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都的三千年回答丨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安阳篇

2025-10-28 09:03:58 来源: 河南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航拍雨后安阳东区美景。常江虎 摄

  □本报记者 李琳 杨之甜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太行山巅,落在洹河水面,泛起细碎的金光。河岸边,殷墟遗址的考古工作者正小心翼翼地清理着新发现的文物;城区北部的无人机产业园试飞场中,技术员正操控着植保无人机进行调试……

  这是2025年秋天,安阳寻常的一个早晨,却藏着这座古都跨越三千多年的时空对话。

  当“十四五”的征程接近尾声,“十五五”的号角即将吹响,只需沿着洹水溯源、顺着太行远眺,便能读懂安阳在时光长河里写下的答案。

  文明密码有了新注解——

  1936年,考古工作者在殷墟YH127甲骨窖穴中,一次性发现17096片甲骨,震惊世界。那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符号,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记录着商王朝的祭祀、战争与农耕,也蕴藏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

  如今,在殷墟博物馆数字化展厅里,游客戴上VR眼镜,就能“穿越”回三千多年前的商王武丁时期,见证甲骨文的刻写过程;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员们,正通过AI技术对甲骨进行智能匹配;街头巷尾的文创店里,印有甲骨文图案的笔记本、书签成了年轻人追捧的“国潮单品”。

  “以前提起甲骨文,总觉得是躺在博物馆里的‘老古董’,现在才发现它离我们这么近。”周末带孩子到殷墟博物馆参观的市民李女士说。她指着展柜里的甲骨复制品,给孩子讲起“王”字的演变。

  在“甲骨文发现地”安阳,甲骨文成了能触摸、能体验的场景。今年1月—9月,安阳接待游客7858.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7%、13.4%。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市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居全省第三、第四位。

  古都安阳随处可见甲骨文的身影:高铁安阳东站可以看到甲骨文站名;市区公交站点、斑马线等遍布殷商、甲骨文元素。夜幕降临时,殷墟遗址旁的《洹溯·大邑商》实景演出拉开帷幕,重现商代都城的繁华盛景;甲骨文邮局更是将古老文字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化体验——刻在甲骨上的古老文字,通过一枚邮票、一张明信片、一件文创产品,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如今,甲骨文、汉字元素已广泛融入安阳的城市规划建设、市政设施标识、百姓日常生活以及旅游活动环节,从“冷门绝学”到关注热点,安阳正让沉睡的文字“活”起来,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

  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生——

  今年5月,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在深圳开幕。安阳12家无人机产业链企业集体亮相,涵盖无人机研发、制造、服务等全链条,现场签订总额超5亿元订单,产品涉及农业植保、电力巡检、应急救援、智慧城市等多个应用场景。安阳中星智能科技的安防无人机、全丰航空的农业植保无人机、蜂巢航宇的测绘无人机等明星产品备受青睐,展现出“安阳智造”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硬核实力。目前,安阳已集聚无人机全产业链企业160余家,无人机产业园荣获欧盟NG金级认证,实现不出园区即可制造整装无人机且本地配套率90%以上。

  近年来,安阳市一手抓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一手抓新兴产业“聚木成林”,以打造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为统揽,构建起“12×5×9”重点产业链群发展矩阵,正以系统化思维重塑产业竞争力。

  传统产业焕新提质。以安钢冷轧等企业为龙头的安阳先进钢铁材料制品制造产业集群被命名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沙钢永兴、亚新钢铁、凤宝特钢三大钢铁企业整合升级,打开安阳市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中硼硅药用玻璃项目建成投产,填补国内高端药用玻璃领域空白,实现国内中硼硅药玻市场全覆盖……

  新兴产业领跑占先。低空经济、康复设备、新型显示、电子新材料成为全省重要战新产业板块,翔宇医疗作为全国脑机接口技术落地转化应用场景较为广泛的企业,核心系列产品稳居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位;旭阳光电作为省级链主企业,集聚上下游规上企业18家,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型显示材料产业高地。

  未来产业破冰抢滩。安阳市瞄准氢能与储能、新一代电子信息等赛道发力,氢能产业链已形成“制氢—储氢—加氢—用氢”闭环,全省首条燃料电池汽车液氢瓶生产线在安阳投产,投资超百亿元的氢能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全国首个万吨级液氢能源供应基地加快建设。

  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日益稳固,1月—9月,全市生产总值2026.2亿元、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亿元、总量持续居全省第三位,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2018年的4.1%攀升至当前的19.1%、创历史新高。

  精神传承照亮城市奋进之路——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的歌声,在林州大地回响。

  如今,在红旗渠青年洞景区,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沿着渠岸行走,感受红旗渠工程的震撼、当年建设者的艰辛、红旗渠精神的伟大。2023年以来,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培训学员超18.3万人次,成为全国党性教育的重要基地。

  红旗渠精神,在发展实践中传承弘扬。在林州,光远新材的“超细电子纱—超薄电子布”生产线技术国内领先,正加速向5G高频覆铜板、高端印制电路板延伸,推动河南电子信息材料产业补链强链;林州市石板岩镇深挖红旗渠精神内涵,以太行山水和民宿激活“写生经济”与红色旅游,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近年来,安阳市委聚焦“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发展动能:在交通建设上,安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建设,未来将实现“公铁空海”无缝衔接;在生态治理上,安阳河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美丽幸福河湖数量(7条)位居全省第一;在民生改善上,仅2024年就建设中小学项目42个,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4171个、中小学学位7110个。

  三千多年时光荏苒,安阳从商王都城到工业重镇,从转型攻坚到绿色发展,变的是城市的面貌,不变的是骨子里的坚韧与创新。

  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交汇点,安阳正在用每一个清晨的忙碌、每一项技术的突破、每一张百姓的笑脸,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答案——这是一座在历史中扎根、在时代中生长的城,一座永远向着阳光、奋勇争先的城。

  13

  北关区

  14

  安阳县

  15

  滑县

  16

  内黄县

  17

  汤阴县

  18-19

  河南万庄安阳物流园

  20

  中国文字博物馆

  北关区纪委监委

  21

  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

  殷都区纪委监委

  22

  安阳师范学院

  龙安区纪委监委

  23

  安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安钢总医院

  24

  安阳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滑县锦和街道

  策划:河南日报社编委会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