三顿饭都由她亲自来做,小米粥、鸡蛋煎饼、捞面条、汤面条,老人喜欢吃啥她做啥。一干完农活她就急匆匆跑回家做饭,做好的饭来不及吃一口,就急匆匆地给婶母送饭。
婶母长期卧床不起极少与人交流,对人情世故知之甚少,经常无故对杨金松发脾气。面条做好了,她会说:“我不吃,我要吃煎饼。”给她送来了新的秋衣秋裤,她却说:“你的衣服我不要,拿走!”不管婶母发多大脾气,杨金松总是好言相劝,不厌其烦。每天为婶母整理房间后,不忘在床头放上一杯温水,一个水果。
孤苦伶仃的婶母一天也离不开杨金松,从1993年至今16载,春夏秋冬,杨金松就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
去年冬天,杨金松的母亲病了,按照家人的安排,她姐妹5人轮流照顾。母亲需要我?可是……杨金松含着眼泪拨通大姐电话:“大姐……我走不开啊!咱娘咋样了?回来我去看她。”大姐说:“啥也别说了,就没指望你。咱娘你放心,有我们呢!”
光阴荏苒。杨金松嫁到王家已有25年,而她对婶母的感情由最初的责任感上升到浓浓的亲情。她的孝心赢得了丈夫的感恩,儿女的尊重,邻里的好评。丈夫说:“家里我没管过,全靠她了!”女儿说:“将来我成了家,也会像妈一样照顾老人。”街坊邻居说:“像金松这样的好媳妇真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