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保军
多年来,作为一名扎根乡土的共产党员,卫滨区平原镇唐庄村党支部书记孙永峰始终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标尺,既用清澈的自来水破解了村民多年的“吃水难”问题,又在洪峰来袭时逆行而上守护家园,把党员的初心写在民生实事里,把担当刻在危急关头的身影中。
清水润民心 实干践初心
“以前挑水吃,天旱时水井见底;现在拧开水龙头就有干净水,这都是孙书记为咱办的大实事!”提及唐庄村的自来水入户工程,村民总忍不住夸赞。作为土生土长的唐庄村人,孙永峰深知“吃水难”是困扰全村多年的“心头病”,他以“让家家户户喝上放心水”为目标,带领党员干部攻坚克难,用清澈的自来水滋润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听民声,把急难愁盼扛在肩。唐庄村地理位置较偏,长期依赖老旧水井供水,遇到干旱季节,水井水位下降,村民要凌晨排队挑水;遇到雨天,井水浑浊,需沉淀半天才能饮用,“吃水贵、吃水难、吃水脏”成了制约村民生活品质提升的关键问题。在一次“院落议事会”上,村里多位老人拉着孙永峰的手说:“孙书记,咱啥时候能像城里人一样,拧开龙头就有干净水啊?”这成了全村人共同的期盼。
群众的期盼就是工作的方向。孙永峰当即召开村“两委”会议,把自来水入户工程定为“年度民生头等大事”。他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统计用水需求、测绘管道路线,白天跑现场、晚上拟方案,短短一周就完成了详细的工程计划。
穿越“双屏障”攻坚不畏难
项目启动后,最大的挑战来自工程施工。自来水主管道必须先后穿越南水北调干渠和一条繁忙的铁路线。这两处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大,更需要与南水北调管理部门、铁路部门等多方进行反复沟通协调。
在时任镇党委副书记李明坤的协调下,孙永峰一次次跑部门、递申请、谈方案。他们白天盯现场,晚上研究图纸,终于攻克了这两大“拦路虎”。
施工方采用了最先进的非开挖顶管技术,确保了工程安全顺利推进。村里还建立了工程监督小组,邀请老党员陶明星和村民代表宋金郑、杨瑞丽全程参与监督。每一分钱花在哪、每一步干到哪,都让大家看得明明白白。如今,清澈的自来水流入近150户村民家中,不仅滋润了村民的生活,更温暖了大家的心。
从“盼水喝”到“放心喝”,孙永峰用实干破解了民生难题,用清澈的自来水连接起村干部和群众的心。在他看来,“村民的笑脸,就是对共产党员最好的认可”,而这流淌的自来水,正是他践行“为民服务”初心的生动见证。唐庄村党支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为基层治理中如何通过民主决策和公开透明的方式办好民生实事提供了借鉴。
冲锋在前 争当急难险重“排头兵”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是孙永峰作为共产党员的本色。2021年夏季,唐庄村因暴雨造成部分低洼地段被淹,10余户村民房屋面临危险。孙永峰第一时间带领党员干部蹚着齐腰深的水,挨家挨户转移村民,连续36小时没合眼,最终确保全村无一人伤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坚守村口卡点20余天,白天排查登记、宣传政策,晚上整理数据、调配物资,还自掏腰包为隔离村民购买生活物资,用行动诠释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誓言。面对村民的称赞,他总是笑着说:“我是唐庄村的党支部书记,守护大家是我的责任。只要乡亲们过得好,再苦再累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